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資訊

 「資訊」


最近台中的午後雷陣雨蠻嚴重的,早上還晴空萬里,下午就狂風大作,打雷下大雨。


五百年前在日本發生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叫做桶狹間之役,織田信長以兩千的兵力擊潰將近四萬兵力的今川義元。


就是趁著午後雷陣雨的時候,信長帶著不到兩千的人突襲五千人的今川義元本陣,狂風暴雨和雷聲隱藏住兩千人部隊的突襲,最終討取了今川義元而取得勝利。



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極度競爭的世界,只要人與人相處,互動或合作,就會產生競爭的關係。


有時候競爭不是只有你輸或我贏,有時候是如何創造共贏或者會產生共輸。


可以說我們在做任何選擇之前,幾乎都是一場賭注,因為我們不知道未來會怎麼發展,只能憑藉著最有可能的資訊做出決定。


織田信長或許不是在賭博,他在確定了今川義元的位置的時候,他知道這個時候這個地方下午會有很強大的午後雷陣雨,他成功的機會就在這兩三個小時內,所以他決定出擊的時候是自己披掛上陣,單身急促的往他附近的神宮前進,他的手下是陸陸續續趕來的,根本不知道他這麼突然就要出擊了。



兩千年前的赤壁之戰也是,曹操帶了快二十萬的兵力用鐵鏈鎖住所有船艦,就是知道冬天的中國都是吹西北風,所以在長江北岸的人不會因為船靠的太近而被火攻,但是在湖南的人知道湖南的冬天總有幾天會吹東南風。


所以才有周郎火燒赤壁的成功,用不到四萬的人擊潰二十萬曹操的兵力。



戰爭是很殘忍的,希望我們的世界不會再發生戰爭。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決定很多事情的關鍵往往是資訊差。


說明白一點就是,如果你能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情,你就能獲得優勢。



我有一位同修,他剛跟我認識的時候,他跟我說,他之前有去問神明的代言人的乩童,能不能換工作環境到另一個地區?


乩童跟他說可以,過去會比較好。


但是他發現過去反而變很痛苦,因為有很多人找他麻煩,讓他快做不下去了。


我就問他說乩童大概是幾歲的人。


他跟我說大概是60多歲的老年人,皮膚很黝黑。


我說,你是在這個行業的人,但是你去問一個跟你行業差很遠的人,他又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也不知道你的產業的情況。


他的資訊可能比你的資訊還少很多。


你覺得他給你的建議會有幫助嗎?


這樣不就是在問道於盲嗎?


而且神明在看事情的角度跟我們人在看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祂們想的是過去的因果和未來輪迴幾百年的事情,而我們想的是眼下的妻兒子女金子房子車子。


因為彼此的資訊是不一樣的,所以做出來的決定可能也會不一樣。



所以了凡四訓把謙德篇放在最後一篇就是要告訴我們,當我們想改變命運開始斷惡修善之後,我們要時時保持謙虛的心,時時認為自己很多事情是無知,這樣我們才能去學習更多的事情,獲得對我們有幫助的資訊,如果我們學習夠多的東西,獲得夠多的資訊,或許也能像在殘酷的戰爭中,以少勝多,反敗為勝的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以我跟同修講:

「你要換工作的時候應該要靠自己去收集資訊,去努力了解新工作的環境,而不是去問對這個行業可能不了解的朋友。

你應該在獲得足夠的資訊之後才做判斷。

照因果的道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該努力的地方還是要去努力的,收集資訊和學習,都是在種善因種善緣,種人生成功的善因,避免失敗的惡果。


所以你應該持續活到老學到老,有機會多接觸一些新的知識,現在的時代變化很快,競爭也更激烈,多學習對你是有幫助的。」



但是有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想到他的神明把他送到這麼辛苦的地方工作,如果不是太痛苦了,他怎麼會來找我?


他怎麼可能跟我學吃素念經懺悔還債呢?


而且在我的幫助下他的工作也慢慢變好,換到比較好的單位了。


難道這個才是神明給他的安排嗎?


讓他做倒楣的選擇,才能帶他來找我修行還債。


畢竟我們凡人的眼光還是看得太近了,不如神明看的長遠。



人生總是在先苦後甘或先甘後苦之間選擇,多學習多獲得一些資訊,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做更好的判斷吧。



祝大家平安

阿彌陀佛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選擇

 「其實選擇只有兩種」



大約15年前,我三十歲時,我剛剛跟外商公司提辭呈,在工作的時候,我的兩個同事在我旁邊,我腦海突然浮現一個他們充滿疑問的表情,我就很自然地跟他們說:

「你們不用擔心我,我知道我在做什麼?


