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了凡四訓故事考證

看板 redmaple
作者 ga037588 (丹楓)
標題 [專文] 如何改變命運-了凡四訓-積善之方故事上篇
時間 2016-05-11 Wed. 04:29:00

如果要得到福澤,遠離禍害,還沒說到行善,必須先要改正自己的過錯。

改過的基礎建立在自省與付諸執行,了解這些後,接著進入討論如何累積善德。

了凡在這裡舉了十個善行得善報的故事,我另外一一進行考據,考證其真實性,加入適當的補充。

補充資料都出於可考之史料,如果有錯漏謬誤,煩請諸版友務必指正,幫助我更正文章。

亮藍字的部份是了凡的原文,餘為我的補充與考證。

]第三篇    積善之方

易經裡說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過去顏家將女兒嫁給叔梁紇(孔子父親)的時候,可以把孔家一代代祖先積德的事跡描述出來,

便能推測他的子孫必有興家的人。

孔子稱讚舜,說:「舜因為行大孝之故,他的子孫繁盛,代代興旺保有對祖先的祭祀。」

這些都是真實的正論。

我們可以試著用一些過去的故事證明這個道理:

1.

少師(高官才能享有的尊榮虛銜)楊榮,是建寧人(今福建山區),楊家祖上以擺渡為職業。

有次久雨成災,溪水暴漲沖毀了許多民宅,許多溺死的人從上游流下來,

其他的舟船都在撈取貨物,只有少師的曾祖父與祖父努力地救人,沒有去撈貨物。鄉裡的人都笑他們笨。

等到少師的父親出生,家境才漸漸寬裕。

有一個神仙化作道人,告訴他父親:「你的祖父有陰德,子孫當要顯貴,最好葬在某個地方。」

楊家依道人的指點遷葬,就是今天稱為白兔墳的地方。

後來少師出生,年輕時就高中登第(29歲中進士第五名),位至三公(三公在古時,是為官最高尊榮的地位)。

國家加恩賜官給他的曾祖,祖父與父親一樣的官位(追封三公,工部尚書與大學士銜)。

楊家子孫昌盛顯貴,到現在還有許多出色賢能的人。(楊榮離了凡的時代大概150年左右。)


我沒有在其他史料找到楊家祖上擺渡的記載,一般正史不會寫到那麼細,

這類的故事多出於家譜,宗族故事,地方志或讀書人的筆記內。

這個故事只有了凡提到,但推理起來應該不假。

這邊可以再補充幾個正史裡楊家的故事。楊家之所以能出個賢相子孫,應該不止擺渡救人之功。

正史裡的楊家,確實差不多大概到楊榮的祖父楊達卿壯年時期才開始寬裕。

楊達卿的年代正值元末亂世,他在鄉間是個有賢名的讀書人,但不願意出來作官。

那時社會非常動亂,漢人動輒遭禍,達卿非常地謹慎。

楊家所在的福建建甌縣,其實是非常貧窮的鄉野山地,一次全省發生大饑荒(1353年,達卿48歲),

達卿想要拿出自己家的積蓄盡力救災,又擔心人家告發他欲買民心造反,

為求低調,就跟鄉裡人謊稱自己家境漸富,想要幫祖上的風水造林。

約定好只要鄉民願意在大富山上種好一顆樹,就給一斗米酬勞。

一斗米在當時是很優沃的,可以讓一個壯丁吃一週的時間沒問題。

只要鄉民來跟他報種了多少樹,不論來幾次,報幾棵,他也不去查驗,來報他就給。

其實鄉民也都知道他的厚意,大家盡力地種樹,非常感恩他。

過了十幾年後,達卿老了,大富山上的樹也都長大了。

根據楊家宗譜記載,老達卿一天睡午覺,夢到一個拿個拐杖的白衣老先生跟他說:

「你種的樹已經長成了。」

老達卿醒來後,猜測老人是山神所化,於是定下規矩,這山上的樹子孫代代都不能砍伐,

唯有幾個例外可以使用:

建廟、蓋學校、為鄉里搭橋、幫無居窮者建房、死後子孫無錢買棺者立棺。ˉ

楊家子孫代代遵守這個遺訓,到現在已經六百年了還是如此,稱為萬木林,是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

這個故事因為楊榮顯達後,才被收錄至正式官方的地方志裡。

達卿一生行善無數,正史載他施藥救人,助人贖妻,造橋鋪路,接濟施棺等等不可計數。

民間都說,達卿雖然本無意於風水,但這大富山上的萬林必然造就了楊家的好風水。

至於達卿的墳位,地方志上記載,有一年建甌當地的一個東岳廟被大火燒毀。

達卿聽到消息,主動帶人捐財捐木要幫忙重建到好。

住持的道長非常感動,破例親自選了廟後白鶴山上的一塊地給達卿作為風水之用,

並預言日後楊家必出人物。這也成為史上福建風水家皆知的名穴之一。

了凡的故事講的是達卿的父親遷葬於白兔穴上,一家數代都得到好風水,

這確實也不是平白無故的。

至於楊榮這個人,也是史上少有的賢相。明初的賢臣三楊之一。

他三十一歲就進入明朝的內閣(31歲當上國家的部會首長),後來更當上內閣首輔(宰相),史稱機敏能謀斷。

只要閣臣吵架,或是與太監、皇帝間鬧有矛盾,施政沒有辦法決定,楊榮一到,

只消聽幾句話,就能將事情作好妥善的處理,而且眾人心服口服。

朱棣靖難之後得位不正,楊榮盡力輔佐他安民治國,在他的盛怒下不知勸諫救了多少大臣。

朱棣第五次北伐蒙古,死於歸途,楊榮當機立斷,命工匠收集軍中所有錫器熔成大桶,

把皇帝封在裡頭,秘不發喪。以免國家軍心不穩,皇子間奪位。

野史說楊榮為了守密將工匠滅口,不曉得是否為真實。

然而我個人認為這就算屬實,也實在無可厚非,只要善待工匠的後人即可。

楊榮因父喪回鄉處理,順道清查鄉民們的債權,將那些實在窮到還不起的借條都燒掉。

鄉人中只要因窮困無法生活,無法安葬的人,他統統一起接濟處理。

窮人家窮到無法嫁娶,也是他作主安排幫忙,鄉人間田產有糾紛實在沒辦法弄好的,

他把自己的田產拿出來分給對方,鄉人們都非常感激。

喪期還未結束,皇帝急著要他回朝復官,鄉親們為他送行時,都因為捨不得他離開而流淚。

綜觀這幾個故事,其實會發現幾個相當有趣的事情。

1.每一家之所以能興旺,絕對不是他們作了一件善事造成的。

而是他們會作這樣的善事,顯現與反映了他們處世的心態。

這個心態是一輩子的,他們用這樣的心態,一輩子在過生活。

從祖父,父親,自己,甚至到兒子,莫不是如此。

第一代通常是最辛苦的,但是因為有第一代的努力,

日積月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即使沒有發在第一代,子孫繼續承接善德,

就會發在子孫。

發幾代,就看子孫的努力,如果一代代都是如此,

那就一直延續下去。後面還有幾個故事也是如此,

還有一個反例,更能證明這種德蔭的影響力。

2.每一個故事裡的人物們都有幾個共同點:

正直、清廉、勤奮、善良。

當官的努力任事,沒當官的廣行善澤,或是教書,或是助人,

努力踏實地生活,一代一代地薪火相傳。

與其說他們是為了得到善果而善,不如說這樣的生活方式,是他們的人生價值觀。

傳統的儒家君子之流,學習的是聖賢之道,他們在努力實踐聖賢所說的道理。

講究的是我該做甚麼,不該做甚麼。該做的就努力做不要怕苦,不該做的就不能做,要抵抗誘惑。

看到人過得苦,起惻隱之心,推己及人。

自己不願意為自己謀好處,用道義主導自己的行為。

根本沒有想要得到回報,因為我作到是本來就應該的,作不到是過失,是不對的。

同時聖賢之教告訴他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只要自己這樣作是對的,不必擔心,放心作就是了。

