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惟覺和尚的學佛與人生

學佛與人生

  ──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於崇右企專(90/03/28)

 
  我們都希望生活要充實、愉快,也希望生存有價值、有意義;除了生活、生存外,我們還有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是無窮盡的,社會上少數人不了解生命的可貴,所以自我放棄、自我陶醉、自我消遣,乃至於尋歡作樂。

  所謂的人生,包含三個意義:一個是生活、一個是生存、一個是生命。每一個人都應該要關心自己,能夠關心自己、尊重自己,一定也能夠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生活、生存和生命。

  佛法告訴我們,人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如果我們相信人有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的生存空間,就是無窮盡地廣大;我們的生命,就是無窮盡地長遠。佛經中提到,過去是因、現在是果;現在是因、未來是果。但人們並不相信這些道理,為什麼呢?一般人認為,未來的事看不見,過去的事也不知道,所以不相信過去,也不相信未來。既然不相信過去,也不相信未來,那是不是也不相信現在呢?如果連現在也不相信,人生不就失去方向了嗎!

  關於過去,至少我們知道父母的父母,知道曾祖父母,也知道曾祖父母的父母……,再追溯上去,歷代祖先可能就不知道了。但是,不知道並不能說沒有。因此,我們應該了解,過去是一定存在的。古今中外,有些人一生下來,就知道前世的事情。例如,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知名的文人白居易,一生下來就認識「之、無」二字。

  前一陣子,報紙記載台南有一個人,喝醉酒躺在公園裡面,經路人報警送到警察局。等他清醒了,正要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卻突然心臟病發而死。警察依程序處理並通知家人領回,也請法院開了死亡證明。他的兒子將他領回去後,他晚上就托夢給兒子,說:「我不是因為喝酒心臟麻痺醉死的,而是被六、七個人打死的,趕快替父親申冤啊!」他的兒子到了警察局,重新報案申冤。結果經過調查、驗屍,證明他確實是被打死的。

  佛教的歷史上,這類事情也記載得很多,證明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生命,都會起念頭。這一念心,在晚上睡覺時會作夢。為什麼人會作夢呢?在夢中進入另外一個天地、另外一個世界,有苦也有樂,等到夢一醒,樂也不可得、苦也了不可得。每個人應該多多少少都有過這種經驗,有時候夢中的事情,還會有一些感應。因為我們這一念心是無遠弗屆的,這念心靈的感受,無論遠近,都是存在的。例如,自己的親人、子女到國外唸書,每天都在掛念他的生活、學業、身體健康。某個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所想念的人生病;第二天長途電話一打,確實生病了!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心靈的作用。相信一般人都聽過第六識的感應,人除了物質生活外,還有心靈的世界。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人有三世因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有其根據。

  如果人只重視物質生活,為了追求物質、功名利祿,不停地忙忙碌碌。為了自己的享受、事業、名利,不擇手段、巧取豪奪,或許自認為很有成就,其實卻造了很多業,也給社會帶來很多動亂,乃至造成大眾的傷害,最後終究空過一生,這就是物質生活氾濫所造成的影響。

  然而人除了物質生活,還有心靈世界;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物質,心靈便無法得到安定,空虛、煩惱也常常伴隨而生。一般人追求物質,就算追求到了,心中也無法得到滿足與充實,因為物質生活有限,而人的欲望卻無有窮盡。例如:對擁有錢財而言,一般人有了十萬想一百萬,有了一百萬想一千萬;就算是擁有了全世界,還想要征服太空。所以始終在追求當中、在煩惱當中。

  在欲望的驅使下,所追求的得到了,只是暫時得到一種滿足與快樂。這種快樂並非真正的快樂,而是物質刺激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短暫的快樂。等到這種快樂的感受慢慢消失了,又感到空虛煩惱,又去追求第二種快樂,這便是一種週而復始的惡性循環。過去一般人以打牌、跳舞作為刺激感官獲得短暫快樂的方式。現在的人不但打牌、跳舞,還要吃搖頭丸,用各種方法來麻痺自己,使自己忘了自己是誰。然而,如此一來,卻也讓自己愈來愈卑微。

