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安住

所以大乘佛法,如何才能安住?

無所住即是住。

拿禪宗來講,住即不住,不住即住。無所住,即是住。所以人生修養到這個境界,就是所謂如來,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他是學禪的,他的詩文境界高,與佛法、禪的境界相合。他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這是千古的名句,因為他學佛,懂了這個道理。人似秋鴻來有信,蘇東坡要到鄉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個地方,答應了今年再來,果然來了。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象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跡。人生本來如大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老年人常回憶,想當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尋煩惱,因為一切事不能回頭的,像春夢一樣了無痕的。     

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須要再研究金剛經了。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心無所謂降,不須要降。

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在這個位置上坐下來的時侯,一切都沒有了,永遠拉不回來了。 

金剛經說什麼
南懷瑾  講述

http://www.buddha.twmail.cc/2-3/Daimond3-1.htm

————

世事如流水,來了就是來了,去了也就去了,人生順其自然即可。

萬事前因定,無須自尋煩惱,自找苦吃。

找一份正常的工作,盡力做好人家的工作,閒暇之餘,分享佛法,讀誦佛經,也是能安住一生。

人生的煩惱,皆源自我們這個肉身,肉體需求的東西越少,我們的煩惱也會越少,煩惱少,自然能安住,能清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