佛說:緣起緣滅、皆有定數!
佛在經上給我們說:人與人的關系就是四種緣,這四種緣非常深的時候,變成一家人,如果是疏遠一點,那就是親戚朋友,就比較疏遠了。如果沒有緣份,你見了面的時候,決定不會打招呼,不會留意的。你在街上走路,人家跟你點頭笑一笑,前生都有緣份,都有個善緣。素來不認識的人瞪你一眼,那是前生結的惡緣,這個緣很小沒有太大的傷害,過去就算了。
像這種恩怨結得深,這個麻煩就大了,所以佛跟我們說父子四種緣,所謂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人與人的關系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別的,沒有別的事情。若不是這四種關系,你絕對遇不到。
世間人迷失了事實真相,在恩怨裡面打轉,同時又在加深,說實在的,這個恩會變成怨,怨不會變成恩,這就是佛法常講的,為什麼說三界痛苦,樂會變成苦,苦可不會變成樂,這個是事實真相,一定要覺悟,真正覺悟的人,決定不給一切眾生結冤仇。
那我們善緣要不要結呢?善緣最好也不要結,人在一塊好,好過頭就變成冤家對頭了,所以善緣也不好。所以佛教給我們結法緣,法緣是清淨的,這個是佛法出世間的大聖人教給我們,世間聖賢人教給我們,人與人相處,所謂是君子相交淡如水,這個交往才能夠長久,才不會變質,凡事好過頭會變質,壞過頭也會變質,一定要保持平淡。
有些恩怨已經變成一家人,那怎麼辦呢?這問題嚴重了,真的,不學佛的人嚴重,非常的嚴重,這個恩恩怨怨,報來報去沒完沒了。真可怕,生生世世糾纏不清,苦不堪言。你修行為什麼不能超越六道?就是有這些人纏著你,找你的麻煩障礙你,這個總起來講,這叫魔障,就是這些人來障礙你。
學佛的人明白了,事實真相完全了解,無論是恩是怨,是討債是還債,我們把這些統統放下,勸他學佛,把所有這一些有關系的人,我們統統從今天起,都把他改成法緣,把世間這個人情的眷屬變成法眷屬,這樣就好。
四種因緣————
人與人之相聚,都是緣,這一生當中偶爾就是見一次面,也是緣份,何況能夠到一個家庭變成一家人,這個緣份就更深了。緣多生多世結的,不是偶然的,緣很復雜。佛給我們說世間眾生、父子夫婦四種緣,當然這個緣很復雜,很復雜,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大類,沒有這個四類的緣,就不會結成一家人,這四種緣是什麼呢?
第一個是報恩的————
過去生中有善緣、歡喜緣。報恩的,這當然是最好的,所以孝子賢孫是報恩來的。
第二個是報怨的————
過去的怨家債主,這個來了,是來報怨的,這個我們常講的敗家子,小孩將來長大了,搞的家破人亡,報怨來的,這個都是事實,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第三種討債的————
討債鬼,那就看他欠的多少,欠他少呢,討幾年就討完了,他就走了。討債鬼一般呢,這小孩長得都非常可愛,很喜歡他,為什麼呢?因為你喜歡才肯還債嘛,還完了他(她)就走了,如果欠得多了,大概要念到大學,花了不少錢供養他,他才走了。
第四種還債的————
還債是兒女欠父母的,那也看欠多少,欠得多呢對父母供養會供養的很周到,欠得少呢大概就是生活不挨餓、不挨凍就可以了,供給你一點點就行了,沒有孝敬心,對父母不尊重,只是物質生活上給你照顧到,那叫還債的。這四種緣,才變成一家人。
這個緣疏一點的就是家的親切朋友,接近就變成一家人。這世間就是這麼一會事,所以不要把它當真的,當真那你就苦了,罪就有得受了,而且要造很重的孽,一定要看清楚看明白。善緣當然好,惡緣來了,那總是要報的,所謂欠命要嘗命,欠錢要還錢,這個是不能不償還的。
但是,後天的教育能夠補償,教育是真正能叫他明白這個道理,縱然過去世有怨,怨能夠化解,實在講,沒有不能化解的怨仇。所以教育就是幫助我們化解,化惡緣變成善緣,化世間恩愛之緣,變成法緣。這是最殊勝的了。“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
佛說:萬法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佛說:每個人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定數。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佛說:一切有為法,皆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的擦肩。
佛說:世間萬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萬物。
佛說:凡事都有定數的,不能強求,只能隨緣。
佛說: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開,放下的越多,擁有的就越多。
佛說:握緊拳頭,你的手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
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安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恆的喜悅。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佛說:緣是前世修來的因果,於是,相識是緣至,相忘是緣散.
原文出自: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0/99410.html
藥師佛云:妙藥難醫冤孽病,橫財不富命窮人。
觀世音菩薩云:
鬼之冤債以功報,何用紙銀日日燒,紙錢能把冤相抵,世人何愁有煩惱。
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生命的本質
大家好,很高興能再次和各位分享敝人的一點修行的心得。
這次要介紹的內容,會延續一些之前的理論,建議您如果對敝人所說的道理有興趣,可先從上一篇——修行需依從因果法則開始瞭解,會有助於您瞭解敝人的介紹。
上次探討的是修行的本質,這次敝人要探討的是人的本質,首先我們先從一些頻死經驗聊起,所謂頻死經驗,維基上的介紹為:瀕死經驗(英語:near-death experience、NDE)是一種「人在接近死亡時所經歷」的現象。這些現象包括靈魂出竅、看見天堂或地獄或該使者、看見親人、看見宗教人物等、回顧一生的生活、極度的恐懼、完全的平靜、安全感、溫暖、徹底的破碎感、一道亮光的出現、甚至看見超我和超時空的東西、以及其他超驗的現象。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可以說生死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生與死是介於在人生兩端的東西,或許我們先從死亡的那一端開始瞭解,會有助於我們瞭解到生命的本質。
————以下引用
台灣12萬人有瀕死經驗
建立時間:2005/03/07 06:00
已蒐集三十多個瀕死個案的高雄凱旋醫院精神科醫師林耕新表示,他們的共通點就是全都看見強光,同時還有「脫體經驗」,甚至能看見躺在床上的自己。
見天使聲如洪鐘交談
曾有「瀕死」經驗的董逸璞表示,十二歲那年,她高燒不退,全身痛得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全然失去意識,突然間感到身體輕飄飄的浮在半空中,並看到焦急的家人四處求退燒偏方。當時她並不懂「靈魂出竅」的說法,只知道病痛全都消失了,心中充滿喜悅。
————敝人評論
這部份的蘋果日報的報導,在說明了兩個事實,第一就是人死了並不是什麼都不存在,第二就是人死,還有另一個自己的存在,那是靈魂的自己,他可站在當時環境的另一側,看著自己的肉體和活著的親人及醫生。
————以下引用
陷入昏迷的她,當時感到自己的靈魂從頭頂飄往上空,同時感受到一陣強光照射,遠方出現一個寶座,旁邊站著三位有翅膀的天使,聲如洪鐘地交談,但她聽不懂講些什麼;就這麼一路飄,直到有人叫了很長一聲「姊!」她才從昏迷中醒過來,與妹妹相擁而泣。
————敝人評論
和上帝有緣的會看見天使。
————以下引用
在那個華麗的宮殿中,林靜如見到殿外色彩繽紛的蓮花、飛鳥與瀑布,也見到了殿中七彩琉璃的地面、托著綵帶的仙女,蓮台上光彩萬分的大勢至菩薩以及阿彌陀佛。
全身是金光的阿彌陀佛法相莊嚴,對她說:「徒兒!歡迎你回來,這才是你真正的家。」並且對她說由於她前世修行,今生發願度化眾生,且此世並未造大業,因此才能來到此地。然而林靜如繫念著俗世的婚姻與事業,竟然要求回去。
此時阿彌陀佛要她答應一件事:「你回人間以後,要將你所有的經歷,一五一十的向有緣人說人死後是有這麼一個世界。告訴世人對佛法和三寶要有信心。讓他們在生活中能如實的修行。能照做人的基本道理行事,就在你的生活四周和人結緣。」
————敝人評論
和佛有緣的,遇見西方三聖。
————以下引用
但是隨後他到了一個惡臭的地方,和一群撲克臉的人在一起。一個惡魔般的生物抓住他,把他帶到一個堆滿巨大隔間的地方。
一個惡魔告訴傑弗瑞「這是地獄,每一個隔間是為每一個靈魂量身訂做的地獄。」惡魔還解釋,「不同人們的特質不一樣,有些人的忍耐力比較強,所以地獄是不斷變化的。」這個惡魔看著人們受苦受難時非常高興。
接著傑弗瑞被吸進了一個隔間,在那裡人們餵他吃東西,還笑了起來。然後,他看到他所做過的所有不好的事情。
「當我在做那些不好的事情時,對方正因為我的行為而感到痛苦,而這時,我變成了對方的角色。」
「我看到我的行為是多麼的自私,有時我不在乎他人,甚至完全不知道正在傷害別人。重新經歷這一切真的令我難以忍受,真的非常痛苦!」
然後場景變了,他跪在一個山洞裡,周圍的人也跪在地上。
「我看到一個手腕被切除的女人跪在地上,還有一個男人脖子上掛著繩子,還有另一個人的後腦勺被炸開了。 我可以聽到前方洞穴裡有尖叫聲,我試圖跟這些人說話,問清楚這是哪裡。 其中一人告訴我要安靜,否則下一個就是我。」 然後一個巨大的、醜陋的惡魔抓住他們,把他們拖進洞穴裡。
傑弗瑞受不了了,他閉上眼睛。突然間,他所做的壞事影像又全部跳出來了,這讓他非常崩潰。 他意識到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絕不閉上眼睛,因為如果閉眼,他們也會感受到這些痛苦。
「你不能閉上眼睛、你不能跟別人說話、你不能站起來、你不能坐下,你只能用腳尖和膝蓋跪在地上,盯著前方的火坑,聽尖叫聲,而後希望你不是下一個。」傑弗瑞說。
但是那兒仍舊有一絲希望。
「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我的眼睛像是有火在燒,真的很痛,我終於決定把眼睛閉起來,接著那些不好的事情又湧到眼前,在重新經歷那些痛苦時,我無聲地哭了……然後我聽到一個聲音說:『如果你懇求祂,也許祂會救你。』
於是,傑弗瑞一再懇求神的救度。
接著他被帶到一個神靈面前,祂問傑弗瑞為何來到這裡。傑弗瑞回答,這個世界很不公平,而他不想再助長這些不公平。
他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其實是有意義的。
這個神靈解釋,是傑弗瑞自己要求要轉生到人間來的,他甚至選擇了何時出生,也選擇了自己的父母;現在傑弗瑞被拯救是因為他還是對神有一點點正信。
「我的信仰比我想像得重要的多,神靈看到我對神的一些正信,甚至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有這些信念……我把頭埋在雙手間大哭了起來。」
然後,一些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展現在傑弗瑞面前,包括他會摔斷他的背部,而這些事情之後真的成為現實。
傑弗瑞還被告知,人生旅程中發生的事情都是他自己選擇的,而他必須回去把這些事情完成。他並不想回去,但當他回到自己的身體時,他感覺受到神的撫慰。
一位護士告訴他,他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死亡,又復活了。
————以下評論
也有人進了地獄。
從這些經驗的說明,我們確定天堂和地獄的存在,而且更可怕是我們也會體會這一世為人時,加諸在別人身上所有的痛苦與快樂,即使是動物也會有。
————以下引用
為何有瀕死經驗的人都會變得無私大愛?
一直以來我總有個疑惑,為何我們總在一些瀕死經驗的故事中,
發現到主角們在重回世間後,總是變得無私、大愛、並常常去當義工,
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而這個疑問點,終於在最近看了一位名為Dannion Brinkley的先生的
瀕死經驗故事後,得到了完整的解答。
這位先生一共有過二次瀕死經驗。
自從第一次事件發生後,
他就發現:
“人類向善的簡單祕密,就是在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你會發現,
你所擁有的愛與良善,和你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所付出的將一樣多。”
此話怎說?重點就是在於那個 “回顧一生”的人生重現經過。
1.1975年的一次雷擊,讓Brinkley先生經歷了第一次的瀕死經驗,
並以 “對方” 的立場回顧了他一生所做出的所有善事與惡事。
例如他從小就是一個名震校園的大惡棍,在五年級到十二年級之間
一共打過6,000次架。
除了自己前來討打的以外,他也常常痛毆一些無辜的同學;
而這些往事在死後的重現中,他發現自己跑到對方的身體中,
去親身體會到了受害者所感到的疼痛、驚恐、慌亂、與無助。
而其中,又以毫無理由地去毆打對方所受到的痛苦更大。
另外他也曾因為家中的狗狗咬壞了地毯,而發了狂似地用皮帶抽牠,
這時他才感覺到了狗狗不是故意的,狗狗也覺得很抱歉,也感受到狗狗對他的愛。
2.另外還有他在參加越戰時,被他殺害的北越軍官在腦袋中槍那一瞬間
所感到的疑惑,以及後續因無法再與家人見面的傷心、無奈、悲哀;
更驚人的是,連後續的軍官家人在聞知死訊後連續好幾年的痛苦,他都感受到了。
甚至他當年不過是幫忙運送槍枝到中美洲一個國家去,之後就回美國了;
但那些槍枝後來射殺了一些軍人及無辜人民,他們死時的痛苦無奈,
以及後續所衍生出來數以萬計家屬們的悲痛、失落、徬徨、無助,也都回到了他的身上。
所以Brinkley先生說:
“從生命回顧中,我被迫觀看了世界上因為我的行為所帶來的死亡和毀滅。”
“我們全都是人性大鏈環裡的一個環節。你所做的一切,都會影響到其他的環節。”
而他這一輩子倒也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的大壞蛋。
例如有一次他看到一個農夫正在痛毆一隻山羊,打到山羊因亂竄而讓頭卡在圍籬中,
那農夫還是拼了命地毒打;這時Brinkley先生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跳下車拉開農夫,
並狠狠給了農夫好幾拳;
就在人生回顧的這一階段中,他感受到了農夫的羞愧,
以及山羊以動物的方式向他說了聲 “謝謝”!
正如前面Brinkley先生所說:
“我了解到了人類向善的簡單祕密,就是在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你會發現,
你所擁有的愛與良善,和你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所付出的將一樣多。”
所以Brinkley先生很高興地對“光靈” 說:
“我的生活將會因為知道了這個祕密而過得更有意義。”
但那時他才猛然想起自己已死……
————以下正文
所以看了這些頻死經驗,我們應該會開始深信,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吧?
當然如果您覺得還不夠,您可以在網路上搜尋頻死經驗,會有很多很多的分享。
有些人可能會迷惑,為什麼他們有些人上了天堂,有些人卻進了地獄呢?
這個源自於過去世所造做的因果業報的不同,有的人一世修的善很大,累世都有機會到天界享福,有的人可能一世造的業便會流浪於生死之間好幾百年。
曾有人這樣形容,他覺得死亡就像脫掉一層厚重的衣服,所有的痛苦都消失了。
所以人生在世,最大的苦惱都是來自我們這個肉體,老子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
既然我們相信了生死之後世界的存在,那麼我們應該可以理解了2500年前,有一個人,因為看到了別人的生老病死之間,而覺得人生的一切都不重要,丟了他國王的王位,拋棄他的美貌妻子和金銀珠寶,走入深山尋求真正的解決人生問題,後來祂終於開悟了,祂就是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但是祂悟到道了,悟到了解脫生死的難題的智慧,卻留了下來,忍受身體的病痛四十年,只為弘法,讓更多人能離苦得樂。
這邊我想說明的,很多人以為修行是消極避世的行為,但其實他們都誤解了,人會努力修行是因為看透了生命的本質,不迷惘於生命中短暫的快樂,正視生命中持續不斷的痛苦,以及面對了最後一個死亡威脅的勇士,回顧自己過往輪迴千百年,以及預視自己百年之後千年之後的未來,才會埋頭努力地修行。
願意修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生命的鬥士。
很多人常會對未來感到迷惘,不知所措,那是因為他們不瞭解生命的本質,生命最後都會死亡,相聚最後會分離,相愛最後歸於平淡或者相怨。
開始了必定會有結束,是這個世界的定理。
金剛經云: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人生中許多的現象都只是暫時的假象,唯有將它們放下,才能發現真相,也才能接近自己心中的如來本性。
但沒有這個肉體卻又難以修行,這就是所謂的「借假修真」,要借這個假,也不能白借,有時候也不好借,得有一份正當的工作,錢不多,地位不高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工作不會再結惡緣,如果有妻兒子女老父老母,你也不能拋棄他們不管,他們會陪伴在你的身邊,需要你的幫助,可能過去都當過你的恩人,你得回報他們,扶養他們,這邊可以放心的是,每個人無形中都有一筆帳冊,該是你要還,你逃不了,還完了,想要多給,都不一定有機會。
這就是了結因果。
當然,人各有志,或許有人覺得目前的生活也不錯,不需要特別做什麼,那當然也可以,我只是不想要這輩子時間到了之後,又再次重新經歷一次這一連串的生老病死的痛苦,才嘗試一下修行這條路,可能源自自己守護神的引導,我在修行這幾年偶爾可獲得過去三十年來從未領受過安祥和平靜,我覺得值得了。
而且每個人的因緣也不同,我在小時候也和靈界的譯者,索菲亞有著類似神秘力量的經驗,那時好像6歲有左右,是稍微懂人話的時候,那天下午我突然在家門前曬殼的小廣場,看著天空,聽到一段很明確的聲音,祂說:「加油了,你這輩子努力一點,只要努力一點,你以後一定有機會回到這裡,回到天上的。」
當下,我莫名地高興好幾天,那時我不知道是誰在告訴我這些話,我那時連神佛是什麼也不曉得,而且過了一段時間,就被接踵而來的痛苦,生病給洗去這段記憶,直到三十年後開始修行才想起這段話,也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讓我相信人生終有一個永恆的歸宿,這一切苦都不是白嚐的,我還是得了結一些過去的惡果。
所以如果敝人說的這些話對您有所幫助的話,您可以試著放下一些執著和成見,順著因果的法則走,廣結善緣,了結惡緣,相信您的未來一定能越來越好的。
這次要介紹的內容,會延續一些之前的理論,建議您如果對敝人所說的道理有興趣,可先從上一篇——修行需依從因果法則開始瞭解,會有助於您瞭解敝人的介紹。
上次探討的是修行的本質,這次敝人要探討的是人的本質,首先我們先從一些頻死經驗聊起,所謂頻死經驗,維基上的介紹為:瀕死經驗(英語:near-death experience、NDE)是一種「人在接近死亡時所經歷」的現象。這些現象包括靈魂出竅、看見天堂或地獄或該使者、看見親人、看見宗教人物等、回顧一生的生活、極度的恐懼、完全的平靜、安全感、溫暖、徹底的破碎感、一道亮光的出現、甚至看見超我和超時空的東西、以及其他超驗的現象。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可以說生死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生與死是介於在人生兩端的東西,或許我們先從死亡的那一端開始瞭解,會有助於我們瞭解到生命的本質。
————以下引用
台灣12萬人有瀕死經驗
建立時間:2005/03/07 06:00
已蒐集三十多個瀕死個案的高雄凱旋醫院精神科醫師林耕新表示,他們的共通點就是全都看見強光,同時還有「脫體經驗」,甚至能看見躺在床上的自己。
見天使聲如洪鐘交談
曾有「瀕死」經驗的董逸璞表示,十二歲那年,她高燒不退,全身痛得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全然失去意識,突然間感到身體輕飄飄的浮在半空中,並看到焦急的家人四處求退燒偏方。當時她並不懂「靈魂出竅」的說法,只知道病痛全都消失了,心中充滿喜悅。
————敝人評論
這部份的蘋果日報的報導,在說明了兩個事實,第一就是人死了並不是什麼都不存在,第二就是人死,還有另一個自己的存在,那是靈魂的自己,他可站在當時環境的另一側,看著自己的肉體和活著的親人及醫生。
————以下引用
陷入昏迷的她,當時感到自己的靈魂從頭頂飄往上空,同時感受到一陣強光照射,遠方出現一個寶座,旁邊站著三位有翅膀的天使,聲如洪鐘地交談,但她聽不懂講些什麼;就這麼一路飄,直到有人叫了很長一聲「姊!」她才從昏迷中醒過來,與妹妹相擁而泣。
————敝人評論
和上帝有緣的會看見天使。
————以下引用
在那個華麗的宮殿中,林靜如見到殿外色彩繽紛的蓮花、飛鳥與瀑布,也見到了殿中七彩琉璃的地面、托著綵帶的仙女,蓮台上光彩萬分的大勢至菩薩以及阿彌陀佛。
全身是金光的阿彌陀佛法相莊嚴,對她說:「徒兒!歡迎你回來,這才是你真正的家。」並且對她說由於她前世修行,今生發願度化眾生,且此世並未造大業,因此才能來到此地。然而林靜如繫念著俗世的婚姻與事業,竟然要求回去。
此時阿彌陀佛要她答應一件事:「你回人間以後,要將你所有的經歷,一五一十的向有緣人說人死後是有這麼一個世界。告訴世人對佛法和三寶要有信心。讓他們在生活中能如實的修行。能照做人的基本道理行事,就在你的生活四周和人結緣。」
————敝人評論
和佛有緣的,遇見西方三聖。
————以下引用
但是隨後他到了一個惡臭的地方,和一群撲克臉的人在一起。一個惡魔般的生物抓住他,把他帶到一個堆滿巨大隔間的地方。
一個惡魔告訴傑弗瑞「這是地獄,每一個隔間是為每一個靈魂量身訂做的地獄。」惡魔還解釋,「不同人們的特質不一樣,有些人的忍耐力比較強,所以地獄是不斷變化的。」這個惡魔看著人們受苦受難時非常高興。
接著傑弗瑞被吸進了一個隔間,在那裡人們餵他吃東西,還笑了起來。然後,他看到他所做過的所有不好的事情。
「當我在做那些不好的事情時,對方正因為我的行為而感到痛苦,而這時,我變成了對方的角色。」
「我看到我的行為是多麼的自私,有時我不在乎他人,甚至完全不知道正在傷害別人。重新經歷這一切真的令我難以忍受,真的非常痛苦!」
然後場景變了,他跪在一個山洞裡,周圍的人也跪在地上。
「我看到一個手腕被切除的女人跪在地上,還有一個男人脖子上掛著繩子,還有另一個人的後腦勺被炸開了。 我可以聽到前方洞穴裡有尖叫聲,我試圖跟這些人說話,問清楚這是哪裡。 其中一人告訴我要安靜,否則下一個就是我。」 然後一個巨大的、醜陋的惡魔抓住他們,把他們拖進洞穴裡。
傑弗瑞受不了了,他閉上眼睛。突然間,他所做的壞事影像又全部跳出來了,這讓他非常崩潰。 他意識到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絕不閉上眼睛,因為如果閉眼,他們也會感受到這些痛苦。
「你不能閉上眼睛、你不能跟別人說話、你不能站起來、你不能坐下,你只能用腳尖和膝蓋跪在地上,盯著前方的火坑,聽尖叫聲,而後希望你不是下一個。」傑弗瑞說。
但是那兒仍舊有一絲希望。
「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我的眼睛像是有火在燒,真的很痛,我終於決定把眼睛閉起來,接著那些不好的事情又湧到眼前,在重新經歷那些痛苦時,我無聲地哭了……然後我聽到一個聲音說:『如果你懇求祂,也許祂會救你。』
於是,傑弗瑞一再懇求神的救度。
接著他被帶到一個神靈面前,祂問傑弗瑞為何來到這裡。傑弗瑞回答,這個世界很不公平,而他不想再助長這些不公平。
他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其實是有意義的。
這個神靈解釋,是傑弗瑞自己要求要轉生到人間來的,他甚至選擇了何時出生,也選擇了自己的父母;現在傑弗瑞被拯救是因為他還是對神有一點點正信。
「我的信仰比我想像得重要的多,神靈看到我對神的一些正信,甚至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有這些信念……我把頭埋在雙手間大哭了起來。」
然後,一些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展現在傑弗瑞面前,包括他會摔斷他的背部,而這些事情之後真的成為現實。
傑弗瑞還被告知,人生旅程中發生的事情都是他自己選擇的,而他必須回去把這些事情完成。他並不想回去,但當他回到自己的身體時,他感覺受到神的撫慰。
一位護士告訴他,他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死亡,又復活了。
————以下評論
也有人進了地獄。
從這些經驗的說明,我們確定天堂和地獄的存在,而且更可怕是我們也會體會這一世為人時,加諸在別人身上所有的痛苦與快樂,即使是動物也會有。
————以下引用
為何有瀕死經驗的人都會變得無私大愛?