只要順著天道作,老天會站在他們這一邊,只怕自己偏離天道而已。

什麼改不改命的,不重要,老天自有安排。孟子說的修身以俟之,就是這個道理。

他們的善行是一種心態,一種責任,一種人生觀。

所以看到不公不義的事,會站出來講話與反對,不畏暴橫。

有機會站上高位時,盡力地為群眾謀福利,因為聖賢是這樣教他們的。

這樣的行善,才是發自內心的真誠,所以得到善報,這是只天道循環的自然現象罷了。

這些人物都是很值得我們敬仰的人。

3.了凡選的故事,全都圍繞著功名打轉。

楊榮與謝遷是位極人臣。楊家與馮家是世代高官。

因為了凡行善的目的,不是要發財求壽,他是要一展抱負,當官。

在這樣的心態下,還有當時的氛圍下,在科名上有展現,就是真正的成就。

我們可以說,廣大地累善福德,就是施恩於群體。

當這群體要償還這個恩澤給該人,該人或能為君為王,為官為將,

統領一方,有權力掌握與影響一個群體。

因此科名變成反映福澤發報的一個硬指標,這是有道理可尋的。

如果這個有影響力的人亂搞,那就是把這些群體欠他的恩澤快速出清。

清得過頭了,變成罪孽,那就是禍及子孫,或是世世惡道償還,

為禽為畜,為奴為賤。

如果這個有影響力的人,不斷發揮正面影響力,那就是更是造福於群體,

群體要償於他的恩澤更多,發不在他,便發在子孫,直到子孫用盡為止。

古代說富不過三代,看看這些故事,當官要當超過三代,亦是何其難得。

寫這些故事,光是考證就花了我好幾天,

說真的,除了楊榮,謝遷。其他那些仁兄我都實在不認識。

他們可能只是某年榜單上的一個名字,要了解他們的故事,必須要翻找許多繁雜的史料,

比如他們的家譜,家鄉的地方志,詩作,與人通信的酬作,或是上書的奏摺。

除了林家粉團故事,其餘九個故事都確實有真人存在,而且都與了凡是同一時代的人物。

研究這九個故事,其實是在研究九個明代家族的故事,這些家族數代間的興與衰,

確實都可以從善惡之行為來佐證,正史都有紀錄可尋。

就算刪去了凡的故事,以這些人的人格,言行與努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亦能得到證實。

這以一個善書的品質來說是很難得的,許多善書的故事毫無根據,亂寫一通,

只為了勸善而誇大其詞,世間多見。

這些故事版友可以放心地宣講給他人聽,或是自行轉載他處,因為是真的故事。

然而我並非歷史專業出身,如果有錯漏之處,勢所難免,大錯應該不至於,

小細節出錯是有可能的,這些都要麻煩版友多多包含,不吝於指正,丹楓感激不盡。

這本書其實會讀的話,一般人一生奉行已經非常足夠了,只是時代已經不一樣,有些精神要用現代的方式重新詮釋。袁黃本人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了解他的一生,對了解他這書的內容不無幫助。我最近都在整理這些資料跟考證,估算了一下,一一寫完差不多會到20萬字左右,只能儘量簡寫。我希望藉由這些故事的考證,可以說明了凡的道理並非是迷信,這些人都真實地在歷史中存在過,他們的故事都被寫在史冊上,而且善惡果報用整個家族的數代追蹤下來,其實相當清楚了然。

原文出自:
https://disp.cc/b/1109-9oER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如何改變命運- 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並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讀了可以使人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造自己的命運;實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轉移社會風氣不可多得的好書。

【千人千般命呀!命命不相同,明朝袁了凡,本來命普通,遇到孔先生,命都被算中;短命絕後沒功名,前世業障真不輕,庸庸碌碌二十年,一生命數被算定,雲谷禪師來開示,了凡居士才轉命呀!才轉命。】

我童年的時候父親就去逝了,母親要我放棄學業,不要去考功名,改學醫,並且說:學醫可以賺錢養活生命,也可以救濟別人。並且醫術學得精,可以成為名醫,這是你父親從前的心願。



後來我在慈雲寺,碰到了一位老人,相貌非凡,一臉長鬚,看起來飄然若仙風道骨,我就很恭敬地向他行禮。這位老人向我說:你是官場中的人,明年就可以去參加考試,進學宮了,為何不讀書呢?



