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體會

 「體會」



我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跟我的守護神拜託一件事。


因為我知道我現在做的事情是很不可思議的,而且以前可能沒有什麼人做過,我不知道我會面臨多少困難。


但我打算投注我所有的時間跟精力,還有金錢,甚至還會離鄉背井到陌生的環境生活,我擔心沒有收入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


那時候我跟我守護神拜託,希望不要讓我餓到。


畢竟以前從來沒有那麼長時間吃素,會先怕的是營養不良,然後又會怕到陌生的地方找不到工作沒錢吃飯了。


我也沒有很貪心,只求不要餓死。



那時候我守護神保持的是沉默,祂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


我當然不了解他的想法,但是我還是努力去做了。


事實上,這修行的十多年來,我真的從來沒有餓肚子過,真的是守護神保佑了,但結果是體重從75公斤直線漲到快90公斤。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其實人真的偶爾餓一下肚子對他身體比較好。



如果你沒有常感到飢餓的話,就代表你會慢慢變胖的。


而肥胖的話,會提高一個人得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甚至是痛風或癌症,都跟肥胖有很大的關係。


現代人的肥胖機率為什麼這麼高?


這個主要是因為現代人的飲食已經不是像以前一樣怕營養不良,而是變成熱量過剩了。



我們人類在十幾萬年前的時候,這個身體就已經進化完成了,那時候我們人類是在荒野找尋食物,很難才能能找到一些果實可以吃,果實裡面只有含微量的糖分,但是為了讓我們人類能夠生存下去,我們演化出一個很特殊的機制,就是—糖會使我們開胃,會讓我們胃口大開,食欲大好,然後會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大量的攝取糖分,大量的吃這些得來不易的果實,然後在短時間內吃入過量對我們身體所需需要的熱量。


而且吃入的糖分會快速的轉換為脂肪儲存起來。


然後好讓我們在下一頓飯之前能夠維持一兩天不用進食。


然後在挨餓的狀況下,在荒野裡面繼續尋找食物


我們的身體其實是設計來挨餓的,不是設計來一直吃飽飽的。


所以現在的人只要你從來不感覺到飢餓的話,就會一直變胖,因為我們每一次進餐都會吃入超過我們身體所需的熱量,但是我們卻沒有挨餓的時間,等於胃一排空就開始吃東西了,這就是我們一天三餐的循環,有的甚至還會吃宵夜。



然後現在的商業行為又利用糖可以讓人胃口大開的這個特點產生了許多商品獲得更多人的消費。



我記得我以前打工的時候,曾在餐廳幫忙,因為以後也想當廚師,我就請教一位做了10幾年的老廚師,要怎麼樣才能把菜炒的好吃?


他可能因為忙碌,沒空理會一個小伙子,所以就隨便的跟我說:


菜要炒的好吃,就是加糖就可以了,只要加了糖什麼菜都會變好吃了!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原來糖是會讓人越吃越餓,越吃越多,所以料理裡面加糖的話,自然就可以讓人家食欲大開了。


其實廚師說的是實話。


大家都說可口可樂的秘方價值上億美元。


但是其實可口可樂的秘方,就寫在他的成分裡面,那個東西叫玉米果糖糖漿,他是一種非常非常甜美的果糖,而它其他的成分其實並不重要,主要是要讓甜味不會這麼膩,增加口感的豐富性而已,但關鍵就在他的果糖。


一杯可口可樂,有3分之一到一半都是糖。


他們自己的廣告,也常說他們的飲料是食物的好伙伴,那是當然的。


因為你吃油炸的,一次可能只能吃一兩塊,但你只要加上可口可樂,就會胃口大開,吃四、五塊都不是問題。



所以市面上所有的商店,販賣的吃的產品,都是靠糖做出來的,因為他們利用的是我們人類的本能,為了生存的本能,只要吃到糖就會想吃更多他們的產品,不管是飲料或甜點,都是如此,他們是靠果糖來吸引我們的消費的。



台灣的洗腎人口這麼多,很多人都說是因為台灣人愛吃草藥,吃重鹹才會要洗腎。


但其實洗腎的人口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先有糖尿病的問題。


因為糖尿病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腎臟在代謝血液的速率就要加快,才能把身體裡面過高的糖分排出尿液,所以過度操勞的腎臟當然容易退化,容易失去功能。