一直以來我總有個疑惑,為何我們總在一些瀕死經驗的故事中,
發現到主角們在重回世間後,總是變得無私、大愛、並常常去當義工,
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而這個疑問點,終於在最近看了一位名為Dannion Brinkley的先生的
瀕死經驗故事後,得到了完整的解答。
這位先生一共有過二次瀕死經驗。
自從第一次事件發生後,
他就發現:
“人類向善的簡單祕密,就是在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你會發現,
你所擁有的愛與良善,和你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所付出的將一樣多。”
此話怎說?重點就是在於那個 “回顧一生”的人生重現經過。
1.1975年的一次雷擊,讓Brinkley先生經歷了第一次的瀕死經驗,
並以 “對方” 的立場回顧了他一生所做出的所有善事與惡事。
例如他從小就是一個名震校園的大惡棍,在五年級到十二年級之間
一共打過6,000次架。
除了自己前來討打的以外,他也常常痛毆一些無辜的同學;
而這些往事在死後的重現中,他發現自己跑到對方的身體中,
去親身體會到了受害者所感到的疼痛、驚恐、慌亂、與無助。
而其中,又以毫無理由地去毆打對方所受到的痛苦更大。
另外他也曾因為家中的狗狗咬壞了地毯,而發了狂似地用皮帶抽牠,
這時他才感覺到了狗狗不是故意的,狗狗也覺得很抱歉,也感受到狗狗對他的愛。
2.另外還有他在參加越戰時,被他殺害的北越軍官在腦袋中槍那一瞬間
所感到的疑惑,以及後續因無法再與家人見面的傷心、無奈、悲哀;
更驚人的是,連後續的軍官家人在聞知死訊後連續好幾年的痛苦,他都感受到了。
甚至他當年不過是幫忙運送槍枝到中美洲一個國家去,之後就回美國了;
但那些槍枝後來射殺了一些軍人及無辜人民,他們死時的痛苦無奈,
以及後續所衍生出來數以萬計家屬們的悲痛、失落、徬徨、無助,也都回到了他的身上。
所以Brinkley先生說:
“從生命回顧中,我被迫觀看了世界上因為我的行為所帶來的死亡和毀滅。”
“我們全都是人性大鏈環裡的一個環節。你所做的一切,都會影響到其他的環節。”
而他這一輩子倒也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的大壞蛋。
例如有一次他看到一個農夫正在痛毆一隻山羊,打到山羊因亂竄而讓頭卡在圍籬中,
那農夫還是拼了命地毒打;這時Brinkley先生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跳下車拉開農夫,
並狠狠給了農夫好幾拳;
就在人生回顧的這一階段中,他感受到了農夫的羞愧,
以及山羊以動物的方式向他說了聲 “謝謝”!
正如前面Brinkley先生所說:
“我了解到了人類向善的簡單祕密,就是在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你會發現,
你所擁有的愛與良善,和你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所付出的將一樣多。”
所以Brinkley先生很高興地對“光靈” 說:
“我的生活將會因為知道了這個祕密而過得更有意義。”
但那時他才猛然想起自己已死……
————以下正文
所以看了這些頻死經驗,我們應該會開始深信,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吧?
當然如果您覺得還不夠,您可以在網路上搜尋頻死經驗,會有很多很多的分享。
有些人可能會迷惑,為什麼他們有些人上了天堂,有些人卻進了地獄呢?
這個源自於過去世所造做的因果業報的不同,有的人一世修的善很大,累世都有機會到天界享福,有的人可能一世造的業便會流浪於生死之間好幾百年。
曾有人這樣形容,他覺得死亡就像脫掉一層厚重的衣服,所有的痛苦都消失了。
所以人生在世,最大的苦惱都是來自我們這個肉體,老子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
既然我們相信了生死之後世界的存在,那麼我們應該可以理解了2500年前,有一個人,因為看到了別人的生老病死之間,而覺得人生的一切都不重要,丟了他國王的王位,拋棄他的美貌妻子和金銀珠寶,走入深山尋求真正的解決人生問題,後來祂終於開悟了,祂就是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但是祂悟到道了,悟到了解脫生死的難題的智慧,卻留了下來,忍受身體的病痛四十年,只為弘法,讓更多人能離苦得樂。
這邊我想說明的,很多人以為修行是消極避世的行為,但其實他們都誤解了,人會努力修行是因為看透了生命的本質,不迷惘於生命中短暫的快樂,正視生命中持續不斷的痛苦,以及面對了最後一個死亡威脅的勇士,回顧自己過往輪迴千百年,以及預視自己百年之後千年之後的未來,才會埋頭努力地修行。
願意修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生命的鬥士。
很多人常會對未來感到迷惘,不知所措,那是因為他們不瞭解生命的本質,生命最後都會死亡,相聚最後會分離,相愛最後歸於平淡或者相怨。
開始了必定會有結束,是這個世界的定理。
金剛經云: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人生中許多的現象都只是暫時的假象,唯有將它們放下,才能發現真相,也才能接近自己心中的如來本性。
但沒有這個肉體卻又難以修行,這就是所謂的「借假修真」,要借這個假,也不能白借,有時候也不好借,得有一份正當的工作,錢不多,地位不高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工作不會再結惡緣,如果有妻兒子女老父老母,你也不能拋棄他們不管,他們會陪伴在你的身邊,需要你的幫助,可能過去都當過你的恩人,你得回報他們,扶養他們,這邊可以放心的是,每個人無形中都有一筆帳冊,該是你要還,你逃不了,還完了,想要多給,都不一定有機會。
這就是了結因果。
當然,人各有志,或許有人覺得目前的生活也不錯,不需要特別做什麼,那當然也可以,我只是不想要這輩子時間到了之後,又再次重新經歷一次這一連串的生老病死的痛苦,才嘗試一下修行這條路,可能源自自己守護神的引導,我在修行這幾年偶爾可獲得過去三十年來從未領受過安祥和平靜,我覺得值得了。
而且每個人的因緣也不同,我在小時候也和靈界的譯者,索菲亞有著類似神秘力量的經驗,那時好像6歲有左右,是稍微懂人話的時候,那天下午我突然在家門前曬殼的小廣場,看著天空,聽到一段很明確的聲音,祂說:「加油了,你這輩子努力一點,只要努力一點,你以後一定有機會回到這裡,回到天上的。」
當下,我莫名地高興好幾天,那時我不知道是誰在告訴我這些話,我那時連神佛是什麼也不曉得,而且過了一段時間,就被接踵而來的痛苦,生病給洗去這段記憶,直到三十年後開始修行才想起這段話,也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讓我相信人生終有一個永恆的歸宿,這一切苦都不是白嚐的,我還是得了結一些過去的惡果。
所以如果敝人說的這些話對您有所幫助的話,您可以試著放下一些執著和成見,順著因果的法則走,廣結善緣,了結惡緣,相信您的未來一定能越來越好的。
2018年5月23日 星期三
修行的本質,順著因果的法則
大家好,敝人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修行心得。
修行的原理是本於因果法則,因果的力量在這個世界上是確實在運作的,只是受限於人的壽命太短,無法完整瞭解到整個從因到果的過程和變化,常常這一世造了因,到後面好幾世才能承受這個果,或者現在承受的果卻不知是幾世前造的因。
所以常會誤解了目前果報真正的原因,比如說,有人這世生意成功,家財萬貫,或許是有人會說因為他夠努力,人也頂尖聰明,但其實人努力,只是一個助緣,幫助結果成熟的助緣而已,並不是成功的主因,且人頂尖聰明其實就是一種善因的果報,它是天生是注定的,並不是後天可得的。
而一個人成功的主因在於他過去世幫助了多少人,這一世這些有欠他的人回來幫他,所以做生意有貴人相助,有絡繹不絕的客人上門,政治人物就是過去世有幫過的人回來支持他,影視明星偶像也是。
為什麼他們會被這麼多人支持和喜愛呢?
他們往往是過去世,發生大飢荒時,破財敗家,把家裡的富貴全捐獻出來救濟了這許多人,或者盡忠愛國捐獻出自己的性命,保衛城牆後眾多百姓,或者是善良的醫療傳教人員,將自己畢生奉獻到偏僻的地方,幫助那裡的百姓,無論如何,會被眾人喜愛支持的,都是過去世廣結善緣所得到的果報。
所以,如果修行是要求得一個好的結果,那麼就不能不依因果的法則。
簡單來說,就是要廣種善因,了結惡果。
廣種善因,即是盡自己能力去做一些善事,敝人的方法是先讀誦佛經或聖賢經典,學習他們的智慧,再把他們的善法分享給更多人,如果沒有分享的機會也可以多持誦佛經或佛號,累積福德的資糧,這樣便能做到福智雙修。
從因果的道理來看,也是因為我們種了幫別人開智慧解脫苦痛的善因,未來因緣成熟時,我們也能得到開智慧和解脫的果報了。
另一個方向是了結惡果,佛家常說:「比丘常帶三分病。」,原因在於我的過去所造做的惡因,它們不會憑空消失,時間到了,因緣成熟了還是得承受這個果報,所以當你行善的時候,千萬不要因受到了一點折磨就放棄,這是我們在了結過去的惡因,承受過去的果報,金剛經有一段是這麼說的: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意思就是當我們在持誦金剛經時,受到別人的非難時,我們過去的重大罪業都可以因此重業輕報了,同樣地當我們有心行善時,卻被誤解,被為難時,其實是讓我們了結了過去的一些罪業。
當我們過去的惡因減少地越來越多時,未來成就善果的機會當然越來越大,所以這一世當然也要少造一些惡因,能吃素是最好的,因為不因吃肉和動物眾生結惡緣,可以不讓自己再造惡因,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是一個了結惡因的最好方法。
說到這裡,在修行的路上有兩種人,我得介紹一下。
一種是恩人,恩人就是過去有幫助過我們的人,如我們父母,或者過去世有幫過我們的人,這輩子轉世成我們的子女,我們得培育他們長大,這在報恩,另外還有一位最重要的無形恩人,祂就是我們的主神,我們的父母神,也是我們修行的無形師父,也俗稱守護神,我們這一世常遇到很多災難,祂們都在暗中幫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或者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找一些過去有欠我們的人來幫我。
靈界的譯者,索菲亞曾自述小時候生很重的病,她曾在夢中見到很強的亮光,說:「不行喔,她時間還沒到。」然後她才慢慢恢復健康,之後才長大,我們自己都可以回想一下,人生過程中在最危急的時候是不是有這麼一個存在在暗中幫助我們呢?
祂是恩人,我們應該如何報恩呢?
祂過去世往往在輪迴時也當過我們的親人,可能就是父母或者是兄弟姊妹等重要親人,祂幫助你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你修行能有所成就,你能離苦得樂,簡單地說,祂就是在渡你修行,對祂而言,也是有利的,能渡一個人修行有所成就,是一個莫大的善因,這個功德果報也是很強大的,所以如果我們想報祂的恩情,就是好好地修行,有能力就幫助更多人修行,幫助更多人離苦得樂了。
順便一提,人的所有法力咒術,或者是神通等力量都是來自這個人的主神,地藏經有一段話講:
「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婆羅門聖女問大鬼王,她是如何到地獄的,大鬼王回她說,唯有威神力,或業力方能到達。
威神力即是神明的力量,業力即是因果的力量。
威神力是獲得自己主神的神力幫助,必須要獲得祂的認同,即是祂給你這個神力是希望對你的修行有幫助,開了天眼,見到了鬼神,自然相信了無形的存在,有了宿世通,見了過去的因果,自然深信因果,這都是引領你走入宗教等修行法門。
業力的情況,就是對方過去有虧欠你,你自然會對他有他心通,知道他心裡的打算,可以佔得先機,或者算命可以預知他的未來,算準了,自然酬金滾滾而來,或者符咒斷人爛桃花等,都是讓你因此獲得信眾,所以,沒有人敢說他的術法對所有人都有效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有欠的就有效,沒欠的根本沒效。
曾有一個真實新聞,報導說一個修法的人,有很厲害的他心通,屢次可以知道問事的人的心事,甚至預測他們的未來,因而做了不少騙財騙色的事,有人不甘被騙色,報警抓他,警察抓他到派出所審問他的時候,他很納悶。
他說:「奇怪,為什麼我的神通對某些人有效,但有些人無效?」
警察瞪大了眼,瞪著他說:「那你說,我現在在想什麼?」
他悶住了,講不出一句話來。
原因無他,多行不義,守護神遠離,警察又沒欠他,自然不會透露警察的訊息給他。
最後要介紹的人,就是仇人,我們的仇人,過去傷害過的人,也就是冤親債主,每個人的仇人都很多,因為累生累世我們不守善道,不遵善法,一定會傷害不少人,而且古代戰亂多,和平時少,中國大陸幾乎和平三百年,大亂三百年,為了自己的私欲,難免幹下傷天害理的事,可以說出生在這個世上做為人,都是來承受過往造下這許多罪業的苦報,人會生病,會痛苦,會發生意外,都是我們的冤親債主引起的,祂們對我們的一切有絕對優先的處置權,就像法院的強制執行一樣,薪水可以先扣起來,資產可以幫你賣一賣,現實情況上,就是找工作時,你的債主可以叫對方老闆的守護神直接不要錄用你,對方守護神因為悲憐受害者的不幸,也會同意冤親債主的主張,不錄用你。
敝人可以偶爾不唸經,偶爾不修善功,偷懶休息,但沒有一天不敢不懺悔的,即使如此,也很少有幾天身體不難過,舒適自在的,只能乞求我的債主看在我努力勸善真心懺悔的份上,折磨小力一點就好,期望一點點重業輕報。
因為我知道很多人因為不明因果的道理,正遭受了許多痛苦,憂鬱症,生重病,意外災害等。
以前曾在廟裡拿著勸善的單和人結緣,遇到一位先生,記得他說話顛三倒四的,聊到冤親債主時,說他常看到很多斷手斷腳的人,後來問了才知道,原來那是他過去當土匪所造的業,那些都是他的仇人,影響讓他神智不清,難以做正常工作。
在公園和年輕人結緣時,有一位大約十八九歲的年輕人,說他最近很衰,常出車禍,心情也鬱悶,突然看到他停頓了一下,好像想到了什麼,他說,他晚上半夜時,都會看到一個女的站在窗外看他...若非親非故,何必常相左右呢?
所以我們努力修行,也是希望多做一些福報,將來有機會還給他們,努力懺悔,是希望能夠獲得他們的原諒,身體常受折磨是在消解他們的冤恨。
除了忍耐,懺悔,修福,其他的方法其實對祂們的幫助都很小,因為祂們實際獲得不了什麼利益,常聽說超渡什麼的,更沒有什麼用,眾生都是依循著因果的道理而走,每個人都是自業自得,今天祂會輪迴在鬼道找你討債,就是缺福報,佛菩薩只能分享善法,撫慰祂們心靈,但不能改變你欠債的事實,如果方法這麼利便,那麼世間就沒有那麼多煩惱了。
正是觀世音菩薩所云:
「鬼之冤債以功報,何用紙銀日日燒,
紙錢能把冤相抵,世人何愁有煩惱。」
所以總而言之,修行必須依循著因果的法則才能有大成,畢竟修行是為離苦得樂的,只廣種善因,了結惡果,未來方能真的離苦得樂。
修行的原理是本於因果法則,因果的力量在這個世界上是確實在運作的,只是受限於人的壽命太短,無法完整瞭解到整個從因到果的過程和變化,常常這一世造了因,到後面好幾世才能承受這個果,或者現在承受的果卻不知是幾世前造的因。
所以常會誤解了目前果報真正的原因,比如說,有人這世生意成功,家財萬貫,或許是有人會說因為他夠努力,人也頂尖聰明,但其實人努力,只是一個助緣,幫助結果成熟的助緣而已,並不是成功的主因,且人頂尖聰明其實就是一種善因的果報,它是天生是注定的,並不是後天可得的。
而一個人成功的主因在於他過去世幫助了多少人,這一世這些有欠他的人回來幫他,所以做生意有貴人相助,有絡繹不絕的客人上門,政治人物就是過去世有幫過的人回來支持他,影視明星偶像也是。
為什麼他們會被這麼多人支持和喜愛呢?