  佛法告訴我們,對物質生活要看淡、看破、放下;精神生活則須提昇,如此才能有安樂的生活。

  精神生活就是我們當下這一念心,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感覺很平靜、很寧靜,這就是最富足的精神生活。例如,白天在上學、上班或做任何事業,到了下午或晚上,感覺身心很疲倦,這時候,只要把眼睛閉上靜坐一段時間,讓煩雜的思緒、心念沉澱,心中沒有妄想,清明的智慧現前,馬上就感覺精神充沛,我們的心靈也因此獲得淨化提昇。明白這個道理了,就要有信心,要在這一念心安頓自己、提昇自己、淨化自己。

  物質生活和我們的精神世界是同時發展的。所謂物質生活,在佛經裡面來講就是福德資糧。如果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從這個方向去努力,人生就會愈來愈光明、過得愈有意義。

  所謂修福德就是修善法。如果沒有福報,做什麼事情都會不順利,都會產生障礙。例如學生念書,雖然立志要大學畢業,或者想要得到博士學位,但是如果沒有福報,經濟環境不允許,家裏面連三餐都沒有著落,衣食住行都有障礙,這時候,只能半工半讀。白天打工,繳學費、維持家庭,晚上還要去讀書。由於一個人的體力、心力是有限的,因此,在這種因緣條件下,想要學業有所成就,實在是非常不容易。相反地,如果經濟環境很好,一切衣、食、住、行都是現成的,能夠專心用功讀書,學業一定會有所成就。在社會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出家修行也是一樣,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修福報。而福報從何而來?就是要修一切善法。

  中國歷史上的宋太祖,曾拜張果老為師。張果老就是陳摶仙人。當時,宋太祖的手下大將名叫曹彬,專門為宋太祖打天下,是一個大功臣。陳摶仙人一看到曹彬,就說:「大元帥,我看您的臉相有點不對喔!到了晚年的時候,性命難保,您現在應該多修善法,絕對可以改變您的命運,增加您的福報啊!」曹彬知道他是個仙人,絕對不會騙人,所以始終把這個問題放在心裏。有一次,宋太祖派曹彬領軍收復四川瀛邠縣。收復後,部將們建議曹彬放火燒城,以永絕後患。曹彬當時記起了陳摶仙人的話,於是下達命令,所有的人都不准傷害這裏的人民和一草一木。不僅如此,曹彬還發放生活費給投降的俘虜,或者發放他們還鄉。後來曹彬離開此地,瀛邠縣的人就為曹彬修了一個廟,稱為曹公廟。曹彬領了部隊回到京城後,遇到陳摶仙人,陳摶仙人一看:「大元帥啊!您做了什麼大善事?我看您面有金光,相貌都變了!您現在不但不會害病,將來一定是大富大貴啊!」後來,曹彬生了九個兒子,都是將相之才;他自己活了九十多歲,富貴長壽。這就是修福報、修善法的果報。

  佛經云:「不可以小善而不為,不可以小惡為之。」佛陀經常對弟子開示,告訴大眾要修福報。例如有一位比丘,受居士供養了一件新衣服。佛陀就藉這個機會,問他的弟子:「現在有居士供養你一件新衣,你這件舊的衣服,要怎麼處理啊?」這位弟子回答:「世尊,我現在得到了新衣服,舊的衣服還是要保存,等到舊衣服穿爛了,才開始穿新衣服。」佛陀又說:「啊!等你把舊衣服穿爛了,又做何處理呢?」這位比丘就講:「這衣服穿爛了,就把它剪成一塊一塊的,當成擦桌子的抹布。」佛陀接著又問:「如果擦桌子的抹布已經擦爛了,要怎麼處理呢?」比丘便回答:「世尊,這抹布爛了,我就把它埋在樹下做肥料。」

