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

防失智症的良方

 「防失智症的良方」



十幾年前剛去台南的時候,因為太久沒有運動了,就跑去操場跑了半小時,之後開始全身肌肉酸痛,很不舒服,就詢問老師這個是不是跟業力有關係?


老師幫我確認之後,的確有新的業力來,然後幫我處理懺悔跟迴向。


我想到突然問老師,讓我想去跑步的是業力的關係嗎?


不然怎麼會沒事這樣折騰我自己?


老師笑笑地跟我說,這個你自己判斷吧,我是從來沒有在運動的,日子還不是過得好好的?


語畢,在場的同修們都在笑。


人都是會被影響的,你選擇跟隨一個你有點崇拜的人,你自然會很容易模仿他的生活模式跟思考模式。


所以在台南修行的時候,其實我也很少運動,會覺得這是一種沒事找罪受的情況。


後來我們團體結束之後,我到一家上市公司上班,我注意到公司的老闆,他每天都會去爬山,每天在山上耗兩三個小時辛苦的登山,即使是下雨,或者颱風來,只要風雨沒有太大他一樣去大坑爬山。

因為大坑登山道都有完善的登山步道,有點像是公園裡面的步道,只是它是蓋在山上而已。

所以安全性很高,而且真的下雨天去爬山,其實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剛開始看到他爬山的時候,我的心裡產生了一個比較的感覺。


為什麼一個喜歡運動折騰自己的人,是身家幾十億的上市公司老闆,養活了上百人,很多人要靠他吃穿?

而一個不喜歡運動的人,卻身無分文,甚至到最後跟大家的關係都不好呢?


當然在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也跟著這間公司的老闆養成的健身的習慣,開始到處去爬山,到現在固定早上起床慢跑的習慣,進公司快10年的時間,一個禮拜至少會保持4-5天的運動習慣。


我覺得身心最大的改變就是,人變得更有精神,體力也變得更好。


尤其是思想上的影響最大,感覺人變得比較樂觀積極,很多以前想不通想不透的事情,慢慢地也想通想開了。


後來有看到一本書的統計資料,他說八成以上的有錢人都有固定運動的習慣,反而是窮人比較沒有運動的習慣。


完全符合我的推測,大坑的登山步道上都是有錢人,看了山下的停車場都是進口車就知道了。


而且我慢慢體會,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一般都很勤勞,很喜歡去勞動自己的身體,所以遇到事情很麻煩的時候,他們都比較有精力跟毅力去嘗試。


尤其在學習方面,他們會覺得這是很好鍛鍊大腦的時候,會更樂意去辛苦的從事這樣的活動。



坦白說我剛開始運動的時候,我是有預期是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但是運動對減肥的效果很有限,他的幫助主要是促進你的血液循環,讓你的新陳代謝更好。


我知道一個人老了,認知問題和失智症可能是他最大的困擾,不只是為了我媽媽以後的老年問題,我也考慮我老了之後的情況,所以我有再去閱讀關於如何保養一個人大腦的相關的書。


不管是任何人,即使他老了,只要他腦袋清楚,四肢健全,他就一定可以獲得一個快樂健康的老年生活。


看了這些書,讓我得到兩個重要的結論。


第一點,竟然跟以前養生的方式一樣,在飲食上盡量以蔬菜水果為主食,少吃肉,尤其是紅肉,豆類的蛋白質比肉類的蛋白質好太多了,而且更沒有致癌的風險。

看到我後來都又翻去外面看作者是不是佛教徒了,他是美國人,是美國的腦神經外科的醫生,腦部的醫學博士。

原來補腦的不是用豬腦,而是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原形食物,避免精緻澱粉和加工食品,還有紅肉。


第二點,就是提高我們身體流到大腦的血液量,因為大腦本身不儲存任何營養跟能量,完全是靠我們身體血液把營養和氧氣送到大腦,而大腦消耗能量跟氧氣的比例是相當高的,如果大腦有充分的養分的話,他甚至不會退化,甚至還會增生更多的神經元,當然一個人就會越來越聰明。


要如何提高大腦的血流量呢?


就是要靠運動,因為運動可以把你的血液大量的流到大腦,再加上運動可以刺激大腦增生新的神經元,以應付我們複雜的活動。


簡單地說,運動會讓一個人越來越聰明。


所以有錢人跟窮人會因為運動的關係而決定他們大腦血流量的差別,導致血流量比較多的人會比較聰明,而聰明的人會比較容易做出清楚而正確的判斷。


當一個人能夠累積長期正確的判斷,在每次選擇中都做對正確的選擇的話,那麼自然而然更容易接近成功,更容易變成有錢人。



這也印證了我研究世界上的長壽村,他們的村民都是每天在進行固定的勞動,甚至到快100歲還在田裏耕作,或者登山採集果實,畢竟你要腦袋清醒,才有辦法到100歲的時候還能照顧自己,這都是要靠固定的運動和活動。



書中有些話說得好:


「我們現在因為運動而產生的辛苦,都是為了幾十年後我們養老的資本。」


「現在在多跑一哩路,老了就可以多走一哩路。」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到底是業力讓我想去跑步折騰自己?


還是業力讓我不想要跑步而讓我肌肉酸痛?


所以我覺得應該是後者了。


所以我真的深深覺得一個修行人,應該要常常的學習跟充實自己。

因為這世界上很多道理都需要自己去學習更多知識和經歷才有辦法去判斷真假對錯。


如果知道的知識太少,如何去修正自己的言行,讓自己越來越好,以及如何去影響自己身邊的人讓他們更好呢?


就像你不知道運動對自己好不好?

那麼自然而然就會不知道自己為何運動了。



希望大家隨時充實自己,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運動的習慣,心存善念。


這樣才能活得比了凡先生更久,過得更好。



祝大家平安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