他們往往是過去世,發生大飢荒時,破財敗家,把家裡的富貴全捐獻出來救濟了這許多人,或者盡忠愛國捐獻出自己的性命,保衛城牆後眾多百姓,或者是善良的醫療傳教人員,將自己畢生奉獻到偏僻的地方,幫助那裡的百姓,無論如何,會被眾人喜愛支持的,都是過去世廣結善緣所得到的果報。
所以,如果修行是要求得一個好的結果,那麼就不能不依因果的法則。
簡單來說,就是要廣種善因,了結惡果。
廣種善因,即是盡自己能力去做一些善事,敝人的方法是先讀誦佛經或聖賢經典,學習他們的智慧,再把他們的善法分享給更多人,如果沒有分享的機會也可以多持誦佛經或佛號,累積福德的資糧,這樣便能做到福智雙修。
從因果的道理來看,也是因為我們種了幫別人開智慧解脫苦痛的善因,未來因緣成熟時,我們也能得到開智慧和解脫的果報了。
另一個方向是了結惡果,佛家常說:「比丘常帶三分病。」,原因在於我的過去所造做的惡因,它們不會憑空消失,時間到了,因緣成熟了還是得承受這個果報,所以當你行善的時候,千萬不要因受到了一點折磨就放棄,這是我們在了結過去的惡因,承受過去的果報,金剛經有一段是這麼說的: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意思就是當我們在持誦金剛經時,受到別人的非難時,我們過去的重大罪業都可以因此重業輕報了,同樣地當我們有心行善時,卻被誤解,被為難時,其實是讓我們了結了過去的一些罪業。
當我們過去的惡因減少地越來越多時,未來成就善果的機會當然越來越大,所以這一世當然也要少造一些惡因,能吃素是最好的,因為不因吃肉和動物眾生結惡緣,可以不讓自己再造惡因,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是一個了結惡因的最好方法。
說到這裡,在修行的路上有兩種人,我得介紹一下。
一種是恩人,恩人就是過去有幫助過我們的人,如我們父母,或者過去世有幫過我們的人,這輩子轉世成我們的子女,我們得培育他們長大,這在報恩,另外還有一位最重要的無形恩人,祂就是我們的主神,我們的父母神,也是我們修行的無形師父,也俗稱守護神,我們這一世常遇到很多災難,祂們都在暗中幫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或者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找一些過去有欠我們的人來幫我。
靈界的譯者,索菲亞曾自述小時候生很重的病,她曾在夢中見到很強的亮光,說:「不行喔,她時間還沒到。」然後她才慢慢恢復健康,之後才長大,我們自己都可以回想一下,人生過程中在最危急的時候是不是有這麼一個存在在暗中幫助我們呢?
祂是恩人,我們應該如何報恩呢?
祂過去世往往在輪迴時也當過我們的親人,可能就是父母或者是兄弟姊妹等重要親人,祂幫助你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你修行能有所成就,你能離苦得樂,簡單地說,祂就是在渡你修行,對祂而言,也是有利的,能渡一個人修行有所成就,是一個莫大的善因,這個功德果報也是很強大的,所以如果我們想報祂的恩情,就是好好地修行,有能力就幫助更多人修行,幫助更多人離苦得樂了。
順便一提,人的所有法力咒術,或者是神通等力量都是來自這個人的主神,地藏經有一段話講:
「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婆羅門聖女問大鬼王,她是如何到地獄的,大鬼王回她說,唯有威神力,或業力方能到達。
威神力即是神明的力量,業力即是因果的力量。
威神力是獲得自己主神的神力幫助,必須要獲得祂的認同,即是祂給你這個神力是希望對你的修行有幫助,開了天眼,見到了鬼神,自然相信了無形的存在,有了宿世通,見了過去的因果,自然深信因果,這都是引領你走入宗教等修行法門。
業力的情況,就是對方過去有虧欠你,你自然會對他有他心通,知道他心裡的打算,可以佔得先機,或者算命可以預知他的未來,算準了,自然酬金滾滾而來,或者符咒斷人爛桃花等,都是讓你因此獲得信眾,所以,沒有人敢說他的術法對所有人都有效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有欠的就有效,沒欠的根本沒效。
曾有一個真實新聞,報導說一個修法的人,有很厲害的他心通,屢次可以知道問事的人的心事,甚至預測他們的未來,因而做了不少騙財騙色的事,有人不甘被騙色,報警抓他,警察抓他到派出所審問他的時候,他很納悶。
他說:「奇怪,為什麼我的神通對某些人有效,但有些人無效?」
警察瞪大了眼,瞪著他說:「那你說,我現在在想什麼?」
他悶住了,講不出一句話來。
原因無他,多行不義,守護神遠離,警察又沒欠他,自然不會透露警察的訊息給他。
最後要介紹的人,就是仇人,我們的仇人,過去傷害過的人,也就是冤親債主,每個人的仇人都很多,因為累生累世我們不守善道,不遵善法,一定會傷害不少人,而且古代戰亂多,和平時少,中國大陸幾乎和平三百年,大亂三百年,為了自己的私欲,難免幹下傷天害理的事,可以說出生在這個世上做為人,都是來承受過往造下這許多罪業的苦報,人會生病,會痛苦,會發生意外,都是我們的冤親債主引起的,祂們對我們的一切有絕對優先的處置權,就像法院的強制執行一樣,薪水可以先扣起來,資產可以幫你賣一賣,現實情況上,就是找工作時,你的債主可以叫對方老闆的守護神直接不要錄用你,對方守護神因為悲憐受害者的不幸,也會同意冤親債主的主張,不錄用你。
敝人可以偶爾不唸經,偶爾不修善功,偷懶休息,但沒有一天不敢不懺悔的,即使如此,也很少有幾天身體不難過,舒適自在的,只能乞求我的債主看在我努力勸善真心懺悔的份上,折磨小力一點就好,期望一點點重業輕報。
因為我知道很多人因為不明因果的道理,正遭受了許多痛苦,憂鬱症,生重病,意外災害等。
以前曾在廟裡拿著勸善的單和人結緣,遇到一位先生,記得他說話顛三倒四的,聊到冤親債主時,說他常看到很多斷手斷腳的人,後來問了才知道,原來那是他過去當土匪所造的業,那些都是他的仇人,影響讓他神智不清,難以做正常工作。
在公園和年輕人結緣時,有一位大約十八九歲的年輕人,說他最近很衰,常出車禍,心情也鬱悶,突然看到他停頓了一下,好像想到了什麼,他說,他晚上半夜時,都會看到一個女的站在窗外看他...若非親非故,何必常相左右呢?
所以我們努力修行,也是希望多做一些福報,將來有機會還給他們,努力懺悔,是希望能夠獲得他們的原諒,身體常受折磨是在消解他們的冤恨。
除了忍耐,懺悔,修福,其他的方法其實對祂們的幫助都很小,因為祂們實際獲得不了什麼利益,常聽說超渡什麼的,更沒有什麼用,眾生都是依循著因果的道理而走,每個人都是自業自得,今天祂會輪迴在鬼道找你討債,就是缺福報,佛菩薩只能分享善法,撫慰祂們心靈,但不能改變你欠債的事實,如果方法這麼利便,那麼世間就沒有那麼多煩惱了。
正是觀世音菩薩所云:
「鬼之冤債以功報,何用紙銀日日燒,
紙錢能把冤相抵,世人何愁有煩惱。」
所以總而言之,修行必須依循著因果的法則才能有大成,畢竟修行是為離苦得樂的,只廣種善因,了結惡果,未來方能真的離苦得樂。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頻死的地獄經驗
【大紀元2017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TaraMacIsaac報導/魏甯翻譯)傑弗瑞( Jeffrey C.)19歲時,發現自己的女朋友和他最好的朋友在一起,背叛了他。傑弗瑞企圖自殺,他吞下很多藥丸,隨後他的母親發現了,趕緊叫了一輛救護車。
傑弗瑞的自述原文於此。
之後,傑弗瑞的靈魂離開了他的身體,他看到一位醫生站在他身邊,他進入了醫生的身體,感受到醫生的思想,「我走進他,看到他的妻子,孩子,他的車。我感到他很恐慌。」
接著,一個靈體牽著傑弗瑞的手,把他帶走。 他可以看到自己的身體,還有一位醫生和護士正在努力救治他。 他被帶進了一個「光柱」,起初他以為到了天堂,那兒有雲彩般的牆壁, 他還在那裡看到了他的祖母。
但是隨後他到了一個惡臭的地方,和一群撲克臉的人在一起。一個惡魔般的生物抓住他,把他帶到一個堆滿巨大隔間的地方。
一個惡魔告訴傑弗瑞「這是地獄,每一個隔間是為每一個靈魂量身訂做的地獄。」惡魔還解釋,「不同人們的特質不一樣,有些人的忍耐力比較強,所以地獄是不斷變化的。」這個惡魔看著人們受苦受難時非常高興。
接著傑弗瑞被吸進了一個隔間,在那裡人們餵他吃東西,還笑了起來。然後,他看到他所做過的所有不好的事情。
「當我在做那些不好的事情時,對方正因為我的行為而感到痛苦,而這時,我變成了對方的角色。」
「我看到我的行為是多麼的自私,有時我不在乎他人,甚至完全不知道正在傷害別人。重新經歷這一切真的令我難以忍受,真的非常痛苦!」
然後場景變了,他跪在一個山洞裡,周圍的人也跪在地上。
「我看到一個手腕被切除的女人跪在地上,還有一個男人脖子上掛著繩子,還有另一個人的後腦勺被炸開了。 我可以聽到前方洞穴裡有尖叫聲,我試圖跟這些人說話,問清楚這是哪裡。 其中一人告訴我要安靜,否則下一個就是我。」 然後一個巨大的、醜陋的惡魔抓住他們,把他們拖進洞穴裡。
傑弗瑞受不了了,他閉上眼睛。突然間,他所做的壞事影像又全部跳出來了,這讓他非常崩潰。 他意識到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絕不閉上眼睛,因為如果閉眼,他們也會感受到這些痛苦。
「你不能閉上眼睛、你不能跟別人說話、你不能站起來、你不能坐下,你只能用腳尖和膝蓋跪在地上,盯著前方的火坑,聽尖叫聲,而後希望你不是下一個。」傑弗瑞說。
但是那兒仍舊有一絲希望。
「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我的眼睛像是有火在燒,真的很痛,我終於決定把眼睛閉起來,接著那些不好的事情又湧到眼前,在重新經歷那些痛苦時,我無聲地哭了……然後我聽到一個聲音說:『如果你懇求祂,也許祂會救你。』
於是,傑弗瑞一再懇求神的救度。
接著他被帶到一個神靈面前,祂問傑弗瑞為何來到這裡。傑弗瑞回答,這個世界很不公平,而他不想再助長這些不公平。
他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其實是有意義的。
這個神靈解釋,是傑弗瑞自己要求要轉生到人間來的,他甚至選擇了何時出生,也選擇了自己的父母;現在傑弗瑞被拯救是因為他還是對神有一點點正信。
「我的信仰比我想像得重要的多,神靈看到我對神的一些正信,甚至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有這些信念……我把頭埋在雙手間大哭了起來。」
然後,一些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展現在傑弗瑞面前,包括他會摔斷他的背部,而這些事情之後真的成為現實。
傑弗瑞還被告知,人生旅程中發生的事情都是他自己選擇的,而他必須回去把這些事情完成。他並不想回去,但當他回到自己的身體時,他感覺受到神的撫慰。
一位護士告訴他,他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死亡,又復活了。
儘管他的意識滿清楚的,他還是在病床上昏迷了三天。 當他躺在那裡沒辦法動的時候,他認真回想自己瀕死經驗中所有的細節。
傑弗瑞曾經是一個酗酒的毒販,經歷過瀕死經驗之後,他開始改過自新。他不再害怕死亡,因為他感受到了與神的連結。
隨後,他在瀕死經驗中所看到的未來事件就像是拼圖一樣,一件件發生了。
傑弗瑞說:「我知道瀕死經驗是真實的,它比任何夢境都鮮明生動。 而且沒有任何一個夢境會告訴我未來發生的事。」
「這些人生事件就像一塊塊拼圖一樣,每一塊拼圖彼此相關,而且它們都有一個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意義,這些圖片最終組合成了一幅人生圖畫。」
而他還分享,生命中的挑戰並不一定像我們想的這麼負面,如在高速公路開車時發生爆胎,可能避免了前方的一場車禍。
其他瀕死亡經驗的親歷者也報告了類似的情況。
傑弗瑞的瀕死經驗很常見,許多瀕死經驗者也發現自己經歷了他對別人做的所有壞事。
曾出版著作《瀕死經驗手冊》的研究人員霍頓博士(Dr. Jan Holden)講述了另外一個試圖自殺男子的經驗。
這名男子報告,自殺後,他發現自己在一個空間中墜落,最後落在一個黏土狀的地面。當他掉落時,他碎裂成了幾個自己。
其中一個自己悲傷地哭了起來,另外兩個自己在回顧他的人生,像傑弗瑞一樣,他發覺自己正在經歷曾對別人做過的所有壞事,這些壞事不一定都與重要的人有關,如其中一件事是他在雜貨店裡兇別人,而現在他變成被兇的那一方。
他的其他自己在經歷不久的將來,他看到了自己的母親接到關於他自殺的消息;他也看到了遙遠的未來,看到了自己女兒在畢業典禮時痛哭,因為她的父親不在那兒。
他的另一個自己在呼救。接著,一隻大手將那個自己拾起,所有其他的自己都跟著一起升起。一個神靈告訴他必須要回去,他還有事情未完成。現在,這位男子是防止自殺的非營利組織執行長。
責任編輯:茉莉
原文出自大紀元網頁: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12/7/n9934620.htm
————
人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請好好珍惜他,並盡量做一些以後回憶起來值得高興的事,並避免傷害別人,因為這些痛苦將來都會回諸到自己身上的。
傑弗瑞的自述原文於此。
之後,傑弗瑞的靈魂離開了他的身體,他看到一位醫生站在他身邊,他進入了醫生的身體,感受到醫生的思想,「我走進他,看到他的妻子,孩子,他的車。我感到他很恐慌。」
接著,一個靈體牽著傑弗瑞的手,把他帶走。 他可以看到自己的身體,還有一位醫生和護士正在努力救治他。 他被帶進了一個「光柱」,起初他以為到了天堂,那兒有雲彩般的牆壁, 他還在那裡看到了他的祖母。
但是隨後他到了一個惡臭的地方,和一群撲克臉的人在一起。一個惡魔般的生物抓住他,把他帶到一個堆滿巨大隔間的地方。
一個惡魔告訴傑弗瑞「這是地獄,每一個隔間是為每一個靈魂量身訂做的地獄。」惡魔還解釋,「不同人們的特質不一樣,有些人的忍耐力比較強,所以地獄是不斷變化的。」這個惡魔看著人們受苦受難時非常高興。
接著傑弗瑞被吸進了一個隔間,在那裡人們餵他吃東西,還笑了起來。然後,他看到他所做過的所有不好的事情。
「當我在做那些不好的事情時,對方正因為我的行為而感到痛苦,而這時,我變成了對方的角色。」
「我看到我的行為是多麼的自私,有時我不在乎他人,甚至完全不知道正在傷害別人。重新經歷這一切真的令我難以忍受,真的非常痛苦!」
然後場景變了,他跪在一個山洞裡,周圍的人也跪在地上。
「我看到一個手腕被切除的女人跪在地上,還有一個男人脖子上掛著繩子,還有另一個人的後腦勺被炸開了。 我可以聽到前方洞穴裡有尖叫聲,我試圖跟這些人說話,問清楚這是哪裡。 其中一人告訴我要安靜,否則下一個就是我。」 然後一個巨大的、醜陋的惡魔抓住他們,把他們拖進洞穴裡。
傑弗瑞受不了了,他閉上眼睛。突然間,他所做的壞事影像又全部跳出來了,這讓他非常崩潰。 他意識到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絕不閉上眼睛,因為如果閉眼,他們也會感受到這些痛苦。
「你不能閉上眼睛、你不能跟別人說話、你不能站起來、你不能坐下,你只能用腳尖和膝蓋跪在地上,盯著前方的火坑,聽尖叫聲,而後希望你不是下一個。」傑弗瑞說。
但是那兒仍舊有一絲希望。
「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我的眼睛像是有火在燒,真的很痛,我終於決定把眼睛閉起來,接著那些不好的事情又湧到眼前,在重新經歷那些痛苦時,我無聲地哭了……然後我聽到一個聲音說:『如果你懇求祂,也許祂會救你。』
於是,傑弗瑞一再懇求神的救度。
接著他被帶到一個神靈面前,祂問傑弗瑞為何來到這裡。傑弗瑞回答,這個世界很不公平,而他不想再助長這些不公平。
他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其實是有意義的。
這個神靈解釋,是傑弗瑞自己要求要轉生到人間來的,他甚至選擇了何時出生,也選擇了自己的父母;現在傑弗瑞被拯救是因為他還是對神有一點點正信。
「我的信仰比我想像得重要的多,神靈看到我對神的一些正信,甚至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有這些信念……我把頭埋在雙手間大哭了起來。」
然後,一些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展現在傑弗瑞面前,包括他會摔斷他的背部,而這些事情之後真的成為現實。
傑弗瑞還被告知,人生旅程中發生的事情都是他自己選擇的,而他必須回去把這些事情完成。他並不想回去,但當他回到自己的身體時,他感覺受到神的撫慰。
一位護士告訴他,他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死亡,又復活了。
儘管他的意識滿清楚的,他還是在病床上昏迷了三天。 當他躺在那裡沒辦法動的時候,他認真回想自己瀕死經驗中所有的細節。
傑弗瑞曾經是一個酗酒的毒販,經歷過瀕死經驗之後,他開始改過自新。他不再害怕死亡,因為他感受到了與神的連結。
隨後,他在瀕死經驗中所看到的未來事件就像是拼圖一樣,一件件發生了。
傑弗瑞說:「我知道瀕死經驗是真實的,它比任何夢境都鮮明生動。 而且沒有任何一個夢境會告訴我未來發生的事。」
「這些人生事件就像一塊塊拼圖一樣,每一塊拼圖彼此相關,而且它們都有一個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意義,這些圖片最終組合成了一幅人生圖畫。」
而他還分享,生命中的挑戰並不一定像我們想的這麼負面,如在高速公路開車時發生爆胎,可能避免了前方的一場車禍。
其他瀕死亡經驗的親歷者也報告了類似的情況。
傑弗瑞的瀕死經驗很常見,許多瀕死經驗者也發現自己經歷了他對別人做的所有壞事。
曾出版著作《瀕死經驗手冊》的研究人員霍頓博士(Dr. Jan Holden)講述了另外一個試圖自殺男子的經驗。
這名男子報告,自殺後,他發現自己在一個空間中墜落,最後落在一個黏土狀的地面。當他掉落時,他碎裂成了幾個自己。
其中一個自己悲傷地哭了起來,另外兩個自己在回顧他的人生,像傑弗瑞一樣,他發覺自己正在經歷曾對別人做過的所有壞事,這些壞事不一定都與重要的人有關,如其中一件事是他在雜貨店裡兇別人,而現在他變成被兇的那一方。
他的其他自己在經歷不久的將來,他看到了自己的母親接到關於他自殺的消息;他也看到了遙遠的未來,看到了自己女兒在畢業典禮時痛哭,因為她的父親不在那兒。
他的另一個自己在呼救。接著,一隻大手將那個自己拾起,所有其他的自己都跟著一起升起。一個神靈告訴他必須要回去,他還有事情未完成。現在,這位男子是防止自殺的非營利組織執行長。
責任編輯:茉莉
原文出自大紀元網頁: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12/7/n9934620.htm
————
人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請好好珍惜他,並盡量做一些以後回憶起來值得高興的事,並避免傷害別人,因為這些痛苦將來都會回諸到自己身上的。
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失約的死亡」 - 記林靜如的瀕死經驗﹝四﹞
「失約的死亡」
- 記林靜如的瀕死經驗﹝四﹞
靈魂出竅
同一天的晚上,我的家人來探完病,等到他們都回家後,大約十點多的時候,我的心跳開始出現問題。有心律不整的現象,心跳從一百、一百一十、一百二十、‧‧‧一直到一百五十下的時候、我覺得呼吸困難,非常的難受。
我就趕緊在心中祈禱,祈求我的主說:「請你隨時帶我走吧!因為我覺得很痛苦。我願意放棄我的生命,祢隨時可以帶我回家。我已經準備好了,我只想要平平安安的走。」
接著我的心跳速度增到一百七十、一百八十、一百九十、兩百、兩百一十,速度到達兩百的時候,護士們就很緊張了。
因為加護病房的警鈴響了,護士非常緊張的大叫醫師來。
這時我看到心電圖儀銀幕的圖形變成一條直線,同時也聽到『嗶‧‧‧!』的一聲長響。然後我看到了一陣閃光。這時我覺得我就從頭上灌頂的地方,像小精靈一樣地飄出去。
天主的特使
我一飄出了我的肉體,我就看到了兩位天使在上方看著我。
他們對我說:「林靜如,天主派我們來帶妳去天堂。」我聽了當然非常高興,因為我知道我不會下地獄了。
但是,我的心裡有很多的不願。天使對我說:「我們要帶妳回家去。妳看看下面,他們正在救妳。」
我心中覺得很奇怪,就說:「真的?」
天使向我說:「妳已經死了。他們只是在救妳的屍體而已。妳已經跟我們在一起了。」
但是我就是不相信,我也看到醫師在準備急救的電擊器材。
天使說:「來!」然後我們就開始往上飄,像雲一般。
兩位天使的頭部上方都有很大的光環,就像西方許多畫家所畫的一樣。
他們也各有兩隻翅膀。
他們拉著我的手我就跟著他們往上飛。
我們穿過了雲層,穿過了宇宙許多不同的星系。
遊過了宇宙光,那景象非常的美,我根本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真是太美了。
快靠近天堂的時候,我看見了一片非常強烈的白色光。
但是那白光讓人覺得很溫和,很有安全感。它不像太陽光那樣,並沒有熱度。
所以令人感覺很舒服。
天使對我說:「我帶妳到這裡了。」然後就走了。天使和我一直都是用英語溝通的。
和『天主』交談
天使走了之後,我看見遠遠的地方有人慢慢地接近過來,那人穿著長袍馬褂,是個中年歲數的『人』,我仔細的看,覺得他很像我的父親。結果就近一看,發現那人居然就是我已經逝世的爸爸。但是相貌比起去世的時候更加的年輕,更加的英俊。
我很興奮的叫:「爸爸!」
我父親對我說:「女兒啊!是我向天主祈求讓妳和我在一起的,」
因為我是家中最小的女兒,所以也是我父親最放不下心的一個。
「所以妳才會到這裡來。我看妳在人間並不很快樂!」
「來!我帶妳去見天主。」
說罷,就帶我走,那裡是一片的濃霧,霧濛濛的像乾冰所產生的白霧一般。
那種白非常的清澈。
然後漸漸地靠近的時候,我看見天主了,因我是天主教徒,最認識天主了。
祂也是穿著長袍馬褂,頭上也有一個很大的白色的光環。
祂非常的高大,有一把很長的鬍子。
而我非常的瘦小,所以當祂用兩臂把我抱住,祂的手臂很大,我自覺得像一隻小螞蟻一樣。
祂用英語說:「歡迎妳來!這裡就是妳的家,妳可以在這裡住下來。」然後祂就離開。
被吸離開『天堂』
雖然在天堂很有安全感,但是我心中有很多放不下的事情。
因為我沒有留下遺言,我很放心不下我的先生。所以我並沒有很快樂的樣子,心中有很多事情掛著,笑也笑不出來。
父親問我說:「妳好像很不快樂的樣子,妳難道不高興和爸爸在一起?」
我說:「我很高興啊!」
但是並沒有告訴他我心裡掛念的事情。
就在我和我父親談話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有一股很強的磁力從我的背後吸引著我。
一股很強的拉力一直要將我拉走。
因為我抵擋不住那麼強的磁場的吸力,我就隨那磁場的磁力飛了過去。
我突然覺得從吸力來的那一邊有一片金光射過來。
那金色的光非常的強,我的心裡很納悶,想著到底這是什麼地方,瞬間我就看見了『觀世音菩薩』。
「失約的死亡」
- 記林靜如的瀕死經驗﹝五﹞
『觀世音菩薩』的接引
『觀世音菩薩』站在一座蓮台上,就同蓮台飄了過來。祂要來接我去。
『觀世音菩薩』用台語跟我說:「阿彌陀佛,叫我來接妳去啦。」
我心理想為何會這個樣子呢?祂長得非常的莊嚴美麗,真的好美!好美!穿的衣服也非常的華麗,像天龍八部裡的人物穿的衣服。
真是美!我就跟著祂站在蓮台上,往上飛了。
慢慢地靠近『極樂世界』的時候﹝當時我仍然信奉天主教,並不知道觀世音菩薩帶我去的地方就是極樂世界﹞,我看見了很強的金色的光。
還有七色的雲彩。
感覺和天堂完全不一樣。
『極樂世界』事實上像一座很巨大的城堡一般。
非常的大!
