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最近台中的午後雷陣雨蠻嚴重的,早上還晴空萬里,下午就狂風大作,打雷下大雨。
五百年前在日本發生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叫做桶狹間之役,織田信長以兩千的兵力擊潰將近四萬兵力的今川義元。
就是趁著午後雷陣雨的時候,信長帶著不到兩千的人突襲五千人的今川義元本陣,狂風暴雨和雷聲隱藏住兩千人部隊的突襲,最終討取了今川義元而取得勝利。
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極度競爭的世界,只要人與人相處,互動或合作,就會產生競爭的關係。
有時候競爭不是只有你輸或我贏,有時候是如何創造共贏或者會產生共輸。
可以說我們在做任何選擇之前,幾乎都是一場賭注,因為我們不知道未來會怎麼發展,只能憑藉著最有可能的資訊做出決定。
織田信長或許不是在賭博,他在確定了今川義元的位置的時候,他知道這個時候這個地方下午會有很強大的午後雷陣雨,他成功的機會就在這兩三個小時內,所以他決定出擊的時候是自己披掛上陣,單身急促的往他附近的神宮前進,他的手下是陸陸續續趕來的,根本不知道他這麼突然就要出擊了。
兩千年前的赤壁之戰也是,曹操帶了快二十萬的兵力用鐵鏈鎖住所有船艦,就是知道冬天的中國都是吹西北風,所以在長江北岸的人不會因為船靠的太近而被火攻,但是在湖南的人知道湖南的冬天總有幾天會吹東南風。
所以才有周郎火燒赤壁的成功,用不到四萬的人擊潰二十萬曹操的兵力。
戰爭是很殘忍的,希望我們的世界不會再發生戰爭。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決定很多事情的關鍵往往是資訊差。
說明白一點就是,如果你能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情,你就能獲得優勢。
我有一位同修,他剛跟我認識的時候,他跟我說,他之前有去問神明的代言人的乩童,能不能換工作環境到另一個地區?
乩童跟他說可以,過去會比較好。
但是他發現過去反而變很痛苦,因為有很多人找他麻煩,讓他快做不下去了。
我就問他說乩童大概是幾歲的人。
他跟我說大概是60多歲的老年人,皮膚很黝黑。
我說,你是在這個行業的人,但是你去問一個跟你行業差很遠的人,他又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也不知道你的產業的情況。
他的資訊可能比你的資訊還少很多。
你覺得他給你的建議會有幫助嗎?
這樣不就是在問道於盲嗎?
而且神明在看事情的角度跟我們人在看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祂們想的是過去的因果和未來輪迴幾百年的事情,而我們想的是眼下的妻兒子女金子房子車子。
因為彼此的資訊是不一樣的,所以做出來的決定可能也會不一樣。
所以了凡四訓把謙德篇放在最後一篇就是要告訴我們,當我們想改變命運開始斷惡修善之後,我們要時時保持謙虛的心,時時認為自己很多事情是無知,這樣我們才能去學習更多的事情,獲得對我們有幫助的資訊,如果我們學習夠多的東西,獲得夠多的資訊,或許也能像在殘酷的戰爭中,以少勝多,反敗為勝的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以我跟同修講:
「你要換工作的時候應該要靠自己去收集資訊,去努力了解新工作的環境,而不是去問對這個行業可能不了解的朋友。
你應該在獲得足夠的資訊之後才做判斷。
照因果的道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該努力的地方還是要去努力的,收集資訊和學習,都是在種善因種善緣,種人生成功的善因,避免失敗的惡果。
所以你應該持續活到老學到老,有機會多接觸一些新的知識,現在的時代變化很快,競爭也更激烈,多學習對你是有幫助的。」
但是有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想到他的神明把他送到這麼辛苦的地方工作,如果不是太痛苦了,他怎麼會來找我?
他怎麼可能跟我學吃素念經懺悔還債呢?
而且在我的幫助下他的工作也慢慢變好,換到比較好的單位了。
難道這個才是神明給他的安排嗎?
讓他做倒楣的選擇,才能帶他來找我修行還債。
畢竟我們凡人的眼光還是看得太近了,不如神明看的長遠。
人生總是在先苦後甘或先甘後苦之間選擇,多學習多獲得一些資訊,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做更好的判斷吧。
祝大家平安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