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了凡四訓故事考證

看板 redmaple
作者 ga037588 (丹楓)
標題 [專文] 如何改變命運-了凡四訓-積善之方故事上篇
時間 2016-05-11 Wed. 04:29:00

如果要得到福澤,遠離禍害,還沒說到行善,必須先要改正自己的過錯。

改過的基礎建立在自省與付諸執行,了解這些後,接著進入討論如何累積善德。

了凡在這裡舉了十個善行得善報的故事,我另外一一進行考據,考證其真實性,加入適當的補充。

補充資料都出於可考之史料,如果有錯漏謬誤,煩請諸版友務必指正,幫助我更正文章。

亮藍字的部份是了凡的原文,餘為我的補充與考證。

]第三篇    積善之方

易經裡說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過去顏家將女兒嫁給叔梁紇(孔子父親)的時候,可以把孔家一代代祖先積德的事跡描述出來,

便能推測他的子孫必有興家的人。

孔子稱讚舜,說:「舜因為行大孝之故,他的子孫繁盛,代代興旺保有對祖先的祭祀。」

這些都是真實的正論。

我們可以試著用一些過去的故事證明這個道理:

1.

少師(高官才能享有的尊榮虛銜)楊榮,是建寧人(今福建山區),楊家祖上以擺渡為職業。

有次久雨成災,溪水暴漲沖毀了許多民宅,許多溺死的人從上游流下來,

其他的舟船都在撈取貨物,只有少師的曾祖父與祖父努力地救人,沒有去撈貨物。鄉裡的人都笑他們笨。

等到少師的父親出生,家境才漸漸寬裕。

有一個神仙化作道人,告訴他父親:「你的祖父有陰德,子孫當要顯貴,最好葬在某個地方。」

楊家依道人的指點遷葬,就是今天稱為白兔墳的地方。

後來少師出生,年輕時就高中登第(29歲中進士第五名),位至三公(三公在古時,是為官最高尊榮的地位)。

國家加恩賜官給他的曾祖,祖父與父親一樣的官位(追封三公,工部尚書與大學士銜)。

楊家子孫昌盛顯貴,到現在還有許多出色賢能的人。(楊榮離了凡的時代大概150年左右。)


我沒有在其他史料找到楊家祖上擺渡的記載,一般正史不會寫到那麼細,

這類的故事多出於家譜,宗族故事,地方志或讀書人的筆記內。

這個故事只有了凡提到,但推理起來應該不假。

這邊可以再補充幾個正史裡楊家的故事。楊家之所以能出個賢相子孫,應該不止擺渡救人之功。

正史裡的楊家,確實差不多大概到楊榮的祖父楊達卿壯年時期才開始寬裕。

楊達卿的年代正值元末亂世,他在鄉間是個有賢名的讀書人,但不願意出來作官。

那時社會非常動亂,漢人動輒遭禍,達卿非常地謹慎。

楊家所在的福建建甌縣,其實是非常貧窮的鄉野山地,一次全省發生大饑荒(1353年,達卿48歲),

達卿想要拿出自己家的積蓄盡力救災,又擔心人家告發他欲買民心造反,

為求低調,就跟鄉裡人謊稱自己家境漸富,想要幫祖上的風水造林。

約定好只要鄉民願意在大富山上種好一顆樹,就給一斗米酬勞。

一斗米在當時是很優沃的,可以讓一個壯丁吃一週的時間沒問題。

只要鄉民來跟他報種了多少樹,不論來幾次,報幾棵,他也不去查驗,來報他就給。

其實鄉民也都知道他的厚意,大家盡力地種樹,非常感恩他。

過了十幾年後,達卿老了,大富山上的樹也都長大了。

根據楊家宗譜記載,老達卿一天睡午覺,夢到一個拿個拐杖的白衣老先生跟他說:

「你種的樹已經長成了。」

老達卿醒來後,猜測老人是山神所化,於是定下規矩,這山上的樹子孫代代都不能砍伐,

唯有幾個例外可以使用:

建廟、蓋學校、為鄉里搭橋、幫無居窮者建房、死後子孫無錢買棺者立棺。ˉ

楊家子孫代代遵守這個遺訓,到現在已經六百年了還是如此,稱為萬木林,是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

這個故事因為楊榮顯達後,才被收錄至正式官方的地方志裡。

達卿一生行善無數,正史載他施藥救人,助人贖妻,造橋鋪路,接濟施棺等等不可計數。

民間都說,達卿雖然本無意於風水,但這大富山上的萬林必然造就了楊家的好風水。

至於達卿的墳位,地方志上記載,有一年建甌當地的一個東岳廟被大火燒毀。

達卿聽到消息,主動帶人捐財捐木要幫忙重建到好。

住持的道長非常感動,破例親自選了廟後白鶴山上的一塊地給達卿作為風水之用,

並預言日後楊家必出人物。這也成為史上福建風水家皆知的名穴之一。

了凡的故事講的是達卿的父親遷葬於白兔穴上,一家數代都得到好風水,

這確實也不是平白無故的。

至於楊榮這個人,也是史上少有的賢相。明初的賢臣三楊之一。

他三十一歲就進入明朝的內閣(31歲當上國家的部會首長),後來更當上內閣首輔(宰相),史稱機敏能謀斷。

只要閣臣吵架,或是與太監、皇帝間鬧有矛盾,施政沒有辦法決定,楊榮一到,

只消聽幾句話,就能將事情作好妥善的處理,而且眾人心服口服。

朱棣靖難之後得位不正,楊榮盡力輔佐他安民治國,在他的盛怒下不知勸諫救了多少大臣。

朱棣第五次北伐蒙古,死於歸途,楊榮當機立斷,命工匠收集軍中所有錫器熔成大桶,

把皇帝封在裡頭,秘不發喪。以免國家軍心不穩,皇子間奪位。

野史說楊榮為了守密將工匠滅口,不曉得是否為真實。

然而我個人認為這就算屬實,也實在無可厚非,只要善待工匠的後人即可。

楊榮因父喪回鄉處理,順道清查鄉民們的債權,將那些實在窮到還不起的借條都燒掉。

鄉人中只要因窮困無法生活,無法安葬的人,他統統一起接濟處理。

窮人家窮到無法嫁娶,也是他作主安排幫忙,鄉人間田產有糾紛實在沒辦法弄好的,

他把自己的田產拿出來分給對方,鄉人們都非常感激。

喪期還未結束,皇帝急著要他回朝復官,鄉親們為他送行時,都因為捨不得他離開而流淚。

綜觀這幾個故事,其實會發現幾個相當有趣的事情。

1.每一家之所以能興旺,絕對不是他們作了一件善事造成的。

而是他們會作這樣的善事,顯現與反映了他們處世的心態。

這個心態是一輩子的,他們用這樣的心態,一輩子在過生活。

從祖父,父親,自己,甚至到兒子,莫不是如此。

第一代通常是最辛苦的,但是因為有第一代的努力,

日積月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即使沒有發在第一代,子孫繼續承接善德,

就會發在子孫。

發幾代,就看子孫的努力,如果一代代都是如此,

那就一直延續下去。後面還有幾個故事也是如此,

還有一個反例,更能證明這種德蔭的影響力。

2.每一個故事裡的人物們都有幾個共同點:

正直、清廉、勤奮、善良。

當官的努力任事,沒當官的廣行善澤,或是教書,或是助人,

努力踏實地生活,一代一代地薪火相傳。

與其說他們是為了得到善果而善,不如說這樣的生活方式,是他們的人生價值觀。

傳統的儒家君子之流,學習的是聖賢之道,他們在努力實踐聖賢所說的道理。

講究的是我該做甚麼,不該做甚麼。該做的就努力做不要怕苦,不該做的就不能做,要抵抗誘惑。

看到人過得苦,起惻隱之心,推己及人。

自己不願意為自己謀好處,用道義主導自己的行為。

根本沒有想要得到回報,因為我作到是本來就應該的,作不到是過失,是不對的。

同時聖賢之教告訴他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只要自己這樣作是對的,不必擔心,放心作就是了。

只要順著天道作,老天會站在他們這一邊,只怕自己偏離天道而已。

什麼改不改命的,不重要,老天自有安排。孟子說的修身以俟之,就是這個道理。

他們的善行是一種心態,一種責任,一種人生觀。

所以看到不公不義的事,會站出來講話與反對,不畏暴橫。

有機會站上高位時,盡力地為群眾謀福利,因為聖賢是這樣教他們的。

這樣的行善,才是發自內心的真誠,所以得到善報,這是只天道循環的自然現象罷了。

這些人物都是很值得我們敬仰的人。

3.了凡選的故事,全都圍繞著功名打轉。

楊榮與謝遷是位極人臣。楊家與馮家是世代高官。

因為了凡行善的目的,不是要發財求壽,他是要一展抱負,當官。

在這樣的心態下,還有當時的氛圍下,在科名上有展現,就是真正的成就。

我們可以說,廣大地累善福德,就是施恩於群體。

當這群體要償還這個恩澤給該人,該人或能為君為王,為官為將,

統領一方,有權力掌握與影響一個群體。

因此科名變成反映福澤發報的一個硬指標,這是有道理可尋的。

如果這個有影響力的人亂搞,那就是把這些群體欠他的恩澤快速出清。

清得過頭了,變成罪孽,那就是禍及子孫,或是世世惡道償還,

為禽為畜,為奴為賤。

如果這個有影響力的人,不斷發揮正面影響力,那就是更是造福於群體,

群體要償於他的恩澤更多,發不在他,便發在子孫,直到子孫用盡為止。

古代說富不過三代,看看這些故事,當官要當超過三代,亦是何其難得。

寫這些故事,光是考證就花了我好幾天,

說真的,除了楊榮,謝遷。其他那些仁兄我都實在不認識。

他們可能只是某年榜單上的一個名字,要了解他們的故事,必須要翻找許多繁雜的史料,

比如他們的家譜,家鄉的地方志,詩作,與人通信的酬作,或是上書的奏摺。

除了林家粉團故事,其餘九個故事都確實有真人存在,而且都與了凡是同一時代的人物。

研究這九個故事,其實是在研究九個明代家族的故事,這些家族數代間的興與衰,

確實都可以從善惡之行為來佐證,正史都有紀錄可尋。

就算刪去了凡的故事,以這些人的人格,言行與努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亦能得到證實。

這以一個善書的品質來說是很難得的,許多善書的故事毫無根據,亂寫一通,

只為了勸善而誇大其詞,世間多見。

這些故事版友可以放心地宣講給他人聽,或是自行轉載他處,因為是真的故事。

然而我並非歷史專業出身,如果有錯漏之處,勢所難免,大錯應該不至於,

小細節出錯是有可能的,這些都要麻煩版友多多包含,不吝於指正,丹楓感激不盡。

這本書其實會讀的話,一般人一生奉行已經非常足夠了,只是時代已經不一樣,有些精神要用現代的方式重新詮釋。袁黃本人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了解他的一生,對了解他這書的內容不無幫助。我最近都在整理這些資料跟考證,估算了一下,一一寫完差不多會到20萬字左右,只能儘量簡寫。我希望藉由這些故事的考證,可以說明了凡的道理並非是迷信,這些人都真實地在歷史中存在過,他們的故事都被寫在史冊上,而且善惡果報用整個家族的數代追蹤下來,其實相當清楚了然。

原文出自:
https://disp.cc/b/1109-9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