當腎功能越來越差的時候,慢慢就要靠洗腎才能恢復腎臟的功能了。


所以洗腎人口的增長是跟台灣人攝取太多糖有關。



年輕人不要以為糖分對身體的傷害不多。


根據我親身的體驗,只要糖分吃太多,我的皮膚就會容易變差,容易長疹子或青春痘。


因為糖分是一種在身體內,會造成發炎跟老化的東西,甚至果糖只有在肝臟有辦法代謝,等於吃入過多的果糖,會使肝臟必須要忙著代謝果糖,而減緩其他解毒跟代謝的功能,所以皮膚狀況一定會變差的。


如果你有皮膚方面的問題,你只要減少澱粉跟糖分類的攝取,一般都會對自己的皮膚有所幫助或改善。


另外我也曾有朋友問我,他們有一些糖尿病前期的症狀,可能是血糖比正常高一點或糖化血色素比較高。


除了幫他們處理業力的問題外。


我也會建議他們可能早餐先不要吃,讓自己有每天有15個小時以上餓肚子的時間,另外就是盡量讓自己減肥,讓自己瘦下來。


通常人只要能夠瘦下來,很多慢性疾病的風險都會大幅的降低。


甚至糖尿病,也有可能不藥而癒。


因為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糖尿病是飲食的問題,是吃太多的問題,如果你沒有辦法改變飲食習慣的話,那你當然沒有辦法復原。


後來半年後,有輕微糖尿病前期症狀的朋友,他們來反饋我,他們都告訴我他們的血糖都回到正常的範圍了。



古人常說,我們做人不要先甘後苦。


為什麼先甘後面一定會苦呢?


因為你吃了糖,會讓你胃口大開,開始縱欲的吃入許多身體不需要的東西,而糖在身體裡面會造成發炎反應,讓心情更容易鬱悶,導致造成後面的許多苦果,變成會需要吃更多的糖,才能安慰你鬱悶的心靈,導致把這個苦往後延長,然後越吃越苦。



我們這個身體其實是設計來挨餓的。


我們在餓的時候,我們才能讓我們的腸胃獲得休息,他們才能修復他們在消化食物產生的疲勞或傷口。


才能降低消化器官方面癌症的風險。


我們在餓的時候,我們才有辦法去消耗我們的脂肪,降低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

我們每個人的脂肪,幾乎都足夠我們維持不攝取熱量的狀況下一兩個月的活動,我並不是叫大家不要要吃東西,而是在告訴大家,不用為了偶爾的飢餓而感到害怕,因為我們的脂肪足夠我們從事許多活動而可以暫時不吃東西。



回到我一開始所說的事情,很多事情有時候要靠我們自己去經歷去體會才能理解這件事情真正的意義,如果在20年前,我守護神跟我講你要餓肚子一下,對你比較好,我大概沒辦法接受吧。


但是我現在理解餓肚子,對自己比較好的時候,我自然就知道要怎麼去做了。


所以很多人總希望從神明那邊得到人生的解答。


但是很多時候如果自己沒有吃過那個苦,即使人家把答案放在你面前,你也不一定能夠理解答案的。


因為經驗跟智慧還沒足夠到可以理解這些答案的時候。


那麼因果的道理呢?

會不會需要更有智慧的人才有辦法體會呢?



希望大家平安

阿彌陀佛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自律

 「自律」



向善離惡,

確保人生無所過失、清淨無憂,所需銘記奉行的兩個字詞:


擇善固執、有所不為。


——愛比克泰德



我剛到台南,要開始修行的時候,曾經在台南市中心的一家旅館過夜,在我要走進旅館的時候,總覺得背後好像被人家很用力的盯著,那種感覺就好像一根針,銳利的刺進自己的舒適感,第一次回頭的時候,注意到後面是一間廟,一間百年古剎。


感覺很奇怪,為什麼廟會有這種看著你的感覺?


想說是自己的錯覺,就回頭要再走進旅館,結果後來的感覺更強烈,那種感覺就好像說,如果你還有一些錯誤的觀念在的話,你如果要進行修行,想要把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的話,會遇到許多挫折跟考驗的。


感覺其實是在說你有很嚴重的錯誤在,只是你還沒辦法發現到跟體會而已。


因為再次的被刺激到,所以我又回頭去看,的確是那一間廟有人在盯著我。


在第三次回頭去看那間廟的時候,我看到廟門口,站著一個人,他應該是那間廟的主神,他的眼光一直很銳利的盯著我。



後來過了好幾年才知道,那間廟的主神就是了凡先生,而且了凡先生過世之後,就一直在那間廟當主神,他是我修行很重要的指導神明,如果想知道他是如何教導我修行的話,可以多翻翻「了凡四訓」,他教導的精華都在這本書裡面。



回到一開始了凡先生不認同我的地方。


那時候天真地以為,我們的修行,就是好好的還債,只要能夠跟債主達成和解,所有阻礙都可以解決,以後會變得一帆風順。


念經修福這件事情,就像我們玩RPG遊戲一樣,累積福報像累積經驗值一樣,足夠的福報就像足夠的經驗值就可以升級,以後就會變得越來越強。


如果修行這麼簡單的話,那麼很快大家都會接受這個方法,成為越來越幸福快樂的人吧?