  藉著佛陀與弟子的問答,我們便能深刻了解惜福、修福的觀念。惜就是愛惜,修就是積極的修善斷惡。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開源就是積極的成就功德、善法;節流就是要愛惜我們的福德資糧。尤其我們現在物質生活,都很豐裕、充足,更要懂得去珍惜。佛經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被毛帶角還。」就是說這批菜、這粒米,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愛惜,愛之不遺,這就是惜福。如果一個人,在人生當中知道這些道理,無論是衣、食、住、行,都本著惜福、修福的觀念,福報便會愈來愈增長。

  一個人這一生,或是活到七十歲、或者是一百歲,不論壽命長短,都一定要吃、要住、要穿。佛經中提到,我們過去所修的善法、福報,積聚成今生的福德資糧。今生的福報,如果是一千萬元,就要在這一生,七、八十年甚至百年使用這一千萬元,所以這一千萬要知道愛惜。如果不知道愛惜,吃喝嫖睹,很快這一千萬就掏空殆盡,錢沒有、衣物沒有了,我們的生命、生活便會直接受到影響。就算是重新努力、奮發,剩下的這幾十年還是會受苦。古云:「福祿壽,三星拱照」、「未睹生,先睹死。」這句中國的俗話,就佛法來講,就是一個因果。過去的因,現在的果;現在的因,未來的果,絲毫不假。

  有的人說,未來的事情何必理會那麼多?未來又看不到。其實未來,並不一定是來世,十年也是未來、三年、五年也是未來、三天、五天也是未來、甚至於下一個鐘頭也是未來。倘若我們了解這些道理,「未來」實在不是一個迷信。如果修善積極、用功積極,不必等到來世,現世便能感得善果。

  有的人看到社會上有很多人沒有做善事,卻都富貴、平步青雲。相反的有很多人都在修善,乃至於在吃素,這一生中卻是苦苦惱惱,沒有發跡。便認為佛法中的所說的因果,只不過是勸我們做好事罷了,根本沒有所謂的因果。

  以佛法而言,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佛法所談的因果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是非常公平、必然的軌則。過去信了佛,做了善事,今生便具足福德可以來運用。今生做了壞事,雖然逃過了法律,但是惡業的果報在未來必定會呈現,所謂「三世因果,絲毫不假」。

  儒家有句名言非常有意義。「做惡不滅,必有宿得;為善不昌,必有宿殃,殃盡必昌。」做惡的人,你看他現在好像是步步春風,一切都在富貴當中,這其實是他過去生中修來的福報。今生他若不知道再修福報,只是在享受,等他把福報用光了,馬上就會窮途潦倒,如何還能這樣春風、富貴。「必有宿得」,前世修的福報用盡了,業果現前,馬上就要受報。觀察社會中種種狀況,便可了解此言不虛。「為善不昌,必有宿殃」,做好事的人,現在沒有善果,是因為他前世做了惡業。惡業果報現前,今生就一定要去受報。了解因果的道理,不管什麼業報現前都要忍耐,現在積極努力的修善斷惡,等到惡報的業果消除了,善業現前,一定會受善報。

  由儒家的這句名言:「做惡不滅,必有宿得;為善不昌,必有宿殃,殃盡入昌」可以了解佛法和儒家的思想,是不謀而合的。明白此理,未來便有無窮盡的希望。佛經有云:「富貴人家修行學佛,從光明再到光明,貧賤人家學佛,從黑暗到光明。」了解這個真理,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這一生中一定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中台山有中台四箴行,落實這四個道理,福德智慧便能增長成就。

