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難得清靜心

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我想,很多人努力付出,或者修行,反省,為的應該是為了追求內心那份平靜。
也就是所謂的清靜心。
根據我這些年來的的體會,可以跟大家分享哪些行為可以獲得清靜,哪些行為反而會讓自己內心陷入更深的紛爭及痛苦。




先從如何使自己不平靜說起:
和別人比較及計較、和別人爭是非對錯、與人結惡緣、造惡等等,諸凡外顯於外的,可能會傷害其它人的行為,都只會讓自己更加負面及難以平靜。
所以,謙虛,不與理念不同者爭辯,若非絕對必要,也無需特別去解釋他人對自己的誤解,眾生皆是順從因果的法則在進行,在惡因消除時,果報成熟之後,事情早晚水落石出的。

那如何讓自己平靜呢?
因為人的心念和環境無時不被外在的力量所影響,會和自己有深切的因緣,且有極強的動機想干擾我們的,就是我們過去曾深深傷害過的眾生,也就是我們的冤親債主,所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好好地還債,讓自己的冤親債主能拿到該拿的福報,然後離開。

只是這個最後的一個過程,而且不一定每個人都有這個緣份能達到。

為了幫助這個緣份提早成立,那麼就是多懺悔多忍耐,懺悔和忍耐,主要是為了讓對我們不滿的朋友,能夠多少消解他的怨氣,人,不管有形無形都是憑著一股氣在做事,只要有怨氣仍在,自然會發洩在曾經的加害者身上。

所以當自己不平靜時,多跟自己的債主懺悔,一句道歉勝過千言萬語,解釋再多不如低頭認錯。

我常接到一些朋友來電,他們跟我反應,曾找其它單位處理他們冤親債主的問題,但總過個幾天又會看到他又找上門來。
可以斬釘截鐵地跟我說,他就是同一位。

其實,我們將心比心地想,無論處理有沒有效,如果我的冤氣不能消解,那麼不管給我什麼,我都一定會再找上門來的。

一句不甘願,可比千山萬水難。

所以對方的身份,就很重要,要能讓對方確切地知道我是在跟他道歉,這是第一個重點。
要有耐心,好好忍耐,不要報怨,這是第二個重點。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等待,等待對方給我們一個機會。
千百年來的輪迴,累生累世的相隨,是在等待一個雙方和解的機會,等待對方願意放手,而我們能夠掌握這個機會,好好奮鬥。

我常想,我的罪孽深重,不求能夠還清所有虧欠的債,但求能夠求得他們一個原諒,一個冤氣的消解。


清靜心,內心的平靜,是在於沒有外在的干擾,沒有內心負面情緒。
一個人清閒地住在家裡,沒有內憂外找,自然清清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