就像很華麗的皇宮一樣,是非常大的皇宮。
那種華麗比臺灣的寺廟還要華麗。
有金色,有紅色,各種顏色都有。
在城堡的外面整個到處都是蓮花,蓮花非常的漂亮,有著各種不同的蓮花,我也聞到了蓮花香以及檀香的味道。
有飛鳥,有瀑布,讓人覺得很平靜,也很有安全感。這真是一個令人永生難忘的景象。
進入『極樂世界』
『觀世音菩薩』往城堡內行,我也在後頭跟進。內部的地上像是玻璃鋪成的,是透明的。
裡面還有各種不同的珠寶、瑪瑙、珍珠,等等。
還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仙女在那裡飛翔。
祂們不是用走的,而是用飛的,飄的,還扥著彩帶。
有人彈著古琴。有人下棋。周遭的環境讓人覺得非常的安詳,無憂無慮,很自由沒有牽掛。那裡的人講話都是輕聲細語的,慢條斯理的很是安靜。只聽到音樂樂音和小鳥的叫鳴聲,很是溫柔。
走進大殿的時候,我看見了『大至勢菩薩』。祂也是站在蓮花台上。
『阿彌陀佛』也在那裡。也是站在蓮花台上。
就像是佛光山上的佛像一模一樣,全身是金色的。年紀大約是四十出頭的相貌。體態非常的好,面貌也非常的帥,耳垂非常的大,濃眉大眼,非常的莊嚴。
『阿彌陀佛』從蓮花台上走了下來。祂用國語跟我說:「徒兒!歡迎妳回來,這才是妳真正的家。」
我覺得很奇怪,奇怪祂為何叫我『徒兒』?祂看我有疑問的樣子,便告訴我說:「是啊!這是妳的家,妳會來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妳的前生是個修行人,因為妳發願要下凡去度化眾生,所以才離開這裡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妳有很多的家人和朋友為妳祈福、持齋、誦經祈求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我們都收到他們所祈求的信息了,再者妳今生也沒有做什麼大的壞事,在死之前也做了一些好事。因為妳的朋友他們的虔誠祈求,我才把妳接到這裡來的。」
我說:「喔!」『阿彌陀佛』說:「那妳就安心地住在這裡吧!」因為我的心裡還是有掛礙,所以並不顯得很快樂。
辭謝『極樂世界』的邀請
『阿彌陀佛』問我說:「妳看起來並不快樂,到底為什麼?」
我說:「讓我回去,請祢讓我回去。」
「為什麼?」
「因為我剛結婚,而且事業正在高峰。」
『阿彌陀佛』說:「那妳好好的考慮,待一會兒我再來看妳。」然後就走開了。
過了一陣子,『阿彌陀佛』回來了,問我說:「妳決定怎麼樣?」
我說:「我決定要回人間去,回娑婆世界。」「為何會這樣子呢?」
祂就告訴我說:「妳知不知有多少人發願念佛一心不亂就祈求要到這個地方『極樂世界』!有多少人想要來都沒有辦法來,妳為何要選擇回去?」
我說:「我選擇回去。」
『阿彌陀佛』說:「那好吧!既然妳選擇要回人間。」『阿彌陀佛』想了一下,接著說:「妳在凡間的工作都是在台上教學等等,妳回凡間要幫我做一件事。」我聽了『阿彌陀佛』這麼一說在心裡暗叫不好,心想:「『阿彌陀佛』那麼的崇高萬能,法力無邊,我能為他做什麼呢?」我喜憂間半的在心裡作打量想說只要能回家,沒什麼大不了的。心裡這麼地想,嘴巴就答應說:「好!是什麼事?」
『阿彌陀佛』說:「妳回人間以後,要將妳所有的經歷,一五一十的向有緣人說人死後是有這麼一個世界。告訴世人對佛法和三寶要有信心。讓他們在生活中能如實的修行。能照做人的基本道理行事,就在妳的生活四周和人結緣。」
我聽了以後覺得沒有什麼,鬆了一口氣說:「這很簡單嘛!好!」就這麼地答應了。
重返凡塵
祂們三位,『西方三聖』都各自站在一個蓮台上,駕著雲帶著我回人間。
其間又經過了宇宙光,銀河系,太陽系,等等真是美不勝收﹝後來在美國和我先生看Discovery電台介紹天文的節目的時候,我才知道遊歷過那些地方﹞。
駕著雲回來的時候,非常的輕便順利,其間我也看到了十方佛祖。
回到加護病房的上方的時候。『阿彌陀佛』說:「看!他們正在下面救妳!」這時我看到他們正把心臟急救的電擊器調到三百六十焦耳,『阿彌陀佛』說:「是時候了!」
說著就往下推我一把,我覺得自己又從頭頂進入了我自己的肉體。這時我的心跳又開始跳了。
心電圖儀又『嗶,嗶』的一聲聲的隨著我的心跳的頻率響了,我聽到醫師很驚訝的說:「怎麼回來了?!」同時也聽到護士一直在叫我拍打我,要叫醒我,因為我活過來了,本來要作紀錄也不做了。
我躺在病床上,往上看,看見『西方三聖』仍然在那裡,等我心跳完全恢復正常的時候,祂們向我揮揮手,一瞬間,祂們像閃電一般的又飛走了。我的病情好轉之後,我又被轉到普通病房去。我在臺大醫院住了一個多月,等身體好轉了才出院。
原文出自:
http://hfu.edu.tw/~colb/rapidhare/betweenlifes6.htm
影片介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OLxztwK7BA
- 記林靜如的瀕死經驗﹝四﹞
靈魂出竅
同一天的晚上,我的家人來探完病,等到他們都回家後,大約十點多的時候,我的心跳開始出現問題。有心律不整的現象,心跳從一百、一百一十、一百二十、‧‧‧一直到一百五十下的時候、我覺得呼吸困難,非常的難受。
我就趕緊在心中祈禱,祈求我的主說:「請你隨時帶我走吧!因為我覺得很痛苦。我願意放棄我的生命,祢隨時可以帶我回家。我已經準備好了,我只想要平平安安的走。」
接著我的心跳速度增到一百七十、一百八十、一百九十、兩百、兩百一十,速度到達兩百的時候,護士們就很緊張了。
因為加護病房的警鈴響了,護士非常緊張的大叫醫師來。
這時我看到心電圖儀銀幕的圖形變成一條直線,同時也聽到『嗶‧‧‧!』的一聲長響。然後我看到了一陣閃光。這時我覺得我就從頭上灌頂的地方,像小精靈一樣地飄出去。
天主的特使
我一飄出了我的肉體,我就看到了兩位天使在上方看著我。
他們對我說:「林靜如,天主派我們來帶妳去天堂。」我聽了當然非常高興,因為我知道我不會下地獄了。
但是,我的心裡有很多的不願。天使對我說:「我們要帶妳回家去。妳看看下面,他們正在救妳。」
我心中覺得很奇怪,就說:「真的?」
天使向我說:「妳已經死了。他們只是在救妳的屍體而已。妳已經跟我們在一起了。」
但是我就是不相信,我也看到醫師在準備急救的電擊器材。
天使說:「來!」然後我們就開始往上飄,像雲一般。
兩位天使的頭部上方都有很大的光環,就像西方許多畫家所畫的一樣。
他們也各有兩隻翅膀。
他們拉著我的手我就跟著他們往上飛。
我們穿過了雲層,穿過了宇宙許多不同的星系。
遊過了宇宙光,那景象非常的美,我根本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真是太美了。
快靠近天堂的時候,我看見了一片非常強烈的白色光。
但是那白光讓人覺得很溫和,很有安全感。它不像太陽光那樣,並沒有熱度。
所以令人感覺很舒服。
天使對我說:「我帶妳到這裡了。」然後就走了。天使和我一直都是用英語溝通的。
和『天主』交談
天使走了之後,我看見遠遠的地方有人慢慢地接近過來,那人穿著長袍馬褂,是個中年歲數的『人』,我仔細的看,覺得他很像我的父親。結果就近一看,發現那人居然就是我已經逝世的爸爸。但是相貌比起去世的時候更加的年輕,更加的英俊。
我很興奮的叫:「爸爸!」
我父親對我說:「女兒啊!是我向天主祈求讓妳和我在一起的,」
因為我是家中最小的女兒,所以也是我父親最放不下心的一個。
「所以妳才會到這裡來。我看妳在人間並不很快樂!」
「來!我帶妳去見天主。」
說罷,就帶我走,那裡是一片的濃霧,霧濛濛的像乾冰所產生的白霧一般。
那種白非常的清澈。
然後漸漸地靠近的時候,我看見天主了,因我是天主教徒,最認識天主了。
祂也是穿著長袍馬褂,頭上也有一個很大的白色的光環。
祂非常的高大,有一把很長的鬍子。
而我非常的瘦小,所以當祂用兩臂把我抱住,祂的手臂很大,我自覺得像一隻小螞蟻一樣。
祂用英語說:「歡迎妳來!這裡就是妳的家,妳可以在這裡住下來。」然後祂就離開。
被吸離開『天堂』
雖然在天堂很有安全感,但是我心中有很多放不下的事情。
因為我沒有留下遺言,我很放心不下我的先生。所以我並沒有很快樂的樣子,心中有很多事情掛著,笑也笑不出來。
父親問我說:「妳好像很不快樂的樣子,妳難道不高興和爸爸在一起?」
我說:「我很高興啊!」
但是並沒有告訴他我心裡掛念的事情。
就在我和我父親談話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有一股很強的磁力從我的背後吸引著我。
一股很強的拉力一直要將我拉走。
因為我抵擋不住那麼強的磁場的吸力,我就隨那磁場的磁力飛了過去。
我突然覺得從吸力來的那一邊有一片金光射過來。
那金色的光非常的強,我的心裡很納悶,想著到底這是什麼地方,瞬間我就看見了『觀世音菩薩』。
「失約的死亡」
- 記林靜如的瀕死經驗﹝五﹞
『觀世音菩薩』的接引
『觀世音菩薩』站在一座蓮台上,就同蓮台飄了過來。祂要來接我去。
『觀世音菩薩』用台語跟我說:「阿彌陀佛,叫我來接妳去啦。」
我心理想為何會這個樣子呢?祂長得非常的莊嚴美麗,真的好美!好美!穿的衣服也非常的華麗,像天龍八部裡的人物穿的衣服。
真是美!我就跟著祂站在蓮台上,往上飛了。
慢慢地靠近『極樂世界』的時候﹝當時我仍然信奉天主教,並不知道觀世音菩薩帶我去的地方就是極樂世界﹞,我看見了很強的金色的光。
還有七色的雲彩。
感覺和天堂完全不一樣。
『極樂世界』事實上像一座很巨大的城堡一般。
非常的大!
就像很華麗的皇宮一樣,是非常大的皇宮。
那種華麗比臺灣的寺廟還要華麗。
有金色,有紅色,各種顏色都有。
在城堡的外面整個到處都是蓮花,蓮花非常的漂亮,有著各種不同的蓮花,我也聞到了蓮花香以及檀香的味道。
有飛鳥,有瀑布,讓人覺得很平靜,也很有安全感。這真是一個令人永生難忘的景象。
進入『極樂世界』
『觀世音菩薩』往城堡內行,我也在後頭跟進。內部的地上像是玻璃鋪成的,是透明的。
裡面還有各種不同的珠寶、瑪瑙、珍珠,等等。
還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仙女在那裡飛翔。
祂們不是用走的,而是用飛的,飄的,還扥著彩帶。
有人彈著古琴。有人下棋。周遭的環境讓人覺得非常的安詳,無憂無慮,很自由沒有牽掛。那裡的人講話都是輕聲細語的,慢條斯理的很是安靜。只聽到音樂樂音和小鳥的叫鳴聲,很是溫柔。
走進大殿的時候,我看見了『大至勢菩薩』。祂也是站在蓮花台上。
『阿彌陀佛』也在那裡。也是站在蓮花台上。
就像是佛光山上的佛像一模一樣,全身是金色的。年紀大約是四十出頭的相貌。體態非常的好,面貌也非常的帥,耳垂非常的大,濃眉大眼,非常的莊嚴。
『阿彌陀佛』從蓮花台上走了下來。祂用國語跟我說:「徒兒!歡迎妳回來,這才是妳真正的家。」
我覺得很奇怪,奇怪祂為何叫我『徒兒』?祂看我有疑問的樣子,便告訴我說:「是啊!這是妳的家,妳會來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妳的前生是個修行人,因為妳發願要下凡去度化眾生,所以才離開這裡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妳有很多的家人和朋友為妳祈福、持齋、誦經祈求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我們都收到他們所祈求的信息了,再者妳今生也沒有做什麼大的壞事,在死之前也做了一些好事。因為妳的朋友他們的虔誠祈求,我才把妳接到這裡來的。」
我說:「喔!」『阿彌陀佛』說:「那妳就安心地住在這裡吧!」因為我的心裡還是有掛礙,所以並不顯得很快樂。
辭謝『極樂世界』的邀請
『阿彌陀佛』問我說:「妳看起來並不快樂,到底為什麼?」
我說:「讓我回去,請祢讓我回去。」
「為什麼?」
「因為我剛結婚,而且事業正在高峰。」
『阿彌陀佛』說:「那妳好好的考慮,待一會兒我再來看妳。」然後就走開了。
過了一陣子,『阿彌陀佛』回來了,問我說:「妳決定怎麼樣?」
我說:「我決定要回人間去,回娑婆世界。」「為何會這樣子呢?」
祂就告訴我說:「妳知不知有多少人發願念佛一心不亂就祈求要到這個地方『極樂世界』!有多少人想要來都沒有辦法來,妳為何要選擇回去?」
我說:「我選擇回去。」
『阿彌陀佛』說:「那好吧!既然妳選擇要回人間。」『阿彌陀佛』想了一下,接著說:「妳在凡間的工作都是在台上教學等等,妳回凡間要幫我做一件事。」我聽了『阿彌陀佛』這麼一說在心裡暗叫不好,心想:「『阿彌陀佛』那麼的崇高萬能,法力無邊,我能為他做什麼呢?」我喜憂間半的在心裡作打量想說只要能回家,沒什麼大不了的。心裡這麼地想,嘴巴就答應說:「好!是什麼事?」
『阿彌陀佛』說:「妳回人間以後,要將妳所有的經歷,一五一十的向有緣人說人死後是有這麼一個世界。告訴世人對佛法和三寶要有信心。讓他們在生活中能如實的修行。能照做人的基本道理行事,就在妳的生活四周和人結緣。」
我聽了以後覺得沒有什麼,鬆了一口氣說:「這很簡單嘛!好!」就這麼地答應了。
重返凡塵
祂們三位,『西方三聖』都各自站在一個蓮台上,駕著雲帶著我回人間。
其間又經過了宇宙光,銀河系,太陽系,等等真是美不勝收﹝後來在美國和我先生看Discovery電台介紹天文的節目的時候,我才知道遊歷過那些地方﹞。
駕著雲回來的時候,非常的輕便順利,其間我也看到了十方佛祖。
回到加護病房的上方的時候。『阿彌陀佛』說:「看!他們正在下面救妳!」這時我看到他們正把心臟急救的電擊器調到三百六十焦耳,『阿彌陀佛』說:「是時候了!」
說著就往下推我一把,我覺得自己又從頭頂進入了我自己的肉體。這時我的心跳又開始跳了。
心電圖儀又『嗶,嗶』的一聲聲的隨著我的心跳的頻率響了,我聽到醫師很驚訝的說:「怎麼回來了?!」同時也聽到護士一直在叫我拍打我,要叫醒我,因為我活過來了,本來要作紀錄也不做了。
我躺在病床上,往上看,看見『西方三聖』仍然在那裡,等我心跳完全恢復正常的時候,祂們向我揮揮手,一瞬間,祂們像閃電一般的又飛走了。我的病情好轉之後,我又被轉到普通病房去。我在臺大醫院住了一個多月,等身體好轉了才出院。
原文出自:
http://hfu.edu.tw/~colb/rapidhare/betweenlifes6.htm
影片介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OLxztwK7BA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三恕三思
《孔子故事系列》之二十一
三恕三思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窮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長則務學,老思其死則務教,有思其窮則務施。」
——《孔子家語•三恕第九》
【白話易解】:
孔子說:「君子有三個方面要心存寬厚:有君主不能忠心奉事,有部屬卻隨意地使喚,這不是寬厚之人;對父母不能力盡孝道,有孩子卻要求他回報恩德,這也不寬厚;有兄長不能夠尊敬,有弟弟卻要求他順從自己,同樣不寬厚。一個人能明白忠於君、孝於親、悌於兄,是寬厚的根本,則可以端正自己了。」
孔子又說道:「君子有三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不可不仔細省察。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紀大的時候便沒有能力;年老時不愿推廣教化,去世以後,就沒有人懷念;富貴時不肯施舍,窮困了便沒有人來幫助。所以君子在年輕時,考慮到將來年長,力求能夠多學一點;年老時,考慮到將不久於世,便力求能多教授一些;富有時,考慮到貧困的艱難,故力求能多施舍一些。」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忠誠,兒孫對自己孝順,兄弟姐妹關懷愛護自己。但現實生活中,卻會有人常常抱怨子孫不孝,朋友無信,領導不仁,下屬不忠。可有時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自己也未必能做好。
當連自己都不能盡到本分,卻要求他人盡職盡分時,已失去一顆寬厚的仁心了,故修學最重要的便是端正自己。
《論語》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能身體力行先做到時,反在無形中感化了他人,如春風化雨,自然潤澤。
《大學》有言:「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可作為我們日常端身的標準了。
而人若能時時居安思危,年輕時就想到年老,年老能想到後世,富有想到貧苦,那麼,年少便會力求多學,年老便會力求多教,富有便會樂於施人。這樣,便不會讓人生有所遺憾與懊悔。
《朱子治家格言》云:「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中庸》亦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能夠想到長遠,便會更加珍惜、把握現前。
三恕三思,誠值我們深入學習與反思。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原文出自:
https://www.jianshu.com/p/887142cf1b8e
圖片為:
孔子聖蹟圖(明·仇英)
三恕三思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窮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長則務學,老思其死則務教,有思其窮則務施。」
——《孔子家語•三恕第九》
【白話易解】:
孔子說:「君子有三個方面要心存寬厚:有君主不能忠心奉事,有部屬卻隨意地使喚,這不是寬厚之人;對父母不能力盡孝道,有孩子卻要求他回報恩德,這也不寬厚;有兄長不能夠尊敬,有弟弟卻要求他順從自己,同樣不寬厚。一個人能明白忠於君、孝於親、悌於兄,是寬厚的根本,則可以端正自己了。」
孔子又說道:「君子有三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不可不仔細省察。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紀大的時候便沒有能力;年老時不愿推廣教化,去世以後,就沒有人懷念;富貴時不肯施舍,窮困了便沒有人來幫助。所以君子在年輕時,考慮到將來年長,力求能夠多學一點;年老時,考慮到將不久於世,便力求能多教授一些;富有時,考慮到貧困的艱難,故力求能多施舍一些。」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忠誠,兒孫對自己孝順,兄弟姐妹關懷愛護自己。但現實生活中,卻會有人常常抱怨子孫不孝,朋友無信,領導不仁,下屬不忠。可有時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自己也未必能做好。
當連自己都不能盡到本分,卻要求他人盡職盡分時,已失去一顆寬厚的仁心了,故修學最重要的便是端正自己。
《論語》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能身體力行先做到時,反在無形中感化了他人,如春風化雨,自然潤澤。
《大學》有言:「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可作為我們日常端身的標準了。
而人若能時時居安思危,年輕時就想到年老,年老能想到後世,富有想到貧苦,那麼,年少便會力求多學,年老便會力求多教,富有便會樂於施人。這樣,便不會讓人生有所遺憾與懊悔。
《朱子治家格言》云:「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中庸》亦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能夠想到長遠,便會更加珍惜、把握現前。
三恕三思,誠值我們深入學習與反思。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原文出自:
https://www.jianshu.com/p/887142cf1b8e
圖片為:
孔子聖蹟圖(明·仇英)
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惟覺和尚的學佛與人生
學佛與人生
──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於崇右企專(90/03/28)
我們都希望生活要充實、愉快,也希望生存有價值、有意義;除了生活、生存外,我們還有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是無窮盡的,社會上少數人不了解生命的可貴,所以自我放棄、自我陶醉、自我消遣,乃至於尋歡作樂。
所謂的人生,包含三個意義:一個是生活、一個是生存、一個是生命。每一個人都應該要關心自己,能夠關心自己、尊重自己,一定也能夠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生活、生存和生命。
佛法告訴我們,人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如果我們相信人有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的生存空間,就是無窮盡地廣大;我們的生命,就是無窮盡地長遠。佛經中提到,過去是因、現在是果;現在是因、未來是果。但人們並不相信這些道理,為什麼呢?一般人認為,未來的事看不見,過去的事也不知道,所以不相信過去,也不相信未來。既然不相信過去,也不相信未來,那是不是也不相信現在呢?如果連現在也不相信,人生不就失去方向了嗎!