我就把母親叫我放棄讀書去學醫的緣故告訴他。並且請問老人的姓名,是那裏人,家住何處;老人回答我說:我姓孔,是雲南人,宋朝邵康節先生所精通的皇極數,我得到他的真傳。照註定的數來講,我應該把這個皇極數傳給你。



因此,我就領了這位老人到我家,並將情形告訴母親。母親要我好好的待他。並且說:這位先生既然精通命數的道理,就請他替你推算推算,試試看,究竟靈不靈。



結果孔先生所推算的,雖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都非常的靈驗。我聽了孔先生的話,就動了讀書的念頭,和我的表哥沈稱商量。表哥說:我的好朋友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裏開館,收學生讀書。我送你去他那裏寄宿讀書,非常方便。於是我便拜了郁海谷先生為老師。孔先生有一次替我推算我命裏所註定的數;他說:在你沒有取得功名做童生時,縣考應該考第十四名,府考應該考第七十一名,提學考應該考第九名。



到了明年,果然三處的考試,所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所推算的一樣,完全相符。孔先生又替我推算終生的吉凶禍福。他說:那一年考取第幾名,那一年應當補廩生,那一年應當做貢生,等到貢生出貢後,在某一年,應當選為四川省的一個縣長,在做縣長的任上三年半後,便該辭職回家鄉。到了五十三歲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時,就應該壽終正寢,可惜你命中沒有兒子。



這些話我都一一的記錄起來,並且牢記在心中。從此以後,凡是碰到考試,所考名次先後,都不出孔先生預先所算定的名次。唯獨算我做廩生所應領的米,領到九十一石五斗的時候才能出貢。那裡知道我吃到七十一石米的時候,學臺屠宗師(學臺:相當於現在的教育廳長)他就批准我,補了貢生。我私下就懷疑孔先生所推算的,有些不靈了。

以下可閱讀全文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619.htm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素食的好處

素食的優點

素食的優點如下:
第一:因植物食品中不含有對心血管構成威脅的有害物質,因此素食可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最近美國公布的一個研究報告証實,堵塞的冠狀動脈,可以通過素食、運動、服藥和減少精神壓力等綜合措施重新通暢,而不需要依賴手術打通;單靠素食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且在以後十年中不發生使心臟病猝發的冠狀動脈病:而不能堅持素食者,則出現了冠狀病重度再發。



第二:素食可以減少癌症發病率.尤其是直腸癌,結腸癌:這是因素食中含有大量纖維素,能刺激腸蠕動加快,利於通便,使糞便中有害物質及時排出,降低了有害物質對腸壁的損害。據美國有關資料,素食者比肉食者癌症發病率低百分二十至四十。



第三:素食可減輕腎臟負荷:

素食對腎功能不健全的腎臟病患者來講,能起到讓腎臟[休息]的作用:腎臟病患者改為素食,外加乳制品的攝入,既可減輕腎臟負擔,又不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實為一舉兩得。



第四:素食對預防骨質疏鬆症亦有好處。

眾所周知,老年人[尤其絕經後的婦女]為了防止骨質疏鬆,提倡多吃含鈣質的食品,而維生素C有利於鈣質的吸收。很多植物食品[如綠色蔬菜,西紅柿和某些瓜果等]含維生C。豐富:相反,動物食品有時卻能剝? 雰倩擏Q用鈣質的能力:因此,有人建議.素食者喝些牛奶,以補充人體所需的鈣質,這樣有助於骨質增加密度。