對上以敬

  對於父母、師長和主管,都要有恭敬心。每個人心中都有慢心,認為自己很優越、很高尚。無論是家庭、學業或事業,每個人都有自尊。如果自尊偏差了,就是一種慢心。自己有了慢心,並不容易察覺,所以要有恭敬心,藉恭敬心來改變自己的慢心。對上以敬,子女對父母、學生對師長、屬下對主管都要有恭敬心。儒家所說,「主誠互敬」,有誠、有敬,自然能成就善法、功德。佛法云:「有一分恭敬心,就消一分業障;消除一分業障,便能增長一分福德智慧;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業障;消除十分業障,便能增加十分福德智慧。」所以對上要養成恭敬心,只要有恭敬心,自然就有福德。

對下以慈

  在上位的人,對於下屬要有慈悲心;例如父母對於子女要有慈悲心,關心子女的身體健康、學業及生活,這些都是慈悲心的展現。身為主管,對部屬要有慈悲心,關心的部屬的身體、升遷。受了長官的關心,部屬一定很忠誠。如果不去關心,在下位的人,自然就對上位的人產生隔闔,所以要以慈悲心對待下屬。佛法云:「諸佛菩薩以慈悲心為根本,因慈悲心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菩薩以慈悲心為根本,是趣入正覺的要道。

  每個人心中都有三把無明火,第一是瞋火、第二是欲火、第三是饑火。這三把火時時都在焚燒我們的心。如果具有慈悲心,無形當中就能化除心中的瞋火、欲火及饑火。欲火,指的是男女之欲,男孩子看到女孩子,產生了欲愛,心當中就有火,心念一動,身體就會發燒。起心動念時沒有覺察,還繼續打妄想,慢慢想下去,無明火便愈來愈深,到了極限,這把火把理智都燒掉了,就稱之為色膽包天,便會做出種種不軌的事情。相反的如果常常保持慈悲心,無明火便無從燒起,所以平時要有慈心,方能滅除心中的煩惱火,清明的智慧便會時時現前。

對人以和

  對任何人都要和氣。一般人都知道「家和萬事興,和氣能生財」,心當中常存與人和合相處的心,我們的生命、身體才會健康。如果不合,喜歡發脾氣、起瞋心,無形中就會損傷身體的健康,人與人之間也不容易產生一種和睦、合作的互動。例如佛教為維持僧團和合而制定六和敬,依這六個共同遵守的理念,來維持僧團的和諧。了解人與人之間要和氣、和合的道理,並能身體力行去實踐。這個社會一定安詳,家庭一定和氣,整個世界一定太平,所以與人和合相處,是很重要的事情。

對事以真

  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負責,不居功不諉過,就是真。無論做任何事情,在學校讀書、做學問要認真負責,平時要復習,從來不缺課,考試不做弊。就算憑著作弊通過考試而拿到文憑,因為平時不認真學業,便有書到用時方恨少之憾。等到要用時,自己的才智、技能,都不如人,事業、前途一定沒有辦法輝煌騰達。所以在學校,要認真負責,用功學習。以研究學問而言,自己要有邏輯,要找到思惟道理的方式,不能東抄西抄,人云:「千古文章,一大抄」,那是錯誤的說法。現在和過去不一樣,抄襲他人的作品,就會受到各方的指責,乃至於學業、事業,都會受影響。

  所以對什麼事情都要真,在家庭、在社會、在任何崗位,都要認真負責。例如打坐也一樣要真,不能敷衍了事,靜坐並非只是坐著而已。打坐時不打妄想、不打昏沈,要保持這念心清楚明白,才能與道相應。否則身坐在這裡,心在打妄想,就等於沒有靜坐,浪費時間。

  中台四箴行是增長福慧的方向,把這四個方向的道理做到了,一定能增長福德,不論在何處,都能自在作主,諸事順遂。

  人必須要有福報,沒有福報做任何事都是障礙,修善積福的道理便在此。然而有福德還必須有智慧,如果有了福德與錢財,不知道如何應用,甚至於濫用,吃喝玩樂、花天酒地,反而運用福報造惡業,造了惡業就要墮落。