關於過去,至少我們知道父母的父母,知道曾祖父母,也知道曾祖父母的父母……,再追溯上去,歷代祖先可能就不知道了。但是,不知道並不能說沒有。因此,我們應該了解,過去是一定存在的。古今中外,有些人一生下來,就知道前世的事情。例如,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知名的文人白居易,一生下來就認識「之、無」二字。
前一陣子,報紙記載台南有一個人,喝醉酒躺在公園裡面,經路人報警送到警察局。等他清醒了,正要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卻突然心臟病發而死。警察依程序處理並通知家人領回,也請法院開了死亡證明。他的兒子將他領回去後,他晚上就托夢給兒子,說:「我不是因為喝酒心臟麻痺醉死的,而是被六、七個人打死的,趕快替父親申冤啊!」他的兒子到了警察局,重新報案申冤。結果經過調查、驗屍,證明他確實是被打死的。
佛教的歷史上,這類事情也記載得很多,證明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生命,都會起念頭。這一念心,在晚上睡覺時會作夢。為什麼人會作夢呢?在夢中進入另外一個天地、另外一個世界,有苦也有樂,等到夢一醒,樂也不可得、苦也了不可得。每個人應該多多少少都有過這種經驗,有時候夢中的事情,還會有一些感應。因為我們這一念心是無遠弗屆的,這念心靈的感受,無論遠近,都是存在的。例如,自己的親人、子女到國外唸書,每天都在掛念他的生活、學業、身體健康。某個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所想念的人生病;第二天長途電話一打,確實生病了!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心靈的作用。相信一般人都聽過第六識的感應,人除了物質生活外,還有心靈的世界。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人有三世因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有其根據。
如果人只重視物質生活,為了追求物質、功名利祿,不停地忙忙碌碌。為了自己的享受、事業、名利,不擇手段、巧取豪奪,或許自認為很有成就,其實卻造了很多業,也給社會帶來很多動亂,乃至造成大眾的傷害,最後終究空過一生,這就是物質生活氾濫所造成的影響。
然而人除了物質生活,還有心靈世界;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物質,心靈便無法得到安定,空虛、煩惱也常常伴隨而生。一般人追求物質,就算追求到了,心中也無法得到滿足與充實,因為物質生活有限,而人的欲望卻無有窮盡。例如:對擁有錢財而言,一般人有了十萬想一百萬,有了一百萬想一千萬;就算是擁有了全世界,還想要征服太空。所以始終在追求當中、在煩惱當中。
在欲望的驅使下,所追求的得到了,只是暫時得到一種滿足與快樂。這種快樂並非真正的快樂,而是物質刺激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短暫的快樂。等到這種快樂的感受慢慢消失了,又感到空虛煩惱,又去追求第二種快樂,這便是一種週而復始的惡性循環。過去一般人以打牌、跳舞作為刺激感官獲得短暫快樂的方式。現在的人不但打牌、跳舞,還要吃搖頭丸,用各種方法來麻痺自己,使自己忘了自己是誰。然而,如此一來,卻也讓自己愈來愈卑微。
佛法告訴我們,對物質生活要看淡、看破、放下;精神生活則須提昇,如此才能有安樂的生活。
精神生活就是我們當下這一念心,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感覺很平靜、很寧靜,這就是最富足的精神生活。例如,白天在上學、上班或做任何事業,到了下午或晚上,感覺身心很疲倦,這時候,只要把眼睛閉上靜坐一段時間,讓煩雜的思緒、心念沉澱,心中沒有妄想,清明的智慧現前,馬上就感覺精神充沛,我們的心靈也因此獲得淨化提昇。明白這個道理了,就要有信心,要在這一念心安頓自己、提昇自己、淨化自己。
物質生活和我們的精神世界是同時發展的。所謂物質生活,在佛經裡面來講就是福德資糧。如果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從這個方向去努力,人生就會愈來愈光明、過得愈有意義。
所謂修福德就是修善法。如果沒有福報,做什麼事情都會不順利,都會產生障礙。例如學生念書,雖然立志要大學畢業,或者想要得到博士學位,但是如果沒有福報,經濟環境不允許,家裏面連三餐都沒有著落,衣食住行都有障礙,這時候,只能半工半讀。白天打工,繳學費、維持家庭,晚上還要去讀書。由於一個人的體力、心力是有限的,因此,在這種因緣條件下,想要學業有所成就,實在是非常不容易。相反地,如果經濟環境很好,一切衣、食、住、行都是現成的,能夠專心用功讀書,學業一定會有所成就。在社會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出家修行也是一樣,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修福報。而福報從何而來?就是要修一切善法。
中國歷史上的宋太祖,曾拜張果老為師。張果老就是陳摶仙人。當時,宋太祖的手下大將名叫曹彬,專門為宋太祖打天下,是一個大功臣。陳摶仙人一看到曹彬,就說:「大元帥,我看您的臉相有點不對喔!到了晚年的時候,性命難保,您現在應該多修善法,絕對可以改變您的命運,增加您的福報啊!」曹彬知道他是個仙人,絕對不會騙人,所以始終把這個問題放在心裏。有一次,宋太祖派曹彬領軍收復四川瀛邠縣。收復後,部將們建議曹彬放火燒城,以永絕後患。曹彬當時記起了陳摶仙人的話,於是下達命令,所有的人都不准傷害這裏的人民和一草一木。不僅如此,曹彬還發放生活費給投降的俘虜,或者發放他們還鄉。後來曹彬離開此地,瀛邠縣的人就為曹彬修了一個廟,稱為曹公廟。曹彬領了部隊回到京城後,遇到陳摶仙人,陳摶仙人一看:「大元帥啊!您做了什麼大善事?我看您面有金光,相貌都變了!您現在不但不會害病,將來一定是大富大貴啊!」後來,曹彬生了九個兒子,都是將相之才;他自己活了九十多歲,富貴長壽。這就是修福報、修善法的果報。
佛經云:「不可以小善而不為,不可以小惡為之。」佛陀經常對弟子開示,告訴大眾要修福報。例如有一位比丘,受居士供養了一件新衣服。佛陀就藉這個機會,問他的弟子:「現在有居士供養你一件新衣,你這件舊的衣服,要怎麼處理啊?」這位弟子回答:「世尊,我現在得到了新衣服,舊的衣服還是要保存,等到舊衣服穿爛了,才開始穿新衣服。」佛陀又說:「啊!等你把舊衣服穿爛了,又做何處理呢?」這位比丘就講:「這衣服穿爛了,就把它剪成一塊一塊的,當成擦桌子的抹布。」佛陀接著又問:「如果擦桌子的抹布已經擦爛了,要怎麼處理呢?」比丘便回答:「世尊,這抹布爛了,我就把它埋在樹下做肥料。」
藉著佛陀與弟子的問答,我們便能深刻了解惜福、修福的觀念。惜就是愛惜,修就是積極的修善斷惡。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開源就是積極的成就功德、善法;節流就是要愛惜我們的福德資糧。尤其我們現在物質生活,都很豐裕、充足,更要懂得去珍惜。佛經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被毛帶角還。」就是說這批菜、這粒米,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愛惜,愛之不遺,這就是惜福。如果一個人,在人生當中知道這些道理,無論是衣、食、住、行,都本著惜福、修福的觀念,福報便會愈來愈增長。
一個人這一生,或是活到七十歲、或者是一百歲,不論壽命長短,都一定要吃、要住、要穿。佛經中提到,我們過去所修的善法、福報,積聚成今生的福德資糧。今生的福報,如果是一千萬元,就要在這一生,七、八十年甚至百年使用這一千萬元,所以這一千萬要知道愛惜。如果不知道愛惜,吃喝嫖睹,很快這一千萬就掏空殆盡,錢沒有、衣物沒有了,我們的生命、生活便會直接受到影響。就算是重新努力、奮發,剩下的這幾十年還是會受苦。古云:「福祿壽,三星拱照」、「未睹生,先睹死。」這句中國的俗話,就佛法來講,就是一個因果。過去的因,現在的果;現在的因,未來的果,絲毫不假。
有的人說,未來的事情何必理會那麼多?未來又看不到。其實未來,並不一定是來世,十年也是未來、三年、五年也是未來、三天、五天也是未來、甚至於下一個鐘頭也是未來。倘若我們了解這些道理,「未來」實在不是一個迷信。如果修善積極、用功積極,不必等到來世,現世便能感得善果。
有的人看到社會上有很多人沒有做善事,卻都富貴、平步青雲。相反的有很多人都在修善,乃至於在吃素,這一生中卻是苦苦惱惱,沒有發跡。便認為佛法中的所說的因果,只不過是勸我們做好事罷了,根本沒有所謂的因果。
以佛法而言,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佛法所談的因果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是非常公平、必然的軌則。過去信了佛,做了善事,今生便具足福德可以來運用。今生做了壞事,雖然逃過了法律,但是惡業的果報在未來必定會呈現,所謂「三世因果,絲毫不假」。
儒家有句名言非常有意義。「做惡不滅,必有宿得;為善不昌,必有宿殃,殃盡必昌。」做惡的人,你看他現在好像是步步春風,一切都在富貴當中,這其實是他過去生中修來的福報。今生他若不知道再修福報,只是在享受,等他把福報用光了,馬上就會窮途潦倒,如何還能這樣春風、富貴。「必有宿得」,前世修的福報用盡了,業果現前,馬上就要受報。觀察社會中種種狀況,便可了解此言不虛。「為善不昌,必有宿殃」,做好事的人,現在沒有善果,是因為他前世做了惡業。惡業果報現前,今生就一定要去受報。了解因果的道理,不管什麼業報現前都要忍耐,現在積極努力的修善斷惡,等到惡報的業果消除了,善業現前,一定會受善報。
由儒家的這句名言:「做惡不滅,必有宿得;為善不昌,必有宿殃,殃盡入昌」可以了解佛法和儒家的思想,是不謀而合的。明白此理,未來便有無窮盡的希望。佛經有云:「富貴人家修行學佛,從光明再到光明,貧賤人家學佛,從黑暗到光明。」了解這個真理,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這一生中一定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中台山有中台四箴行,落實這四個道理,福德智慧便能增長成就。
對上以敬
對於父母、師長和主管,都要有恭敬心。每個人心中都有慢心,認為自己很優越、很高尚。無論是家庭、學業或事業,每個人都有自尊。如果自尊偏差了,就是一種慢心。自己有了慢心,並不容易察覺,所以要有恭敬心,藉恭敬心來改變自己的慢心。對上以敬,子女對父母、學生對師長、屬下對主管都要有恭敬心。儒家所說,「主誠互敬」,有誠、有敬,自然能成就善法、功德。佛法云:「有一分恭敬心,就消一分業障;消除一分業障,便能增長一分福德智慧;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業障;消除十分業障,便能增加十分福德智慧。」所以對上要養成恭敬心,只要有恭敬心,自然就有福德。
對下以慈
在上位的人,對於下屬要有慈悲心;例如父母對於子女要有慈悲心,關心子女的身體健康、學業及生活,這些都是慈悲心的展現。身為主管,對部屬要有慈悲心,關心的部屬的身體、升遷。受了長官的關心,部屬一定很忠誠。如果不去關心,在下位的人,自然就對上位的人產生隔闔,所以要以慈悲心對待下屬。佛法云:「諸佛菩薩以慈悲心為根本,因慈悲心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菩薩以慈悲心為根本,是趣入正覺的要道。
每個人心中都有三把無明火,第一是瞋火、第二是欲火、第三是饑火。這三把火時時都在焚燒我們的心。如果具有慈悲心,無形當中就能化除心中的瞋火、欲火及饑火。欲火,指的是男女之欲,男孩子看到女孩子,產生了欲愛,心當中就有火,心念一動,身體就會發燒。起心動念時沒有覺察,還繼續打妄想,慢慢想下去,無明火便愈來愈深,到了極限,這把火把理智都燒掉了,就稱之為色膽包天,便會做出種種不軌的事情。相反的如果常常保持慈悲心,無明火便無從燒起,所以平時要有慈心,方能滅除心中的煩惱火,清明的智慧便會時時現前。
對人以和
對任何人都要和氣。一般人都知道「家和萬事興,和氣能生財」,心當中常存與人和合相處的心,我們的生命、身體才會健康。如果不合,喜歡發脾氣、起瞋心,無形中就會損傷身體的健康,人與人之間也不容易產生一種和睦、合作的互動。例如佛教為維持僧團和合而制定六和敬,依這六個共同遵守的理念,來維持僧團的和諧。了解人與人之間要和氣、和合的道理,並能身體力行去實踐。這個社會一定安詳,家庭一定和氣,整個世界一定太平,所以與人和合相處,是很重要的事情。
對事以真
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負責,不居功不諉過,就是真。無論做任何事情,在學校讀書、做學問要認真負責,平時要復習,從來不缺課,考試不做弊。就算憑著作弊通過考試而拿到文憑,因為平時不認真學業,便有書到用時方恨少之憾。等到要用時,自己的才智、技能,都不如人,事業、前途一定沒有辦法輝煌騰達。所以在學校,要認真負責,用功學習。以研究學問而言,自己要有邏輯,要找到思惟道理的方式,不能東抄西抄,人云:「千古文章,一大抄」,那是錯誤的說法。現在和過去不一樣,抄襲他人的作品,就會受到各方的指責,乃至於學業、事業,都會受影響。
所以對什麼事情都要真,在家庭、在社會、在任何崗位,都要認真負責。例如打坐也一樣要真,不能敷衍了事,靜坐並非只是坐著而已。打坐時不打妄想、不打昏沈,要保持這念心清楚明白,才能與道相應。否則身坐在這裡,心在打妄想,就等於沒有靜坐,浪費時間。
中台四箴行是增長福慧的方向,把這四個方向的道理做到了,一定能增長福德,不論在何處,都能自在作主,諸事順遂。
人必須要有福報,沒有福報做任何事都是障礙,修善積福的道理便在此。然而有福德還必須有智慧,如果有了福德與錢財,不知道如何應用,甚至於濫用,吃喝玩樂、花天酒地,反而運用福報造惡業,造了惡業就要墮落。
佛法告訴我們,除了錢財、福報以外,還要修智慧。一般人可能會誤解,以為佛法提到的智慧,是指拿到博士、碩士等學歷,乃至於學習種種技藝就是智慧。其實,這只是一種知識而非智慧。
佛法的智慧和知識是有分別的,知識是學習而來的,而能學的這念心,才是智慧。所以智慧是本具的,知識屬於後天學習而來的。無論是科學、哲學、醫學,都是學習而得的知識。我們這念心,保持平靜、寧靜,經常檢討反省,使這念心安住正念才是智慧。
古德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對於所學習的,天天都要增加、要進步,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種種知識就是在增加。而道就是我們這念清淨心,「為道」,就是要修行成道,使我們這念心光光明明,一法不立。把心當中的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去的乾乾淨淨就是「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就是不生不滅、無窮盡的生命。在人生當中,除了修福德以外,還要體悟自己的本心本性,才是真實不虛的真生命。禪宗裡面講:「本心本性」,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要活在當下」。
如果真正活在當下,生命就是無窮盡的,因為心念是不生滅的、是真實不虛的,不隨妄想執著與顛倒,這一生會過的很愉快、很幸福,因為我們找到真正的自己了。
一般人常把自己稱為「我」,究竟那一個是我?舉例來說,小學的時候,認為小學是自己,可是小學很快就過去了。小學讀完了,就讀中學,讀中學的時候,認為中學這段生活是自己。可是中學讀過了,又讀高中,你認為高中這一段生活是自己。一旦高中畢業了,高中這一段生活也不存在了。我們的身體、生活或習氣,無時無刻都在改變;每一個時段、階段,都不一樣。高中畢業了,讀了大學,又覺得讀大學好像沒有成就。等大學畢業了,又想拿一個博士,或者在社會上創造一番事業。等到當了公司的董事長,過去大學的生活已不復存在。
不論董事長、老師、教授,每一個因緣都是人生另一個開始。甚至於生了孩子,孩子又結了婚,抱了孫子……想一想,那一段生活是「我」?如果小學時的自己是「我」;那麼到了大學時,小學時的「我」又去那裏了?依此類推實在是找不到自己啊!