吃素的好處:



和一般人比較起來,素食者的血脂肪含量較低,也較少罹患心臟疾病和癌症,體重也較不可能超重,這是因為飲食當中攝取了較高的纖維素之故,此外還包括了生活型態的因素在內。素食者較具有健康意識,較不抽煙,其中許多人不喝酒或咖啡。現在素食之道的運動已愈來愈普遍了,即使只是一星期中有幾天吃素,這些人也都正在改變他們的生活型態,以降低卡路里和脂肪的攝取量。吃素是一種能維持均衡和營養,且又不貴的飲食方法。



均衡的飲食



攝取足量的B12、鈣和鐵對素食者來說是重要的。為求飲食均衡,素食者也需從五種食物群當中獲得一些養份:穀物類、蔬菜、水果、乳製品(或類似物)、和肉、雞、鴨、魚之外的其他蛋白質來源。

  

蛋白質和吃素



如果你是一個嚴格的素食者,你必須特別注意蛋白質的攝取。牛奶、乳酪、優酪乳、和所有醣類中都有蛋白質。葷食者的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都很高。吃太多蛋白質,真的對我們不好。如果你的飲食計劃是一個星期中只有幾天吃素,那你無需擔心蛋白質會不均衡的問題,你可能只要將高蛋白質的飲食改為對你較好的適量蛋白質的飲食即可。



組合食物以獲得蛋白質



吃素時需要組合幾種食物,以獲取製造完整蛋白質的氨基酸。合適的食物組合包括:豆類和穀類(如烤土司和豆類)、豆類和米、扁豆和穀類。



豆類和穀類

對素食者而言,豆類和扁豆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它們含有很多纖素,而且無脂肪。

有很多乾的或罐裝的種類可以選擇。它們可以加入任何菜色之中也可以做成甜點。



穀類、堅果類和種子類

穀類、堅果類和種子類,例如胚牙、米、大麥、燕麥片、小麥粉、和小米,這些都是很好的維他命、礦物質和未精練醣的來源。堅果類和種子類非常好吃,在素食中常用。堅果類具有多種不飽和脂肪,能補充纖維素,是很好的蛋白質、維他命B和礦物質的來源。把堅果類、穀類和種子類混在一起作業,能提供高品質的蛋白質。



水果和蔬菜

水果和蔬菜也含有蛋白質,也是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素的來源。



食素確實有益身心



近年來,社會掀起茹素風,除了是宗教理由外,健康亦是主要原因。我們且從健康角度,說說素食的好處。

我們訪問了一位從事體健和醫療工作,持素廿三年的澳洲人MarkHouston,分享他的經驗和心得,從素食的好處到吃肉的危險,從東方古老的理論到西方現代的新知,讀者們不容錯過。

Mark當年研究自然療法時,發覺素食者較少患上現世紀的頭號殺手病,例如心臟病、高血壓、腫瘤等,就連傷風感冒也少,這項發現啟發他成為素食者。

Mark現任博藝會及德藝會體健中心經理,指導強身健體之道,業餘竟是註冊中醫師,並考獲針灸碩士,對健康之道最有心得,談到素食好處更且如數家珍:「素食令人頭腦清晰、思想集中、腦筋靈活。可以承受壓力而不擔心會產生心臟病。」



年屆四十血管機能如少年



  「我如今41歲,但我的血管機能與十六歲的青年無異,因為素食很少膽固醇,血脂也低。普通人不明白,其實人類八成病源來自血管閉塞,導致血液循環受阻而緩慢,影響輸送血液至腦部及身體各主要內臟器官。血管輸血減慢則造成器官萎縮,這種情況較少發生在素食者身上,這也說明了為何素食者記憶力勝人一籌,供養腦部的血管不容易受破壞嘛!素食者可以預期記憶力較強,特別是老年時更為顯著。」