  佛法告訴我們,除了錢財、福報以外,還要修智慧。一般人可能會誤解,以為佛法提到的智慧,是指拿到博士、碩士等學歷,乃至於學習種種技藝就是智慧。其實,這只是一種知識而非智慧。

  佛法的智慧和知識是有分別的,知識是學習而來的,而能學的這念心,才是智慧。所以智慧是本具的,知識屬於後天學習而來的。無論是科學、哲學、醫學,都是學習而得的知識。我們這念心,保持平靜、寧靜,經常檢討反省,使這念心安住正念才是智慧。

  古德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對於所學習的,天天都要增加、要進步,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種種知識就是在增加。而道就是我們這念清淨心,「為道」,就是要修行成道,使我們這念心光光明明,一法不立。把心當中的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去的乾乾淨淨就是「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就是不生不滅、無窮盡的生命。在人生當中,除了修福德以外,還要體悟自己的本心本性,才是真實不虛的真生命。禪宗裡面講:「本心本性」,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要活在當下」。

  如果真正活在當下,生命就是無窮盡的,因為心念是不生滅的、是真實不虛的,不隨妄想執著與顛倒,這一生會過的很愉快、很幸福,因為我們找到真正的自己了。

  一般人常把自己稱為「我」,究竟那一個是我?舉例來說,小學的時候,認為小學是自己,可是小學很快就過去了。小學讀完了,就讀中學,讀中學的時候,認為中學這段生活是自己。可是中學讀過了,又讀高中,你認為高中這一段生活是自己。一旦高中畢業了,高中這一段生活也不存在了。我們的身體、生活或習氣,無時無刻都在改變;每一個時段、階段,都不一樣。高中畢業了,讀了大學,又覺得讀大學好像沒有成就。等大學畢業了,又想拿一個博士,或者在社會上創造一番事業。等到當了公司的董事長,過去大學的生活已不復存在。

  不論董事長、老師、教授,每一個因緣都是人生另一個開始。甚至於生了孩子,孩子又結了婚,抱了孫子……想一想,那一段生活是「我」?如果小學時的自己是「我」;那麼到了大學時,小學時的「我」又去那裏了?依此類推實在是找不到自己啊!

  一般人所認知的「我」都只是外面的一些假相。年輕的時候,年輕貌美、身強力壯,認為這是自己,可是很快就會過去。到老的時候,老邁愚鈍,還認為這個是自己。人生就像一個夢境,每一個階段都對夢境中的「我」產生了執著,因為認為有個「我」,便會因為在乎這個假相的「我」而產生執著與痛苦。如果我們不產生執著,確確實實就能掌握自己的真生命。一般人常說,「人老心不老」這句話顯發著人生的真理,真正悟到這句話便能了解確實是「人老心不老」。

  舉例而言,在小孩子的時候有見聞覺知,能見、能聞、能覺、能知這念心。活到七老八十,還是有見聞覺知這念心。小孩子時,吃鹽巴知道是鹹的,等到七老八十了,吃到鹽巴還是鹹的。小孩子吃糖知道是甜的,活到七老八十,還是知道吃糖是甜的。外相的假我會改變,而能知的心始終都存在,體悟到能知的這念心就是我們的真生命。

  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知」就是我們的覺性,能夠把「知」掌握住,白天、晚上都能作主;進一步達到絕對的知,不僅不作惡夢,連好夢都不作,甚至達到無夢的境界。所謂「聖人無夢」,即使在睡夢中也是清楚明白,這念心始終不迷惑、不顛倒。
聖人即是覺者,每一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都有佛性,都可成佛、成菩薩,都能達到聖人的境界。所以佛、菩薩,不離當下這念心。心中起一個善念,這個善念使我們心生歡喜、心開意解,一念清淨當下即是淨土。心當中時時保持正念,就能超凡入聖;心當中有邪念、雜念、惡念、有貪、瞋、癡,就是在地獄、畜牲、餓鬼中受苦。佛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念心性人人本具,要作迷惑顛倒的眾生、超凡入聖的聖人、隨境墮落的三途都操之在己。