一般人所認知的「我」都只是外面的一些假相。年輕的時候,年輕貌美、身強力壯,認為這是自己,可是很快就會過去。到老的時候,老邁愚鈍,還認為這個是自己。人生就像一個夢境,每一個階段都對夢境中的「我」產生了執著,因為認為有個「我」,便會因為在乎這個假相的「我」而產生執著與痛苦。如果我們不產生執著,確確實實就能掌握自己的真生命。一般人常說,「人老心不老」這句話顯發著人生的真理,真正悟到這句話便能了解確實是「人老心不老」。
舉例而言,在小孩子的時候有見聞覺知,能見、能聞、能覺、能知這念心。活到七老八十,還是有見聞覺知這念心。小孩子時,吃鹽巴知道是鹹的,等到七老八十了,吃到鹽巴還是鹹的。小孩子吃糖知道是甜的,活到七老八十,還是知道吃糖是甜的。外相的假我會改變,而能知的心始終都存在,體悟到能知的這念心就是我們的真生命。
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知」就是我們的覺性,能夠把「知」掌握住,白天、晚上都能作主;進一步達到絕對的知,不僅不作惡夢,連好夢都不作,甚至達到無夢的境界。所謂「聖人無夢」,即使在睡夢中也是清楚明白,這念心始終不迷惑、不顛倒。
聖人即是覺者,每一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都有佛性,都可成佛、成菩薩,都能達到聖人的境界。所以佛、菩薩,不離當下這念心。心中起一個善念,這個善念使我們心生歡喜、心開意解,一念清淨當下即是淨土。心當中時時保持正念,就能超凡入聖;心當中有邪念、雜念、惡念、有貪、瞋、癡,就是在地獄、畜牲、餓鬼中受苦。佛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念心性人人本具,要作迷惑顛倒的眾生、超凡入聖的聖人、隨境墮落的三途都操之在己。
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能載舟」,用水譬喻我們這一念心;這念心起了善念、正念、淨念,就能載舟,載我們到光明的地方去。相反地,心當中起了惡念,邪見、雜念,就是黑暗、就要墮落受苦,這就是「水能覆舟」。如果明白這些道理了,只要當下這一念心能夠作主,人生一切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佛經中提到,每一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這念心不生不滅;只要時時迴光返照,使心平靜、明淨、作主、安祥、自在,就是掌握了我們的真生命。
中台禪寺,每年皆定期舉辦禪七,在禪七當中用功體悟心性,就是在體驗自己的真生命。舉例而言,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初初開始打坐覺得腿酸、腿痛、腿麻,覺得不是在坐禪,像是在坐牢那麼痛苦。等過了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身體調過來了,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片鏡子這麼寧靜、平靜,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此時便能真正體會到這念心,體會佛法的真,體會到自己的真生命。
除了體悟以外,還要有智慧,智慧就是認識自己當下這念心。我們的智慧不足皆來自妄想,執著太多,把這一念清淨心蒙蔽了,使我們無法認清萬法的真實相狀。這念心,像天上的太陽一樣,時時刻刻都是在光明當中,可是雲霧一來,太陽的光明被烏雲覆蓋起來了,好似光明不見了。但是烏雲一過去,自然雲開日現,光明重現。所謂蒙蔽,並非指失去,而是清明的智慧心被無明煩惱障礙了。
佛經當中提到,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佛陀廣說八萬四千個法門來對治煩惱。如果把煩惱再歸納,便成一百零八個煩惱,有一百零八個法門來對治;如同念珠的數目常是一百零八個念珠,念破、照破我們一百零八個煩惱。煩惱化除了,心就得到清涼與解脫、就能超凡入聖。再把一百零八個煩惱,濃縮歸納成六個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這個六個煩惱,障礙我們內心,如同六弊。用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來對治心當中的六個煩惱;煩惱對治了,心念便得到提昇與解脫。
所謂解脫不是一般人所說的死亡,也不是到西方才是解脫。而是指我們心當中的煩惱沒有了,從煩惱的執著束縛中解脫。煩惱是自己的妄想累積出來的,現在不打妄想,馬上煩惱就沒有了。佛法中提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這念心,過去所起的心念,已經過去了,再也不要去想它,一切從現在開始。「未來種種譬如今生」,現在知道修福德,把握當下,我們人生的生活、生存和生命,一定是很愉快、很幸福。
要圓滿我們的人生,第一個要有福報,第二個要有智慧。如果福德、智慧圓滿,就能成佛作主。遵循佛法而行,能令我們達到智慧與福報圓滿。佛經中提到「福慧兩足尊」,這樣的境界,人人都可以做到,沒有哪一個做不到。福報每個人只要落實、用心盡力,都能做到;智慧的涵養,便要透過檢討反省,如果知道檢討反省,並且確實落實,智慧增長,人人都能成佛作主。
每一個人都有這念心,福德與智慧的增長,能幫助我們不打妄想、昏沈,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作主的心保持三分鐘、清淨三分鐘,就得到三分鐘的解脫,做三分鐘的佛。能保持十分鐘,得到十分鐘的解脫,就成了十分鐘的佛;我們保持半個鐘頭,半個鐘頭得到清涼、自在、解脫,就成了半個鐘頭的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確確實實翻過來是手掌、翻過來是手背,一切都操之在己,只是做與不做的問題。
宋代理學家朱熹曾作詩云:「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打坐也有境界和層次之分,所謂「半畝」,是指我們這念心就像池塘的清水一樣。這一潭清水,怎麼樣去找?便要迴光返照。「一鑑開」,只要能夠返照就能覺察到我們自性的光明,看到本心本性。平時,兩眼都是往外攀緣,現在把它收回來往內照。往內照馬上就會發現,這一念心裡面有種種的妄想、有種種的境界。
這念心無量無邊的廣大,念念遷流,像作夢一樣,都是虛妄不實的境界。不能作主,打坐時也容易如此,很多人不了解打坐,研究打坐,結果反而走火入魔。因為把心中的幻境當作真實的境界,一旦當作真的,我們這念心就產生了分別執著,心收不回來,就亂說亂講,行為舉止異常。所以心中有種種的妄想、執著、欲愛,在打坐時,這一些念頭、境界現前時,就是要作主,不要理它。
「天光雲影共徘徊」,雖然妄想的心念不斷遷流,但清淨的心是本具的,從不因為妄想而失去。靜坐時只要不理妄想,不追隨妄想,妄想自然會慢慢減少,便有一點清涼的境界了,這時候就會覺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感覺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身心都很平靜、很安然自在。
「問渠那得清如許」,怎麼有這麼好的境界啊?「為有源頭活水來」,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本具的心性,我們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往內照,拼命往外面攀緣追求,執著妄想為真。能向內觀,體會到這念寶貴的本心本性,就會覺得生命是無窮盡的。
所以無論是佛法或是儒家,都告訴大眾有個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就在諸位聽法這念心,只要自己直下承當,當下即是。人生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還有精神生活,明白了心性的道理,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便很充實、很富有、很愉快、很實在。
生命除了家庭、事業以外,還必須從福報與智慧這兩方向去努力,才不枉費自己這一生,在種種動蕩不安的外境中,找一個真正安身立命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真生命。
原文出自:
https://www.ctworld.org.tw/turn/lecture/b007.htm
圖片為埔里中台禪寺 大雄寶殿 釋迦牟尼佛
──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於崇右企專(90/03/28)
我們都希望生活要充實、愉快,也希望生存有價值、有意義;除了生活、生存外,我們還有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是無窮盡的,社會上少數人不了解生命的可貴,所以自我放棄、自我陶醉、自我消遣,乃至於尋歡作樂。
所謂的人生,包含三個意義:一個是生活、一個是生存、一個是生命。每一個人都應該要關心自己,能夠關心自己、尊重自己,一定也能夠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生活、生存和生命。
佛法告訴我們,人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如果我們相信人有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的生存空間,就是無窮盡地廣大;我們的生命,就是無窮盡地長遠。佛經中提到,過去是因、現在是果;現在是因、未來是果。但人們並不相信這些道理,為什麼呢?一般人認為,未來的事看不見,過去的事也不知道,所以不相信過去,也不相信未來。既然不相信過去,也不相信未來,那是不是也不相信現在呢?如果連現在也不相信,人生不就失去方向了嗎!
關於過去,至少我們知道父母的父母,知道曾祖父母,也知道曾祖父母的父母……,再追溯上去,歷代祖先可能就不知道了。但是,不知道並不能說沒有。因此,我們應該了解,過去是一定存在的。古今中外,有些人一生下來,就知道前世的事情。例如,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知名的文人白居易,一生下來就認識「之、無」二字。
前一陣子,報紙記載台南有一個人,喝醉酒躺在公園裡面,經路人報警送到警察局。等他清醒了,正要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卻突然心臟病發而死。警察依程序處理並通知家人領回,也請法院開了死亡證明。他的兒子將他領回去後,他晚上就托夢給兒子,說:「我不是因為喝酒心臟麻痺醉死的,而是被六、七個人打死的,趕快替父親申冤啊!」他的兒子到了警察局,重新報案申冤。結果經過調查、驗屍,證明他確實是被打死的。
佛教的歷史上,這類事情也記載得很多,證明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生命,都會起念頭。這一念心,在晚上睡覺時會作夢。為什麼人會作夢呢?在夢中進入另外一個天地、另外一個世界,有苦也有樂,等到夢一醒,樂也不可得、苦也了不可得。每個人應該多多少少都有過這種經驗,有時候夢中的事情,還會有一些感應。因為我們這一念心是無遠弗屆的,這念心靈的感受,無論遠近,都是存在的。例如,自己的親人、子女到國外唸書,每天都在掛念他的生活、學業、身體健康。某個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所想念的人生病;第二天長途電話一打,確實生病了!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心靈的作用。相信一般人都聽過第六識的感應,人除了物質生活外,還有心靈的世界。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人有三世因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有其根據。
如果人只重視物質生活,為了追求物質、功名利祿,不停地忙忙碌碌。為了自己的享受、事業、名利,不擇手段、巧取豪奪,或許自認為很有成就,其實卻造了很多業,也給社會帶來很多動亂,乃至造成大眾的傷害,最後終究空過一生,這就是物質生活氾濫所造成的影響。
然而人除了物質生活,還有心靈世界;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物質,心靈便無法得到安定,空虛、煩惱也常常伴隨而生。一般人追求物質,就算追求到了,心中也無法得到滿足與充實,因為物質生活有限,而人的欲望卻無有窮盡。例如:對擁有錢財而言,一般人有了十萬想一百萬,有了一百萬想一千萬;就算是擁有了全世界,還想要征服太空。所以始終在追求當中、在煩惱當中。
在欲望的驅使下,所追求的得到了,只是暫時得到一種滿足與快樂。這種快樂並非真正的快樂,而是物質刺激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短暫的快樂。等到這種快樂的感受慢慢消失了,又感到空虛煩惱,又去追求第二種快樂,這便是一種週而復始的惡性循環。過去一般人以打牌、跳舞作為刺激感官獲得短暫快樂的方式。現在的人不但打牌、跳舞,還要吃搖頭丸,用各種方法來麻痺自己,使自己忘了自己是誰。然而,如此一來,卻也讓自己愈來愈卑微。
佛法告訴我們,對物質生活要看淡、看破、放下;精神生活則須提昇,如此才能有安樂的生活。
精神生活就是我們當下這一念心,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感覺很平靜、很寧靜,這就是最富足的精神生活。例如,白天在上學、上班或做任何事業,到了下午或晚上,感覺身心很疲倦,這時候,只要把眼睛閉上靜坐一段時間,讓煩雜的思緒、心念沉澱,心中沒有妄想,清明的智慧現前,馬上就感覺精神充沛,我們的心靈也因此獲得淨化提昇。明白這個道理了,就要有信心,要在這一念心安頓自己、提昇自己、淨化自己。
物質生活和我們的精神世界是同時發展的。所謂物質生活,在佛經裡面來講就是福德資糧。如果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從這個方向去努力,人生就會愈來愈光明、過得愈有意義。
所謂修福德就是修善法。如果沒有福報,做什麼事情都會不順利,都會產生障礙。例如學生念書,雖然立志要大學畢業,或者想要得到博士學位,但是如果沒有福報,經濟環境不允許,家裏面連三餐都沒有著落,衣食住行都有障礙,這時候,只能半工半讀。白天打工,繳學費、維持家庭,晚上還要去讀書。由於一個人的體力、心力是有限的,因此,在這種因緣條件下,想要學業有所成就,實在是非常不容易。相反地,如果經濟環境很好,一切衣、食、住、行都是現成的,能夠專心用功讀書,學業一定會有所成就。在社會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出家修行也是一樣,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修福報。而福報從何而來?就是要修一切善法。
中國歷史上的宋太祖,曾拜張果老為師。張果老就是陳摶仙人。當時,宋太祖的手下大將名叫曹彬,專門為宋太祖打天下,是一個大功臣。陳摶仙人一看到曹彬,就說:「大元帥,我看您的臉相有點不對喔!到了晚年的時候,性命難保,您現在應該多修善法,絕對可以改變您的命運,增加您的福報啊!」曹彬知道他是個仙人,絕對不會騙人,所以始終把這個問題放在心裏。有一次,宋太祖派曹彬領軍收復四川瀛邠縣。收復後,部將們建議曹彬放火燒城,以永絕後患。曹彬當時記起了陳摶仙人的話,於是下達命令,所有的人都不准傷害這裏的人民和一草一木。不僅如此,曹彬還發放生活費給投降的俘虜,或者發放他們還鄉。後來曹彬離開此地,瀛邠縣的人就為曹彬修了一個廟,稱為曹公廟。曹彬領了部隊回到京城後,遇到陳摶仙人,陳摶仙人一看:「大元帥啊!您做了什麼大善事?我看您面有金光,相貌都變了!您現在不但不會害病,將來一定是大富大貴啊!」後來,曹彬生了九個兒子,都是將相之才;他自己活了九十多歲,富貴長壽。這就是修福報、修善法的果報。
佛經云:「不可以小善而不為,不可以小惡為之。」佛陀經常對弟子開示,告訴大眾要修福報。例如有一位比丘,受居士供養了一件新衣服。佛陀就藉這個機會,問他的弟子:「現在有居士供養你一件新衣,你這件舊的衣服,要怎麼處理啊?」這位弟子回答:「世尊,我現在得到了新衣服,舊的衣服還是要保存,等到舊衣服穿爛了,才開始穿新衣服。」佛陀又說:「啊!等你把舊衣服穿爛了,又做何處理呢?」這位比丘就講:「這衣服穿爛了,就把它剪成一塊一塊的,當成擦桌子的抹布。」佛陀接著又問:「如果擦桌子的抹布已經擦爛了,要怎麼處理呢?」比丘便回答:「世尊,這抹布爛了,我就把它埋在樹下做肥料。」
藉著佛陀與弟子的問答,我們便能深刻了解惜福、修福的觀念。惜就是愛惜,修就是積極的修善斷惡。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開源就是積極的成就功德、善法;節流就是要愛惜我們的福德資糧。尤其我們現在物質生活,都很豐裕、充足,更要懂得去珍惜。佛經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被毛帶角還。」就是說這批菜、這粒米,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愛惜,愛之不遺,這就是惜福。如果一個人,在人生當中知道這些道理,無論是衣、食、住、行,都本著惜福、修福的觀念,福報便會愈來愈增長。
一個人這一生,或是活到七十歲、或者是一百歲,不論壽命長短,都一定要吃、要住、要穿。佛經中提到,我們過去所修的善法、福報,積聚成今生的福德資糧。今生的福報,如果是一千萬元,就要在這一生,七、八十年甚至百年使用這一千萬元,所以這一千萬要知道愛惜。如果不知道愛惜,吃喝嫖睹,很快這一千萬就掏空殆盡,錢沒有、衣物沒有了,我們的生命、生活便會直接受到影響。就算是重新努力、奮發,剩下的這幾十年還是會受苦。古云:「福祿壽,三星拱照」、「未睹生,先睹死。」這句中國的俗話,就佛法來講,就是一個因果。過去的因,現在的果;現在的因,未來的果,絲毫不假。
有的人說,未來的事情何必理會那麼多?未來又看不到。其實未來,並不一定是來世,十年也是未來、三年、五年也是未來、三天、五天也是未來、甚至於下一個鐘頭也是未來。倘若我們了解這些道理,「未來」實在不是一個迷信。如果修善積極、用功積極,不必等到來世,現世便能感得善果。
有的人看到社會上有很多人沒有做善事,卻都富貴、平步青雲。相反的有很多人都在修善,乃至於在吃素,這一生中卻是苦苦惱惱,沒有發跡。便認為佛法中的所說的因果,只不過是勸我們做好事罷了,根本沒有所謂的因果。
以佛法而言,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佛法所談的因果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是非常公平、必然的軌則。過去信了佛,做了善事,今生便具足福德可以來運用。今生做了壞事,雖然逃過了法律,但是惡業的果報在未來必定會呈現,所謂「三世因果,絲毫不假」。
儒家有句名言非常有意義。「做惡不滅,必有宿得;為善不昌,必有宿殃,殃盡必昌。」做惡的人,你看他現在好像是步步春風,一切都在富貴當中,這其實是他過去生中修來的福報。今生他若不知道再修福報,只是在享受,等他把福報用光了,馬上就會窮途潦倒,如何還能這樣春風、富貴。「必有宿得」,前世修的福報用盡了,業果現前,馬上就要受報。觀察社會中種種狀況,便可了解此言不虛。「為善不昌,必有宿殃」,做好事的人,現在沒有善果,是因為他前世做了惡業。惡業果報現前,今生就一定要去受報。了解因果的道理,不管什麼業報現前都要忍耐,現在積極努力的修善斷惡,等到惡報的業果消除了,善業現前,一定會受善報。
由儒家的這句名言:「做惡不滅,必有宿得;為善不昌,必有宿殃,殃盡入昌」可以了解佛法和儒家的思想,是不謀而合的。明白此理,未來便有無窮盡的希望。佛經有云:「富貴人家修行學佛,從光明再到光明,貧賤人家學佛,從黑暗到光明。」了解這個真理,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這一生中一定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中台山有中台四箴行,落實這四個道理,福德智慧便能增長成就。
對上以敬
對於父母、師長和主管,都要有恭敬心。每個人心中都有慢心,認為自己很優越、很高尚。無論是家庭、學業或事業,每個人都有自尊。如果自尊偏差了,就是一種慢心。自己有了慢心,並不容易察覺,所以要有恭敬心,藉恭敬心來改變自己的慢心。對上以敬,子女對父母、學生對師長、屬下對主管都要有恭敬心。儒家所說,「主誠互敬」,有誠、有敬,自然能成就善法、功德。佛法云:「有一分恭敬心,就消一分業障;消除一分業障,便能增長一分福德智慧;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業障;消除十分業障,便能增加十分福德智慧。」所以對上要養成恭敬心,只要有恭敬心,自然就有福德。
對下以慈
在上位的人,對於下屬要有慈悲心;例如父母對於子女要有慈悲心,關心子女的身體健康、學業及生活,這些都是慈悲心的展現。身為主管,對部屬要有慈悲心,關心的部屬的身體、升遷。受了長官的關心,部屬一定很忠誠。如果不去關心,在下位的人,自然就對上位的人產生隔闔,所以要以慈悲心對待下屬。佛法云:「諸佛菩薩以慈悲心為根本,因慈悲心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菩薩以慈悲心為根本,是趣入正覺的要道。
每個人心中都有三把無明火,第一是瞋火、第二是欲火、第三是饑火。這三把火時時都在焚燒我們的心。如果具有慈悲心,無形當中就能化除心中的瞋火、欲火及饑火。欲火,指的是男女之欲,男孩子看到女孩子,產生了欲愛,心當中就有火,心念一動,身體就會發燒。起心動念時沒有覺察,還繼續打妄想,慢慢想下去,無明火便愈來愈深,到了極限,這把火把理智都燒掉了,就稱之為色膽包天,便會做出種種不軌的事情。相反的如果常常保持慈悲心,無明火便無從燒起,所以平時要有慈心,方能滅除心中的煩惱火,清明的智慧便會時時現前。
對人以和
對任何人都要和氣。一般人都知道「家和萬事興,和氣能生財」,心當中常存與人和合相處的心,我們的生命、身體才會健康。如果不合,喜歡發脾氣、起瞋心,無形中就會損傷身體的健康,人與人之間也不容易產生一種和睦、合作的互動。例如佛教為維持僧團和合而制定六和敬,依這六個共同遵守的理念,來維持僧團的和諧。了解人與人之間要和氣、和合的道理,並能身體力行去實踐。這個社會一定安詳,家庭一定和氣,整個世界一定太平,所以與人和合相處,是很重要的事情。
對事以真
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負責,不居功不諉過,就是真。無論做任何事情,在學校讀書、做學問要認真負責,平時要復習,從來不缺課,考試不做弊。就算憑著作弊通過考試而拿到文憑,因為平時不認真學業,便有書到用時方恨少之憾。等到要用時,自己的才智、技能,都不如人,事業、前途一定沒有辦法輝煌騰達。所以在學校,要認真負責,用功學習。以研究學問而言,自己要有邏輯,要找到思惟道理的方式,不能東抄西抄,人云:「千古文章,一大抄」,那是錯誤的說法。現在和過去不一樣,抄襲他人的作品,就會受到各方的指責,乃至於學業、事業,都會受影響。
所以對什麼事情都要真,在家庭、在社會、在任何崗位,都要認真負責。例如打坐也一樣要真,不能敷衍了事,靜坐並非只是坐著而已。打坐時不打妄想、不打昏沈,要保持這念心清楚明白,才能與道相應。否則身坐在這裡,心在打妄想,就等於沒有靜坐,浪費時間。
中台四箴行是增長福慧的方向,把這四個方向的道理做到了,一定能增長福德,不論在何處,都能自在作主,諸事順遂。
人必須要有福報,沒有福報做任何事都是障礙,修善積福的道理便在此。然而有福德還必須有智慧,如果有了福德與錢財,不知道如何應用,甚至於濫用,吃喝玩樂、花天酒地,反而運用福報造惡業,造了惡業就要墮落。
佛法告訴我們,除了錢財、福報以外,還要修智慧。一般人可能會誤解,以為佛法提到的智慧,是指拿到博士、碩士等學歷,乃至於學習種種技藝就是智慧。其實,這只是一種知識而非智慧。
佛法的智慧和知識是有分別的,知識是學習而來的,而能學的這念心,才是智慧。所以智慧是本具的,知識屬於後天學習而來的。無論是科學、哲學、醫學,都是學習而得的知識。我們這念心,保持平靜、寧靜,經常檢討反省,使這念心安住正念才是智慧。
古德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對於所學習的,天天都要增加、要進步,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種種知識就是在增加。而道就是我們這念清淨心,「為道」,就是要修行成道,使我們這念心光光明明,一法不立。把心當中的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去的乾乾淨淨就是「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就是不生不滅、無窮盡的生命。在人生當中,除了修福德以外,還要體悟自己的本心本性,才是真實不虛的真生命。禪宗裡面講:「本心本性」,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要活在當下」。
如果真正活在當下,生命就是無窮盡的,因為心念是不生滅的、是真實不虛的,不隨妄想執著與顛倒,這一生會過的很愉快、很幸福,因為我們找到真正的自己了。
一般人常把自己稱為「我」,究竟那一個是我?舉例來說,小學的時候,認為小學是自己,可是小學很快就過去了。小學讀完了,就讀中學,讀中學的時候,認為中學這段生活是自己。可是中學讀過了,又讀高中,你認為高中這一段生活是自己。一旦高中畢業了,高中這一段生活也不存在了。我們的身體、生活或習氣,無時無刻都在改變;每一個時段、階段,都不一樣。高中畢業了,讀了大學,又覺得讀大學好像沒有成就。等大學畢業了,又想拿一個博士,或者在社會上創造一番事業。等到當了公司的董事長,過去大學的生活已不復存在。
不論董事長、老師、教授,每一個因緣都是人生另一個開始。甚至於生了孩子,孩子又結了婚,抱了孫子……想一想,那一段生活是「我」?如果小學時的自己是「我」;那麼到了大學時,小學時的「我」又去那裏了?依此類推實在是找不到自己啊!