黃豆有助婦女更年期

  Mark因工作需要而經常留意世界健康最新情報,他引述英國醫學界最近要求更年期婦女改吃黃豆特製的麵包。因黃豆含雌激素,內有幫助調節經期及控制骨內礦物質新陳代謝的荷爾蒙,更年期婦女因製造雌激素的能力減慢而引致發熱、情緒不穩及骨質疏鬆。直至現在,現代醫學仍主張用賀爾蒙替代治療法(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幫助更年期婦女,但此法增加乳癌和子宮癌機會達百分之六十五,很多婦女不願冒此險。黃豆麵包可以讓她們每日有規律地從中攝取少量雌激素,因而達到賀爾蒙替代治療法的效果,但毋須害怕因服僭矽@度雌激素藥丸而生癌的危險。

對於那些篤信西方醫學、對素食不以為然的人來說,以下的事例頗值得三思:「紐約最近傳來消息,世界知名的癌症專家費亞醫生Dr.Fair也茹素和吃中藥!」



美國癌症專家也茹素



  話說費亞醫生是美國最先進癌症醫院MemorialSloan-Keltering的駐院醫生,兩年前還以世界上最尖端的化療和電療醫治癌症,誠為現代醫學的主要典範。後來他患了結腸癌,經診斷為不治之症。如今他吃素、服食中藥,並且每日靜坐兩次。費亞醫生解釋說:因為素食之低蛋白質、低脂肪和高纖維,素食者患結腸癌的機會近乎零。

近年來,禽流感、豬瘟、瘋牛症此起彼落,益發令人關注食肉的危險,然而Mark更擔心畜牧業對人體健康的長期禍害:「現時動物被關在一個受控制的小空間來飼養,吃的是抗生素、荷爾蒙、激素及其他化學品,令牠們快高長大,好肉味又夠重磅,但這一切並非為了解決世界糧食不足的危機,只是純粹為了增加商人的利潤!」

可憐的農場動物吃了各類催谷生育的化學品,長得快也宰得快。化學品控制了牠們的免疫系統和成長,當人類吃了這些動物肉,也把那些破壞免疫系統和成長步驟的東西也吸收了,人類身體組織因而產生不正常細胞發展。

http://www.taolibrary.com/category/category9/c9032/04.htm



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

慈悲要有智慧

如師志 ╱福慧雙修

慈悲要有智慧
福慧法師
  有一天下午,我和一位遠道來訪的朋友正聊得不亦樂乎,談得起勁的時候,門鈴聲響,我起身開門,門外是一位學生模樣的年青人,手提兩捆衛生紙,探頭而入,一進門像連珠炮似地直說
:「學姊你好!我是利用假日出來推銷日常用品的在校生,請你支持學弟,照顧我的生意,跟我買幾捆衛生紙,拜託!拜託!」見他嘴巴很甜,而且頭如搗蒜一般點個不停,想想,反正日常用品多買它幾捆放著也無所謂,我便問
:「一捆是賣多少錢呢?」年青人說:「一捆五包,才只賣六十五元,很便宜吧!」我覺得不對勁,便說:「沒那麼貴吧!我早上才在巿場上買了兩捆,一捆的價錢,也才
五十元,為什麼你賣的價錢,竟跟別人不一樣呢?如果一樣的價錢,我就跟你買下!」學生說:「品質、牌子不一樣。」我說:「反正是雜牌,價錢和品質是差不到那裡去的,怎麼樣?同樣的價錢如果不賣的話,那我也不想買了。」說著我便想轉身入內,那位學生急忙說:「別急!別急!我老實告訴你吧!本來的價錢確實是像你說的一樣,不過因為我們是學生,所以每包多賣你們幾塊錢,也沒什麼不對,你應該本著愛護學弟的善心,來給我們捧一捧場。」

