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碩士論文的事很紅,
我想起了我碩士畢業後五六年,
有天心血來潮去拜訪以前指導我論文的教授們,
那時拜訪了令人尊敬的學者-黃介辰教授,他是敝人當初論文共同指導的教授,許久未見,對老師的感謝之情油然而生,不覺多聊了一下。
老師突然想到了什麼,就說:
「你們那時候也花太多時間去篩選一隻目標菌種了吧?
花了一年多才篩到它,我們現在實驗室每個月至少都可以篩到一隻。」
言下之意,好像我們有點混了…
我當下馬上急了,立馬回答老師:
「老師,狀況完全不一樣啊!
我們那時候完全是從無到有的,
連目標菌種要用什麼條件去篩選都不知道,一方面要花時間博覽相關文獻,一方面又不停的找條件去測試,光熱篩的溫度就要測試很久。
何況一開始實驗室的設備又不齊全,那時連厭氧操作台都沒有,我們要配厭氧菌用的培養基要花很多時間去處理,哪像你們現在就有厭氧操作台等更多好設備可以用?
而且學弟妹們承接我們之前的經驗來做,當然可以少掉很多試錯的時間的。」
老師不愧是專業的學者,聽我這麼一說,雙眼一亮,彷彿看到實驗上的重大突破,立馬要叫實驗室裡的學弟學妹來聽我說我們當初無中生有的過程,一方面鼓勵他們,一方面也希望我做一個經驗分享,幫助他們進步。
我現在已經畢業二十多年了,想到當初的學長和老師,心中仍有無限的感激,感謝他們教會我人生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如何做學問。
我當初辛苦了兩年多的碩士論文其實對我後來的求職和工作沒什麼幫助,我根本沒再做論文中任何相關的學問。
但是我在拿到碩士學位之後,我知道要怎麼做「學問」。
所謂的知識或學問,都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產生出來處理人類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說人類進步的速度取決於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取決學問產生的速度。
我們自小學開始一直到大學以來的學習都是在被動接受知識和學問。
而自碩士開始到博士學位都是必須產生知識和學問給後面的人,這在思維模式上是很大的不同的。
碩士學位可以說是在教我怎麼去解決問題,甚至於我如果面對了任何人生的問題時,我有信心去面對,也知道可以如何遵循一個模式去處理問題。
碩士論文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我簡短的分享一下,供大家參考,如何做學問:
第一步就是廣泛閱讀學習問題相關的知識,要花很多的時間去瞭解和學習。
第二步就是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血肉,產生了相關的羅輯和規則之後,就是不斷嘗試測試,也就是實驗。
最後一步就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以天底下沒有你不能解決的問題,只有你完全不瞭解的事,或者你不願花時間和精力去嘗試解決的問題。
我目前仍有兩個主要「碩士論文」在研究中,可惜目前都沒有指導教授,一個已經做了快十五年,一個是最近五年左右開始的,希望以後能有機會發表了。
做了十五年的這個研究是希望解決一個人人生大部分問題和煩惱,不止是自己的,還有眾人的,一般人稱呼它為「修行」。
做了五年的這個是希望如美國大學裡的贊助教授席位的方式由自己來贊助我的前一項研究創造一個研究席位即使我不在了,後面也有人接棒繼續研究下去。
(所謂教授贊助席位,是由企業或慈善家贊助一大筆錢給大學,讓大學提供一個教授席位的薪水和研究經費,贊助該教授的研究發展,即使該教授死亡或退休了,也有後續的教授來承接其研究。)
雖然兩個目標都有一定的難度和辛苦之處,但努力的話,一定有機會走出一條路的。
最後分享一句好話: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祝大家
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