一般人所認知的「我」都只是外面的一些假相。年輕的時候,年輕貌美、身強力壯,認為這是自己,可是很快就會過去。到老的時候,老邁愚鈍,還認為這個是自己。人生就像一個夢境,每一個階段都對夢境中的「我」產生了執著,因為認為有個「我」,便會因為在乎這個假相的「我」而產生執著與痛苦。如果我們不產生執著,確確實實就能掌握自己的真生命。一般人常說,「人老心不老」這句話顯發著人生的真理,真正悟到這句話便能了解確實是「人老心不老」。
舉例而言,在小孩子的時候有見聞覺知,能見、能聞、能覺、能知這念心。活到七老八十,還是有見聞覺知這念心。小孩子時,吃鹽巴知道是鹹的,等到七老八十了,吃到鹽巴還是鹹的。小孩子吃糖知道是甜的,活到七老八十,還是知道吃糖是甜的。外相的假我會改變,而能知的心始終都存在,體悟到能知的這念心就是我們的真生命。
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知」就是我們的覺性,能夠把「知」掌握住,白天、晚上都能作主;進一步達到絕對的知,不僅不作惡夢,連好夢都不作,甚至達到無夢的境界。所謂「聖人無夢」,即使在睡夢中也是清楚明白,這念心始終不迷惑、不顛倒。
聖人即是覺者,每一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都有佛性,都可成佛、成菩薩,都能達到聖人的境界。所以佛、菩薩,不離當下這念心。心中起一個善念,這個善念使我們心生歡喜、心開意解,一念清淨當下即是淨土。心當中時時保持正念,就能超凡入聖;心當中有邪念、雜念、惡念、有貪、瞋、癡,就是在地獄、畜牲、餓鬼中受苦。佛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念心性人人本具,要作迷惑顛倒的眾生、超凡入聖的聖人、隨境墮落的三途都操之在己。
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能載舟」,用水譬喻我們這一念心;這念心起了善念、正念、淨念,就能載舟,載我們到光明的地方去。相反地,心當中起了惡念,邪見、雜念,就是黑暗、就要墮落受苦,這就是「水能覆舟」。如果明白這些道理了,只要當下這一念心能夠作主,人生一切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佛經中提到,每一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這念心不生不滅;只要時時迴光返照,使心平靜、明淨、作主、安祥、自在,就是掌握了我們的真生命。
中台禪寺,每年皆定期舉辦禪七,在禪七當中用功體悟心性,就是在體驗自己的真生命。舉例而言,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初初開始打坐覺得腿酸、腿痛、腿麻,覺得不是在坐禪,像是在坐牢那麼痛苦。等過了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身體調過來了,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片鏡子這麼寧靜、平靜,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此時便能真正體會到這念心,體會佛法的真,體會到自己的真生命。
除了體悟以外,還要有智慧,智慧就是認識自己當下這念心。我們的智慧不足皆來自妄想,執著太多,把這一念清淨心蒙蔽了,使我們無法認清萬法的真實相狀。這念心,像天上的太陽一樣,時時刻刻都是在光明當中,可是雲霧一來,太陽的光明被烏雲覆蓋起來了,好似光明不見了。但是烏雲一過去,自然雲開日現,光明重現。所謂蒙蔽,並非指失去,而是清明的智慧心被無明煩惱障礙了。
佛經當中提到,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佛陀廣說八萬四千個法門來對治煩惱。如果把煩惱再歸納,便成一百零八個煩惱,有一百零八個法門來對治;如同念珠的數目常是一百零八個念珠,念破、照破我們一百零八個煩惱。煩惱化除了,心就得到清涼與解脫、就能超凡入聖。再把一百零八個煩惱,濃縮歸納成六個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這個六個煩惱,障礙我們內心,如同六弊。用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來對治心當中的六個煩惱;煩惱對治了,心念便得到提昇與解脫。
所謂解脫不是一般人所說的死亡,也不是到西方才是解脫。而是指我們心當中的煩惱沒有了,從煩惱的執著束縛中解脫。煩惱是自己的妄想累積出來的,現在不打妄想,馬上煩惱就沒有了。佛法中提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這念心,過去所起的心念,已經過去了,再也不要去想它,一切從現在開始。「未來種種譬如今生」,現在知道修福德,把握當下,我們人生的生活、生存和生命,一定是很愉快、很幸福。
要圓滿我們的人生,第一個要有福報,第二個要有智慧。如果福德、智慧圓滿,就能成佛作主。遵循佛法而行,能令我們達到智慧與福報圓滿。佛經中提到「福慧兩足尊」,這樣的境界,人人都可以做到,沒有哪一個做不到。福報每個人只要落實、用心盡力,都能做到;智慧的涵養,便要透過檢討反省,如果知道檢討反省,並且確實落實,智慧增長,人人都能成佛作主。
每一個人都有這念心,福德與智慧的增長,能幫助我們不打妄想、昏沈,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作主的心保持三分鐘、清淨三分鐘,就得到三分鐘的解脫,做三分鐘的佛。能保持十分鐘,得到十分鐘的解脫,就成了十分鐘的佛;我們保持半個鐘頭,半個鐘頭得到清涼、自在、解脫,就成了半個鐘頭的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確確實實翻過來是手掌、翻過來是手背,一切都操之在己,只是做與不做的問題。
宋代理學家朱熹曾作詩云:「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打坐也有境界和層次之分,所謂「半畝」,是指我們這念心就像池塘的清水一樣。這一潭清水,怎麼樣去找?便要迴光返照。「一鑑開」,只要能夠返照就能覺察到我們自性的光明,看到本心本性。平時,兩眼都是往外攀緣,現在把它收回來往內照。往內照馬上就會發現,這一念心裡面有種種的妄想、有種種的境界。
這念心無量無邊的廣大,念念遷流,像作夢一樣,都是虛妄不實的境界。不能作主,打坐時也容易如此,很多人不了解打坐,研究打坐,結果反而走火入魔。因為把心中的幻境當作真實的境界,一旦當作真的,我們這念心就產生了分別執著,心收不回來,就亂說亂講,行為舉止異常。所以心中有種種的妄想、執著、欲愛,在打坐時,這一些念頭、境界現前時,就是要作主,不要理它。
「天光雲影共徘徊」,雖然妄想的心念不斷遷流,但清淨的心是本具的,從不因為妄想而失去。靜坐時只要不理妄想,不追隨妄想,妄想自然會慢慢減少,便有一點清涼的境界了,這時候就會覺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感覺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身心都很平靜、很安然自在。
「問渠那得清如許」,怎麼有這麼好的境界啊?「為有源頭活水來」,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本具的心性,我們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往內照,拼命往外面攀緣追求,執著妄想為真。能向內觀,體會到這念寶貴的本心本性,就會覺得生命是無窮盡的。
所以無論是佛法或是儒家,都告訴大眾有個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就在諸位聽法這念心,只要自己直下承當,當下即是。人生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還有精神生活,明白了心性的道理,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便很充實、很富有、很愉快、很實在。
生命除了家庭、事業以外,還必須從福報與智慧這兩方向去努力,才不枉費自己這一生,在種種動蕩不安的外境中,找一個真正安身立命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真生命。
原文出自:
https://www.ctworld.org.tw/turn/lecture/b007.htm
圖片為埔里中台禪寺 大雄寶殿 釋迦牟尼佛
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清淨心可得
人除了食衣住行的滿足以外,所有追求的物質或非物質的東西,無論目的為何,最終都是為了達成心靈的平靜,即使是為了滿足一個欲望,但無論欲望為何,最後也是為了滿足欲望而獲得清靜心,只是人們常迷惑於眼前的欲望,而忽視自己真正應該追求的東西,就是清淨心。
人們應該要曉得,欲望是永無止盡的,有了錢就會需要更多的錢才能滿足,但清淨心是努力可得的。
金剛經云: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金剛經開頭即說明了,用不執著的心態去分享修行的善知識,幫助其他眾生離苦得樂,即可降伏其雜亂的心念。
當然或許和人分享善知識有時候比較困難。
阿彌陀佛經云: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
若能專心持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是可以去除雜念,專心至一心不亂,可至不生顛倒念頭,即使大限到來,也會由阿彌陀佛等諸位聖眾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
這在說明,專心持誦佛經或佛號也可獲得一份清淨心。
沒事做的時候,口中唸唸南無阿彌陀佛,一份莊嚴的清淨心自然而生。
南無阿彌陀佛
人們應該要曉得,欲望是永無止盡的,有了錢就會需要更多的錢才能滿足,但清淨心是努力可得的。
金剛經云: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金剛經開頭即說明了,用不執著的心態去分享修行的善知識,幫助其他眾生離苦得樂,即可降伏其雜亂的心念。
當然或許和人分享善知識有時候比較困難。
阿彌陀佛經云: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
若能專心持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是可以去除雜念,專心至一心不亂,可至不生顛倒念頭,即使大限到來,也會由阿彌陀佛等諸位聖眾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
這在說明,專心持誦佛經或佛號也可獲得一份清淨心。
沒事做的時候,口中唸唸南無阿彌陀佛,一份莊嚴的清淨心自然而生。
南無阿彌陀佛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聖嚴法師《懺悔與負責任》
聖嚴法師《懺悔與負責任》
「懺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徑。懺悔的意思是「承認錯誤」,但是承認錯誤之後,還要負起責任,準備接受這個錯誤所帶來的一切後果,這才是懺悔的功能。
根據佛經,懺悔有三種方法:第一是對自己的良心懺悔;第二是對我們所虧欠的人懺悔;第三則是當眾懺悔。在當下承認錯誤的同時,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
佛教徒通常是在佛前懺悔,因為我們很多時候往往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或是根本不知道錯在哪裡,所以會在佛前求懺悔,請佛菩薩為我們作證明。佛經指出,凡夫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因此,無論我們如何客觀持平,都不免會犯錯。尤其我們的記憶總是很快就把錯的、壞的事情忘掉,或是不願想起,甚至於把錯誤合理化;但是對自己得意的事、對別人的貢獻,卻又記得牢牢的,而變得自傲自大,不懂得謙虛。所以,無論知不知道、有沒有發現自己行為上的錯誤,我們都應該懺悔。
其實在我們一生之中,無意間對不起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很可能就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等最親近的親人;我們傷他們的心,讓他們受苦受難,而自己並不知道,甚至有時候讓人家受苦受難,心中還在幸災樂禍,說:「活該!希望他再更苦一點,這樣才能發洩我心中的不滿。」像這樣的心理,都應該要懺悔。如果我們平常能夠天天懺悔的話,我們的身心行為,就會愈來愈清淨。
如果做錯事不懺悔會怎麼樣呢?佛教徒相信「罪有罪報,業有業報。」果報有好有壞,好的叫作「福報」,壞的叫作「業報」、「罪報」。如果不懺悔,我們受的苦難就會多些;如果懺悔,受的苦難就少些。
我們的家庭、事業、學業,甚至於健康,都免不了會產生種種的挫折、磨難。這些阻礙、不如意、不順心,其實都是我們過去在有意、無意間,所造的種種罪業,而形成的果報。但是許多人不理解這個觀念,一旦果報現前了,就覺得是老天沒有長眼睛,而埋怨:「像我這麼好的人,為什麼老天對我不公平?為什麼我會遇到這樣的事?簡直是沒有天理公義!」 甚至會進一步會想:「天底下根本沒有天理、良心!既然人家對我這麼壞,憑什麼我要對人家好?」從此自暴自棄,出現報復的心態。這樣不僅害他人深陷苦難,也使自己再受一層煩惱所苦。所謂冤冤相報,無有盡期,真是苦上加苦、罪上加罪;如果還不懂得懺悔,想清楚問題的癥結,情況便會愈來愈嚴重。
如果不懺悔,就像欠債不還一樣,總有一天債主會逼上門來。尤其到過年的時候逼得更緊;試想看看,過年過節如果有債主上門逼債,不是很痛苦嗎?懺悔以後,無論有形、無形,無論債主是不是在我們面前,至少我們良心上的負擔已經減輕了。
可是懺悔以後,並不等於罪過就此一筆勾消,而是「承認錯誤,願意承擔」的意思,是表示「欠你的錢我會慢慢的還,等我有錢的時候一定會還,而且會主動還。」而且懺悔並不是將所有的過失都推給佛菩薩來負責,如此是誤解了懺悔的真正意思,也不符合因果觀念。
不肯擔負責任,就不會改變自己,業力就永遠存在,這種假的懺悔並無法淨化內心;而且不懺悔改變,便無法真正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其實,只要肯接受「人是無法逃遁於自己的所作所為」的觀念,就會提醒自己少做一點錯事,這樣便能達到防非止惡的功用。所以懺悔之後,不是什麼事都沒有了,而是要更努力多做功德、多行佈施,以積聚善緣。
懺悔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儀式,只要至誠地表明懺悔業障、罪障的決心即可。另外,也可以念〈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它的意思是:「由於我過去貪、嗔、癡的心理,造了種種的業,透過行為、語言和思想表現出來,傷害到人;現在我來到佛前真心懺悔,願佛菩薩給我做證明,證明我已經全部懺悔了。」
懺悔也可以用拜佛的方式,一邊拜一邊懺悔,一面念一面拜,或者是念完以後再拜。藉由無我的禮拜及〈懺悔偈〉的反思,就能毫無隱瞞地徹底承認錯誤,並增加擔負責任的勇氣,達到懺悔的功用。
原文出自: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97&&id=2480&cid=57
圖片出自:
https://goo.gl/SdCjUm
「懺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徑。懺悔的意思是「承認錯誤」,但是承認錯誤之後,還要負起責任,準備接受這個錯誤所帶來的一切後果,這才是懺悔的功能。
根據佛經,懺悔有三種方法:第一是對自己的良心懺悔;第二是對我們所虧欠的人懺悔;第三則是當眾懺悔。在當下承認錯誤的同時,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
佛教徒通常是在佛前懺悔,因為我們很多時候往往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或是根本不知道錯在哪裡,所以會在佛前求懺悔,請佛菩薩為我們作證明。佛經指出,凡夫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因此,無論我們如何客觀持平,都不免會犯錯。尤其我們的記憶總是很快就把錯的、壞的事情忘掉,或是不願想起,甚至於把錯誤合理化;但是對自己得意的事、對別人的貢獻,卻又記得牢牢的,而變得自傲自大,不懂得謙虛。所以,無論知不知道、有沒有發現自己行為上的錯誤,我們都應該懺悔。
其實在我們一生之中,無意間對不起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很可能就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等最親近的親人;我們傷他們的心,讓他們受苦受難,而自己並不知道,甚至有時候讓人家受苦受難,心中還在幸災樂禍,說:「活該!希望他再更苦一點,這樣才能發洩我心中的不滿。」像這樣的心理,都應該要懺悔。如果我們平常能夠天天懺悔的話,我們的身心行為,就會愈來愈清淨。
如果做錯事不懺悔會怎麼樣呢?佛教徒相信「罪有罪報,業有業報。」果報有好有壞,好的叫作「福報」,壞的叫作「業報」、「罪報」。如果不懺悔,我們受的苦難就會多些;如果懺悔,受的苦難就少些。
我們的家庭、事業、學業,甚至於健康,都免不了會產生種種的挫折、磨難。這些阻礙、不如意、不順心,其實都是我們過去在有意、無意間,所造的種種罪業,而形成的果報。但是許多人不理解這個觀念,一旦果報現前了,就覺得是老天沒有長眼睛,而埋怨:「像我這麼好的人,為什麼老天對我不公平?為什麼我會遇到這樣的事?簡直是沒有天理公義!」 甚至會進一步會想:「天底下根本沒有天理、良心!既然人家對我這麼壞,憑什麼我要對人家好?」從此自暴自棄,出現報復的心態。這樣不僅害他人深陷苦難,也使自己再受一層煩惱所苦。所謂冤冤相報,無有盡期,真是苦上加苦、罪上加罪;如果還不懂得懺悔,想清楚問題的癥結,情況便會愈來愈嚴重。
如果不懺悔,就像欠債不還一樣,總有一天債主會逼上門來。尤其到過年的時候逼得更緊;試想看看,過年過節如果有債主上門逼債,不是很痛苦嗎?懺悔以後,無論有形、無形,無論債主是不是在我們面前,至少我們良心上的負擔已經減輕了。
可是懺悔以後,並不等於罪過就此一筆勾消,而是「承認錯誤,願意承擔」的意思,是表示「欠你的錢我會慢慢的還,等我有錢的時候一定會還,而且會主動還。」而且懺悔並不是將所有的過失都推給佛菩薩來負責,如此是誤解了懺悔的真正意思,也不符合因果觀念。
不肯擔負責任,就不會改變自己,業力就永遠存在,這種假的懺悔並無法淨化內心;而且不懺悔改變,便無法真正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其實,只要肯接受「人是無法逃遁於自己的所作所為」的觀念,就會提醒自己少做一點錯事,這樣便能達到防非止惡的功用。所以懺悔之後,不是什麼事都沒有了,而是要更努力多做功德、多行佈施,以積聚善緣。
懺悔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儀式,只要至誠地表明懺悔業障、罪障的決心即可。另外,也可以念〈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它的意思是:「由於我過去貪、嗔、癡的心理,造了種種的業,透過行為、語言和思想表現出來,傷害到人;現在我來到佛前真心懺悔,願佛菩薩給我做證明,證明我已經全部懺悔了。」
懺悔也可以用拜佛的方式,一邊拜一邊懺悔,一面念一面拜,或者是念完以後再拜。藉由無我的禮拜及〈懺悔偈〉的反思,就能毫無隱瞞地徹底承認錯誤,並增加擔負責任的勇氣,達到懺悔的功用。
原文出自: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97&&id=2480&cid=57
圖片出自:
https://goo.gl/SdCjUm
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
玉皇普渡聖經開經曰
玉皇普渡聖經開經曰:
虔誦聖經福自臨 ,人能印贈禍難侵。
若為父母誠求壽 ,鶴歲延年傳佳音。
若為子女虔求進 ,平步青雲勝古今。
若為亡者禱冥福 ,勝過焚燒銀子金。
人人勤誦修功果 ,解厄消災免憂心。
玉帝慈懷賜普渡 ,奉行朗讀鬼神敬。
這部經可以為長輩祈求,可以為晚輩禱佑,可以為往生求冥福,更對自己修德修功大有裨益。
只要細讀一遍聖經,可以發現經典內容,絕大部分是度化生人,讓人生能家道豐亨,富貴綿延;男女敦倫、老少安懷、福壽康寧;風俗敦美,社會祥和,里有仁人;十魔不侵,掃蕩妖氛,還能夠下濟幽魂,上協天心;唸誦人受到裨佑保護。
玉皇普渡聖經部分經文註譯:
此皆格言。望諸婦女。銘諸肺腑。才貌不美。衣食不足。應自痛悔。前世不修。
譯:
此皆是為人法則之言,望眾婦女記於心中。人才不美貌、衣食不豐足,應各自痛心悔悟,乃前世之不修道德所致也。
註:
格言—為人法則之言。 銘諸,記於……。
勿怨天地。勿怨父母。富貴榮華。今生有餘。陰功積德。前世所修。
譯:
勿怨恨天地,勿怨恨父母。富貴榮華雖然今世有餘裕,是陰功積德,是前世所修來者。
註:
積德—積立之善德。
補註:
佛學常見詞彙:『「現報」是現在造業,現在受報。
「生報」是現在造業,要等來生才受報。
「後報」是現在造業,要等到二生或多生以後方收報。』
城隍老爺:「陽報陰報善報惡報早報晚報豈曰無報,天知地知神知鬼知我知你知莫云不知。」
那先比丘經:『彌蘭王問那先:「世間之人然有長命者、有枉命者、有多病者、有少病者、有貧者、有富者、有貴者、有賤者、有端正者、有醜惡者何以故?有斯不同也。」』
那先言:「譬如諸樹木之生果,有酸者,有苦者,有辛者,有甜者。」
那先問王:「此等樹木何故不同也?」
王言:「其不同者木栽各果也。」
那先言:「人之所各果不同,故有長命、有短命、有多病、有少病、有富、有貧、有貴、有賤、有端正、有醜惡。」佛說經云:「豪富貧賤好醜,宿命之所作,善惡隨自形而得之。」』
涅盤經:「善男子知由善因生善果,知由惡因生惡果。」
泥洹經:「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代受。有善自獲福,有惡自受殃。」