但是情況不是這樣。

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人數增加到上百人,大家都信心滿滿,以後可以在上面相會。


但是陸陸續續,越來越多人失望了,而且離開了。


人越來越少,離開的人背後在罵我們團體的人也越來越多。


我們好像沒有發現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每個人會有這麼多過去世所造的惡因,可能是一時貪慾燻心,或一時意亂情迷,或著一時憤怒衝動,所造下的種種惡因。


所有的原因都根源與同一個原因,對自己太過於放縱了,對自己沒有任何自我約束和自制自律的能力在。


所以一開始想抱著輕鬆的態度開始修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因為修行就是改正自己的缺點,限制自己的縱欲,忍耐自己的衝動,停止抱怨跟憤怒生氣。


這些事情對一個正常人來講是非常痛苦的。


記得有位朋友離開的時候就曾這樣說:


「我跟你們修行本來就是為了以後過得更輕鬆更自由,結果現在要求我不能生氣,也不能抱怨,對我來講我失去了做人的意義,人活著就是來享受生活的,不是來過苦行僧的。」



如果你沒辦法限制自己不好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的話。


你很有可能再去傷害別人,對未來的你來說,你現在就會再造一個新的惡因,這樣你的因果永遠沒有機會可以結束。


而且如果你今天功德圓滿成功封神上到天界之後,一個人成為神,他的個性和情感是跟當人一樣的,有做人的思維,如果你的負面情緒沒有辦法控制,隨時暴怒去傷害別人的話,或懷疑別人要害你,在天界也是很容易在跟其它神明吵架又下來。


在上面不會待太久的。



那麼你現在這麼辛苦的上去,豈不是在浪費上天所有的栽培嗎?



所以其實從我們開始走還債修行之後,我們的冤親債主會一直設許多考驗來考驗我們,如果我們的觀念或態度是錯的,又不願意改正的話,那麼就會修得很痛苦,最後就自己放棄了。


很多東西可以考驗的。


用錢來考驗。


用你的自尊、你的脾氣。


用你的家人和你的理念不合。


用情感來考驗。


你喜歡的人在道場跟另外一個人在一起,大部分這樣子的正常人都受不了的。


往往都是憤怒,跟無止無盡的抱怨。


沒有幾個人不被自己的情慾衝動控制自己去做一些傷害別人的事。


很多人其實連分辨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事情都沒辦法分辨。


有所不為是很困難很困難的事。


我也是直到修行10多年之後,才真正的體會,人生中真正的快樂是源自於自律。


控制跟忍耐,忍耐著自己想做,但是不該做的事情。


才能得到真正的平靜,這個才是快樂。


就像我前文所講的,喝酒這件事情,喝的時候可以獲得很多快樂,但是酒醉之後是很痛苦的,而且長期下來是傷身體。


喝酒最後是造成痛苦的。


但是如果我忍耐做不喝,並且準時就寢,我隔天會有一個充滿精神跟活力的一天,長期下來,我也會少去肥胖跟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憤怒跟抱怨也是,有些話罵出來,自己心裡痛快,不罵出來,自己心裡難過

,可是如果傷害了別人,造成了別人的痛苦。


那麼當下是滿足了自己的慾望,可是以後卻造成了更多的傷害和裂痕。


如果忍耐下來的話,雖然當下心情很鬱卒,但是你可以繼續維持良好的關係,彼此能更圓滿,長期來講才是真的快樂跟滿足。



這些標準不是我在判斷的,你夠不夠忍耐跟夠不夠自律,你的冤親債主會判斷。


我們常常會有一些債主朋友來,他們都會要求要觀察一段時間再處理,這個最主要就是要在觀察,你是不是有那個資格值得讓他們原諒?


你要是一個對自己很嚴格,很約束自己的人,對別人和善,成全別人更完美的人,我想很難不會獲得債主的諒解的。



我曾經跟同修說:


雖然我修行了十幾年,但是我時時刻刻是處在戒慎恐懼的狀態,不敢輕易鬆懈,更不敢認為自己可以輕易地放縱,或者無拘無束。


因為我們的身邊隨時都有我們的債主在,他們會時時刻刻去評估我們是不是一個修行人,我們值不值得他們的原諒?



自律,就是用熱愛的心情,去做你討厭的事情,這就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必須要做的事。



祝大家平安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