我知道要進這間公司很不容易,現在離開了以後可能進不來了。」


他們說:

「我們是擔心你被騙,因為畢竟你說的這些事情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怎麼可能人的疾病和不順是和一個人的前世因果有關。」


我說:

「我也知道這很難以置信,但是根據我之前嘗試,問的一些問題,的確有改善了我一些身體狀況。

所以我覺得還是可以試一試吧,我覺得時間可以證明事情的真相,只要再多花一點時間,或許就可以知道,事實真的是如我所想像的這樣吧。」



一直以來,我覺得我的身心狀況都不是很好,除了一直感冒以外,我也常常感到憂鬱跟鬱悶,其實在公司的待遇雖然很好,但是也常常為了業績壓力而夜不成寐,即使是放假的時間也常在煩惱下一筆訂單要從哪裡做到?


如果當下情況是我不滿意的,那麼我還是得嘗試改變吧?



每個人人生都會面臨許多選擇,但所有的選擇其實都是兩種情況,你選擇先苦後甘還是先甘後苦而已。



我跟我同事講:

「繼續留在公司,我的生活沒有顧慮,而且物質條件可能也會比較好。

但我覺得我未來改變的機會不大,我可能還是會苦悶的時間比快樂的時間久。

所以我認為留在公司是先甘後苦。


我去台南可能要找房子找工作,面臨的是新的環境和新的折磨,但是我覺得這是我這輩子改變我人生的機會,修行就是為了改變自己的未來吧,我相信這是先苦後甘。」



後來,

大概在台南生活了一年左右,那時候真的很辛苦,我坐在租來的小套房裡,僅有的積蓄也幾乎花光了,工作也不太穩定,大部分的心力都在為了道場忙碌,雖然已經沒有在感冒了,鼻子恢復正常,但那時候持續的牙痛,讓我也漸漸的沒有信心,如果再這樣子下去的話,以後我會不會變得很慘,我該怎麼做好呢?


以後我會怎麼樣呢?



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那時候應該是我快50歲的年紀,我竟然不用戴眼鏡,而且我的樣貌看起來差不多30歲左右的年紀,也比現在瘦很多,感覺反而變年輕了。

我開著車載著同修到四處參觀,游山玩水,心裡有一種感覺,就是那種不用為了錢工作的感覺,很像是財務自由,但又不是,就是不用像現在為了錢而煩惱的生活。


然後我遇到以前的一些親朋好友,我看到他們的生活很辛苦,為了身體病痛和生活的很多事情煩惱,感覺變得很蒼老。


令我感到很同情。



在當時我是覺得祖先真的很好,知道我生活苦悶,讓我做一個快樂的夢。



但是我後來慢慢覺得不是這樣,隨著時間的進展。


我覺得這個夢境變成我的現實生活目標,或者他變成我的願景。


每當我苦悶的時候,就會想像這個夢境。


相信未來一定會照著這個夢境發展的。


我可以獲得自由跟健康。


或者在自己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努力的時候。


我就會往這個方向去想像。


如果要持續維持健康的生活,我應該要做什麼?


我慎重地思考之後,

斷惡修善,了結因果業力,還有持續的不斷學習。


應該可以讓自己實現這個夢吧。


這個夢如果經過自己的努力而實現的話,它可能會是我目前做過未來最長時間的預知夢了,這是預知20年後的事情。



我現在是45歲,再過五年我就50歲了。


經過努力的減肥,我瘦掉了十幾公斤,並且控制飲食,維持非常規律的生活。

再加上持續的斷惡修善和了結自己的因果業力。

我感覺我的身心狀況是有生以來最好的。


可能到了50歲真的會像30歲的樣子。


而且我持續學習到的能力,慢慢地讓我有不用依靠別人的工作就能生活了。



所以我真的蠻有信心,我到50歲的時候真的就像那個夢境所描述的。


就是不知道,如果我的朋友們沒有還債的話,這20年是不是會讓他們變得像我夢中所看到的這麼辛苦呢?



人生的很多選擇,通常都是先苦後甘或是先甘後苦的選擇,只是大部分的人都是選擇先甘後苦。


因為一般人在想事情的時候缺乏了加入時間的維度去思考,如果加入的時間的維度,更多的利害關係就會變得更清楚了。


比如說含糖的飲料很美味,現在人每天至少都會喝一杯,因為天氣熱,但是含糖的東西,會使身體內容易發炎,又會累積脂肪,而且喝的時候很快樂,過一陣子反而會更容易憂鬱,這是因為身體內部的發炎變嚴重了,身體狀況也會變不好,長期來講還會產生肥胖跟糖尿病的問題,吃糖的危害其實不亞於抽菸喝酒的。


街上的飲料店、甜品店那麼多,難道喜歡先甘後苦的人不多嗎?



希望大家少喝糖水,多吃蔬菜水果,蔬菜其實有時候蠻難吃的,但是他對你的健康真的很有幫助,多吃菜的人是先苦後甘的。



祝大家平安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