無量壽經:「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無誰代之。」
取智論:『摩訶男白佛言:「我或有失念佛心,是時我若死當生何處?」
佛告之曰:「汝勿怖畏。汝是時不生惡趣必至善處。譬如樹常向東,由者若有所斫必倒於東;善人亦如是,若身死時以善意識故必得利益生天上。」』
法句經:「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虐。貞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莫輕少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之充滿由少積成也。莫輕少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之充滿由纖纖積而成也。』
玉皇普度聖經註譯:
https://intros0212.pixnet.net/blog/category/58048
玉皇普度聖經注音版:
https://goo.gl/1eGAUY
天皇玉帝 普度眾生 倫理綱常已闡明
信受而奉行 萬事咸亨 天下永太平
尊崇奉玉皇
虔誦聖經福自臨 ,人能印贈禍難侵。
若為父母誠求壽 ,鶴歲延年傳佳音。
若為子女虔求進 ,平步青雲勝古今。
若為亡者禱冥福 ,勝過焚燒銀子金。
人人勤誦修功果 ,解厄消災免憂心。
玉帝慈懷賜普渡 ,奉行朗讀鬼神敬。
這部經可以為長輩祈求,可以為晚輩禱佑,可以為往生求冥福,更對自己修德修功大有裨益。
只要細讀一遍聖經,可以發現經典內容,絕大部分是度化生人,讓人生能家道豐亨,富貴綿延;男女敦倫、老少安懷、福壽康寧;風俗敦美,社會祥和,里有仁人;十魔不侵,掃蕩妖氛,還能夠下濟幽魂,上協天心;唸誦人受到裨佑保護。
玉皇普渡聖經部分經文註譯:
此皆格言。望諸婦女。銘諸肺腑。才貌不美。衣食不足。應自痛悔。前世不修。
譯:
此皆是為人法則之言,望眾婦女記於心中。人才不美貌、衣食不豐足,應各自痛心悔悟,乃前世之不修道德所致也。
註:
格言—為人法則之言。 銘諸,記於……。
勿怨天地。勿怨父母。富貴榮華。今生有餘。陰功積德。前世所修。
譯:
勿怨恨天地,勿怨恨父母。富貴榮華雖然今世有餘裕,是陰功積德,是前世所修來者。
註:
積德—積立之善德。
補註:
佛學常見詞彙:『「現報」是現在造業,現在受報。
「生報」是現在造業,要等來生才受報。
「後報」是現在造業,要等到二生或多生以後方收報。』
城隍老爺:「陽報陰報善報惡報早報晚報豈曰無報,天知地知神知鬼知我知你知莫云不知。」
那先比丘經:『彌蘭王問那先:「世間之人然有長命者、有枉命者、有多病者、有少病者、有貧者、有富者、有貴者、有賤者、有端正者、有醜惡者何以故?有斯不同也。」』
那先言:「譬如諸樹木之生果,有酸者,有苦者,有辛者,有甜者。」
那先問王:「此等樹木何故不同也?」
王言:「其不同者木栽各果也。」
那先言:「人之所各果不同,故有長命、有短命、有多病、有少病、有富、有貧、有貴、有賤、有端正、有醜惡。」佛說經云:「豪富貧賤好醜,宿命之所作,善惡隨自形而得之。」』
涅盤經:「善男子知由善因生善果,知由惡因生惡果。」
泥洹經:「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代受。有善自獲福,有惡自受殃。」
無量壽經:「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無誰代之。」
取智論:『摩訶男白佛言:「我或有失念佛心,是時我若死當生何處?」
佛告之曰:「汝勿怖畏。汝是時不生惡趣必至善處。譬如樹常向東,由者若有所斫必倒於東;善人亦如是,若身死時以善意識故必得利益生天上。」』
法句經:「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虐。貞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莫輕少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之充滿由少積成也。莫輕少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之充滿由纖纖積而成也。』
玉皇普度聖經註譯:
https://intros0212.pixnet.net/blog/category/58048
玉皇普度聖經注音版:
https://goo.gl/1eGAUY
天皇玉帝 普度眾生 倫理綱常已闡明
信受而奉行 萬事咸亨 天下永太平
尊崇奉玉皇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莫輕小善,以為無福,
水滴雖微,凡福充滿。
──《法句經》
這是《法句經》的一段經文,意思是:不要認為一點小小的惡行無所謂,就任意去做,小惡就像小水滴一般,滴水雖微,可以穿石,也可以匯流成大河。也不要認為小小的善行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就不去行善,小樹可以成蔭,聚沙也可以成塔。
四川九寨溝有個珍珠泉,當水湧出時,那些水滴飛散開來就像珍珠一般,故而得名。
像珍珠般的水滴雖然很微小,但是匯聚起來,就可以成為泉水,流出去形成湖泊,甚至再匯集江河進入大海,那是多麼的不簡單!
所謂「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一粒種子,可以長成一棵遍覆幾百公尺的大榕樹;星星之火,可以燒毀整座森林;一滴水澆在花草樹木上,花草樹木會成長茁壯;一滴水給沙漠饑渴的人,可以救人一條性命;小王子將來可以統理國家,小女孩將來可以成為公主,小兒童將來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樑,小沙彌長大後可以成為法王;讀書做學問,也必須從一個字一個字、一本書一本書地閱讀,讀多了就能增長學問,開啟智慧。
所以世間上任何渺小的事物,都不容我們輕忽它的存在。
《法句經》的這段經文啟示我們:小惡不可為,否則積久成習,就會犯下大的惡行;也不要輕忽小小的善行,集合很多的小善,日久終能成就大的善舉。
因此,不管是做人處事,或者修行學道,都不可以輕視「小」的力量。小,其實一點都不渺小,我們平時如果都能重視小小的細微處,人品道德必然日益健全圓滿。
原文出自星雲說偈: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72050
圖片為高雄佛陀紀念館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莫輕小善,以為無福,
水滴雖微,凡福充滿。
──《法句經》
這是《法句經》的一段經文,意思是:不要認為一點小小的惡行無所謂,就任意去做,小惡就像小水滴一般,滴水雖微,可以穿石,也可以匯流成大河。也不要認為小小的善行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就不去行善,小樹可以成蔭,聚沙也可以成塔。
四川九寨溝有個珍珠泉,當水湧出時,那些水滴飛散開來就像珍珠一般,故而得名。
像珍珠般的水滴雖然很微小,但是匯聚起來,就可以成為泉水,流出去形成湖泊,甚至再匯集江河進入大海,那是多麼的不簡單!
所謂「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一粒種子,可以長成一棵遍覆幾百公尺的大榕樹;星星之火,可以燒毀整座森林;一滴水澆在花草樹木上,花草樹木會成長茁壯;一滴水給沙漠饑渴的人,可以救人一條性命;小王子將來可以統理國家,小女孩將來可以成為公主,小兒童將來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樑,小沙彌長大後可以成為法王;讀書做學問,也必須從一個字一個字、一本書一本書地閱讀,讀多了就能增長學問,開啟智慧。
所以世間上任何渺小的事物,都不容我們輕忽它的存在。
《法句經》的這段經文啟示我們:小惡不可為,否則積久成習,就會犯下大的惡行;也不要輕忽小小的善行,集合很多的小善,日久終能成就大的善舉。
因此,不管是做人處事,或者修行學道,都不可以輕視「小」的力量。小,其實一點都不渺小,我們平時如果都能重視小小的細微處,人品道德必然日益健全圓滿。
原文出自星雲說偈: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72050
圖片為高雄佛陀紀念館
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釋迦佛告訴阿難說:「阿難,有如以上我所稱讚頌揚這位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具備的種種功德,是十方諸佛極廣極深的境界,一般眾生是最難了解的,你聽了以後相不相信呢?」
阿難對釋迦佛說:「大德世尊!
我對如來所說契理契機的佛經,決不產生任何疑惑。為什麼呢?
因為如來身語意三業都是智慧的顯現,是清淨污染的,一切行為、一切語言、一切心念都如實地與真理同一。」
他接著說:「即使天空的太陽、月亮可以墜毀,眾山之王的須彌山可以傾倒動搖,而諸佛所說的話卻真實不虛、不可變更。」
阿難接著說:「世尊!
有的眾生,由於信根不具足,聽了諸佛極深極廣的智慧業行境界就這樣想:憑什麼理由只念藥師佛這一個佛的名號,就能獲得那么多功德和殊勝的利益呢?
因此對佛所說的話疑惑不信,而且,不但不信還生出許多毀謗之詞。這樣的人會在如漫漫長夜一般的生死輪迴之中沉淪,得不到佛智慧之光的照耀,福德智慧無由滋長。他們就會失去最大的利益和安樂,永遠在三惡趣中,流轉沉淪。」
聽了阿難的話,佛說:「這些眾生若是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後,誠心相信,一心受持憶念,不生絲毫的懷疑迷惑,而墮在惡趣中,這樣的事是絕對不可能有的。」
釋尊又對阿難說:「我上面所說的藥師如來極深極高的境界,一般眾生是很難相信了解的,而你現在卻能深信受持,這正是如來偉大智慧所體現的真理的威力啊!
對佛所達到的極深極高境界,即使是已經證得小乘極果的聲聞、獨覺,以及還沒登地以前的菩薩,都不可能完全徹底的確信和體悟,只有已達到佛的境地的下一生就能成佛的補處菩薩,才能對佛的一切如實信解。」
釋迦佛進一步告訴大家說:「在生死輪迴中,人身是很難獲得的;得了人身,能皈依三寶,對三寶誠信敬重,也是很難的;進一步在佛法中能聽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就更難了。」
釋尊又一次讚嘆地說:「這位藥師琉璃光如來功德非常偉大,因為他在過去的菩薩因地中,以無量無邊的慈悲喜舍,行六度萬行的菩薩道,以無量無邊的智慧方便救助眾生成就自己,他的願力無量無邊,他的法力也就無量無邊。
對他的無量菩薩行,無量智慧方便,無量廣大願力,我就是用一劫或超過一劫的時間,來詳細敘說,也是說不完的。
因為劫的時間雖然長,終究是有限的,而藥師佛的功勳德業是無窮無盡的,無論多長的時間都說不完。」
譯文出自:
http://nianjue.org/article/31/310268.html
————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不?」
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還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
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
「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繫菩薩。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
「阿難!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藥師經注音版:
https://goo.gl/jJqHQd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信念堅定,尤難可得。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阿難對釋迦佛說:「大德世尊!
我對如來所說契理契機的佛經,決不產生任何疑惑。為什麼呢?
因為如來身語意三業都是智慧的顯現,是清淨污染的,一切行為、一切語言、一切心念都如實地與真理同一。」
他接著說:「即使天空的太陽、月亮可以墜毀,眾山之王的須彌山可以傾倒動搖,而諸佛所說的話卻真實不虛、不可變更。」
阿難接著說:「世尊!
有的眾生,由於信根不具足,聽了諸佛極深極廣的智慧業行境界就這樣想:憑什麼理由只念藥師佛這一個佛的名號,就能獲得那么多功德和殊勝的利益呢?
因此對佛所說的話疑惑不信,而且,不但不信還生出許多毀謗之詞。這樣的人會在如漫漫長夜一般的生死輪迴之中沉淪,得不到佛智慧之光的照耀,福德智慧無由滋長。他們就會失去最大的利益和安樂,永遠在三惡趣中,流轉沉淪。」
聽了阿難的話,佛說:「這些眾生若是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後,誠心相信,一心受持憶念,不生絲毫的懷疑迷惑,而墮在惡趣中,這樣的事是絕對不可能有的。」
釋尊又對阿難說:「我上面所說的藥師如來極深極高的境界,一般眾生是很難相信了解的,而你現在卻能深信受持,這正是如來偉大智慧所體現的真理的威力啊!
對佛所達到的極深極高境界,即使是已經證得小乘極果的聲聞、獨覺,以及還沒登地以前的菩薩,都不可能完全徹底的確信和體悟,只有已達到佛的境地的下一生就能成佛的補處菩薩,才能對佛的一切如實信解。」
釋迦佛進一步告訴大家說:「在生死輪迴中,人身是很難獲得的;得了人身,能皈依三寶,對三寶誠信敬重,也是很難的;進一步在佛法中能聽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就更難了。」
釋尊又一次讚嘆地說:「這位藥師琉璃光如來功德非常偉大,因為他在過去的菩薩因地中,以無量無邊的慈悲喜舍,行六度萬行的菩薩道,以無量無邊的智慧方便救助眾生成就自己,他的願力無量無邊,他的法力也就無量無邊。
對他的無量菩薩行,無量智慧方便,無量廣大願力,我就是用一劫或超過一劫的時間,來詳細敘說,也是說不完的。
因為劫的時間雖然長,終究是有限的,而藥師佛的功勳德業是無窮無盡的,無論多長的時間都說不完。」
譯文出自:
http://nianjue.org/article/31/310268.html
————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不?」
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還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
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
「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繫菩薩。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
「阿難!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藥師經注音版:
https://goo.gl/jJqHQd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信念堅定,尤難可得。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第一次唸佛經——地藏經
學佛初階─地藏經
有緣接觸佛法的人們,我都建議必 須先讀「地藏菩薩本願經」。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地藏法門又稱懺悔法門,是專以懺悔罪業為修行的重點,而我們都經歷了無數次的輪迴,所以每個人都帶累世罪業與習氣,才會被困於六道而無法解脫,並且以此罪業報身,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種種的障礙與煩惱。
所以有心學佛者,必須倚賴地藏菩薩的教導,先學習懺悔以消除宿世業障,現實的生活才能夠平安、富足、順遂,往後 在學佛之路才能減少冤親債主的干擾。
其次,學佛修行的過程,就是不斷的藉由佛法的智慧行善去惡,修正自己的行為以及心性,最後才能達到解脫煩惱、出離三界的目標。人人皆知百善孝為先, 「地藏菩薩本願經」又稱為佛門孝經,經文第一品開始便先弘揚孝道且內容淺顯白話,因此非常適合初接觸佛法者自修學習。
1、《地藏經》的功能分為二 :
1.1 《地藏經》是一部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讓人自己改變命運以起死回生的方法,並能夠超度過去世的冤親債主,令其究竟解脫的因果經。人的生滅自無始劫以來皆輪回不已,福報的聚集和修行功德力的累積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所以讀經能使我們明白關於業障的問題如何處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廣利有情眾生。
1.2 《地藏經》融合了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和諸佛菩薩的見證,最可貴的是,整部經典皆以白話文來敍述佛陀深入淺出的慈心開示。對於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證因緣果報論的不可思議;而初發心者,也可以相應契入地藏王菩薩的教化悲願。在所有經典中,佛理淺顯易懂,又不需要他人來傳授的,唯有此部《地藏菩薩本願經》。
2、持誦經文注意事項:
2.1 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注一)
2.2 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2.3 任何時間皆可持誦,但每部持誦過程以90分鐘為最適當,速度宜不急不徐,切莫過快。若以速度取功德則是以貪執心修法,非正法;誦經重點貴於以虔誠恭敬之心相應之。(注二)
2.4 關於誦經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口念:“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三稱)。持誦經文之中,需要暫時離開者,如間隔一小時以上需要重新恭請。(注三)
2.5 持誦的過程可能會有一些現象,例如:頭暈目眩、流眼淚、字體模糊、身體酸軟不適、心生疑惑、雜念紛至等,尤以剛開始持誦的第一個月內最為嚴重。遇此情況者,種種現象乃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作祟所致,應以最懺悔的心,祈求冤親債主原諒,更要以最勇敢負責的心來圓滿現前之因緣果報。
3、原理:
人的修行以消除業障、償還因果債、懺悔惡業為始,之後方能無礙的修法。冤親債主糾纏是陰陽皆苦的果報;運勢不好、事業不順、夫妻不和、子女乖違、甚至於修行的諸多障礙,幾乎全部因為冤親債主得不到超撥而欲索債所引起。“萬法皆因緣所生”、“如是因、如是果”(過去世所造的諸惡業為因,今生冤親討債為果),若無法超撥冤親債主,菩提道上必是難上加難,所以每個人應以至少持誦200部以上《地藏經》的功德力,回向因果,超撥個人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得令往生淨土,究竟解脫。(注四)
4、重在回向:
誦經有不可思議功德,而功德回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經書上回向十方一切眾生的回向偈並非不好,但欲先消除自己的業障,懺悔宿業,還是應先回向給與自己關係密切的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這些眾生與你最有緣,最易障礙你、糾纏你。故應首先超撥他們。解決他們的問題之後,自己的業障消除了,修行道上暢通了,你再發心將功德普皆回向十方眾生、求生淨土。回向文如下:
回向文(每次做完功德後回向):
(合掌)弟子×××願以此誦《地藏經》×部(或念佛菩薩聖號X千聲或X萬聲)之功德,回向給弟子(或指定他人)×××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歷代宗親。祈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做主,超 度他們,令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往生淨土。弟子×××真心求懺悔。(念三遍)
三皈依文(回向後 可以再為冤親債主、歷代宗親念誦,但必須已受三皈依佛弟子念了才有效果)
願弟子×××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歷代宗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南無阿彌陀佛。(念三遍)。
注一:持誦《地藏經》時最易召感冤親債主前來聽經,這也正是《地藏經》的靈驗和殊勝之處,持經發聲,才能產生為他們開示的作用。
注二:《地藏經》24小時都可以讀誦,而淨空法師更主張晚上讀經,能為更多前來聽經的冤親債主開示,反而功德會更大。另外,如果讀經感應過於強烈,而自己又膽怯,只白天讀經亦無不可。讀經感應強烈,正暗示著冤親債主希望被超拔的強烈願望,也是自己業障深重的表現,我們更應該勇敢精進。很多人因此而不再讀《地藏經》,這是完全錯誤的。
注三:如果家裏沒有佛堂或其他原因,不燃香亦可。“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三稱)仍然要念。
注四:如果發願至少念誦200部《地藏經》來超拔自己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時(累世的父母也在其中,並且首先受益),最好規定出誦經期限,以盡孝道的心、懺悔的心、虔誠恭敬之心而勇猛精進,容易得到地藏菩薩的感應並種種加持。如果自己工作繁忙、時間不便,可聯合家人一起誦經,然後回向給自己的冤親債主。最忌發願後不精進,遲遲不能完成,如果你是冤親,也會懷疑誦經者的誠意了。所以,以盡孝道的勇猛心最易得到誦經的感應。
原文出自:
http://www.buddha.twmail.cc/2-2/DZF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