  他停了一下,探了探廳內供奉的釋迦牟尼佛聖像,又接著說:「何況你是佛教徒,更應該要有慈悲心。」我聽
後既覺好笑,又頗感慨:「既然你說佛教徒,要有慈悲心,那麼我今天就站在佛教徒應該淨化人心的立場,誠懇地跟你說幾句『忠言逆耳』的話,希望你不要見怪才好。」
我不管他的反應如何,緊接著說道:「你能夠利用假日出來推銷物品,賺錢讀書,這種刻苦奮發的精神,實在是令人欽佩,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應該秉著商人之道,公平買賣,絕不可企圖以學生的身份,心存異想,而擅自加價,妄求多利,假使你是學費不夠的話,秉著人類
互惠互助的精神,我願意盡棉薄之力,但是我絕不希望你年紀輕輕的,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就喪失本有的一片純潔,未進社會,就染上了奸商那種非道取財的惡習,像這樣子,將來真正進了社會,不但不能造福人群,反而替社會增添了一名不法的人,如此不但會危害社會群眾,也會
害了自己的前途啊!」這位青年聽我如此一說,似懂非懂,低著頭,一聲不吭就走了。我也只好長歎一聲,關門進屋,繼續陪朋友聊天。

  這件事情的發生,不僅使我對人心的不古而感痛心,更使我想起不只是世人對於「慈悲」二字的含意誤解,就是一些已皈依三寶,而未深入佛法,智慧未發的佛教徒,也常以惡為善,認善是惡的濫發慈悲心。

  記得家鄉的一間寺廟,曾被一位素未謀面的生人,妄言綺語的騙了一筆錢,後來雖查得了行騙犯者的去處,但是,大家說佛教徒應本著慈悲之心,寬宏大量,而未深究,可是未隔幾日,鄰近的另一寺廟,又遭到同一手法的騙案,至此方知犯案者乃是一位慣犯,他利用佛教徒慈悲之心,所以大膽行騙。像他們這樣錯用慈悲,不但使自己受到損害,也使別人遭受同害,更可怕的是,因人的姑息養奸,而使犯案者不知悔改,反而食髓知味,更加胡作非為,而觸犯更重的國法,這豈不是反而害了他嗎?

  不只是今日的世人,不解真正的善惡,而錯用慈悲,就是古人亦有此例;在善言文摘發行的《了凡四訓白話解釋》本裡,就曾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從前呂文懿宰相辭職歸鄉,鄉民依然尊敬他如北斗星,看重他如泰山;有一天
,一個鄉民醉後前去大罵他一頓,呂公不為所動,認為是醉人而不去計較。一年後,此人愈變愈壞,終於犯上了死刑重罪,呂公才後悔說:「當初若稍微跟他計較,送官懲罰,小懲足以為戒,也許今日不會促成此種大惡,吾當初過於忠厚,怕被人誤為仗勢欺人,以致害了他!」言下頗為自己當時錯用慈悲而感後悔不已。

  以上幾件事故的發生,使人深感正當使用慈悲的重要,是不容忽視的,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將「慈悲」二字的真正含義,簡單扼要的倡之於世,讓世人了解,而不顛倒是非,誤用慈悲,替社會帶來了黑暗。

  根據佛經的記載:「與樂曰慈,拔苦曰悲」是為慈悲二字的定義。那麼什麼是拔苦與樂呢?比如說:一個身有病苦,而且又無安定職業的人,一家潦倒落魄,飽受身心的苦楚;如果我們佛教徒有經濟的力量,要行慈悲的話,那就必須要先給與金錢,使其能夠安家療病,然後輔導他一技之能,讓他能夠自己謀生養家;而以佛法洗滌他的心靈,使他能夠明了因果,萬法唯心所造,進而修持佛法,從心徹底改造,以求命運環境轉變,而不是一輩子都依賴別人的濟助,這才可說是真正的苦與樂;絕不是像一般人沽名釣譽,只是揚揚止沸,而不斧底抽薪,這樣子縱然是對一個人的佈施救濟一輩子,卻無法使他自立創新,永遠活在憂悲苦惱的日子裡,那就不能說是拔苦與樂了。總而言之,對一個人,或是任何眾生行慈悲時,眼光當要明利,運用智慧,在佛教的術語,就叫「慈悲雙運」也!

原文出自:

https://www.zgs.org.tw/epaperSystem/periodical/9612/epaper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