  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能載舟」,用水譬喻我們這一念心;這念心起了善念、正念、淨念,就能載舟,載我們到光明的地方去。相反地,心當中起了惡念,邪見、雜念,就是黑暗、就要墮落受苦,這就是「水能覆舟」。如果明白這些道理了,只要當下這一念心能夠作主,人生一切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佛經中提到,每一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這念心不生不滅;只要時時迴光返照,使心平靜、明淨、作主、安祥、自在,就是掌握了我們的真生命。

  中台禪寺,每年皆定期舉辦禪七,在禪七當中用功體悟心性,就是在體驗自己的真生命。舉例而言,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初初開始打坐覺得腿酸、腿痛、腿麻,覺得不是在坐禪,像是在坐牢那麼痛苦。等過了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身體調過來了,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片鏡子這麼寧靜、平靜,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此時便能真正體會到這念心,體會佛法的真,體會到自己的真生命。

  除了體悟以外,還要有智慧,智慧就是認識自己當下這念心。我們的智慧不足皆來自妄想,執著太多,把這一念清淨心蒙蔽了,使我們無法認清萬法的真實相狀。這念心,像天上的太陽一樣,時時刻刻都是在光明當中,可是雲霧一來,太陽的光明被烏雲覆蓋起來了,好似光明不見了。但是烏雲一過去,自然雲開日現,光明重現。所謂蒙蔽,並非指失去,而是清明的智慧心被無明煩惱障礙了。

  佛經當中提到,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佛陀廣說八萬四千個法門來對治煩惱。如果把煩惱再歸納,便成一百零八個煩惱,有一百零八個法門來對治;如同念珠的數目常是一百零八個念珠,念破、照破我們一百零八個煩惱。煩惱化除了,心就得到清涼與解脫、就能超凡入聖。再把一百零八個煩惱,濃縮歸納成六個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這個六個煩惱,障礙我們內心,如同六弊。用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來對治心當中的六個煩惱;煩惱對治了,心念便得到提昇與解脫。

  所謂解脫不是一般人所說的死亡,也不是到西方才是解脫。而是指我們心當中的煩惱沒有了,從煩惱的執著束縛中解脫。煩惱是自己的妄想累積出來的,現在不打妄想,馬上煩惱就沒有了。佛法中提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這念心,過去所起的心念,已經過去了,再也不要去想它,一切從現在開始。「未來種種譬如今生」,現在知道修福德,把握當下,我們人生的生活、生存和生命,一定是很愉快、很幸福。

  要圓滿我們的人生,第一個要有福報,第二個要有智慧。如果福德、智慧圓滿,就能成佛作主。遵循佛法而行,能令我們達到智慧與福報圓滿。佛經中提到「福慧兩足尊」,這樣的境界,人人都可以做到,沒有哪一個做不到。福報每個人只要落實、用心盡力,都能做到;智慧的涵養,便要透過檢討反省,如果知道檢討反省,並且確實落實,智慧增長,人人都能成佛作主。

  每一個人都有這念心,福德與智慧的增長,能幫助我們不打妄想、昏沈,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作主的心保持三分鐘、清淨三分鐘,就得到三分鐘的解脫,做三分鐘的佛。能保持十分鐘,得到十分鐘的解脫,就成了十分鐘的佛;我們保持半個鐘頭,半個鐘頭得到清涼、自在、解脫,就成了半個鐘頭的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確確實實翻過來是手掌、翻過來是手背,一切都操之在己,只是做與不做的問題。

  宋代理學家朱熹曾作詩云:「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打坐也有境界和層次之分,所謂「半畝」,是指我們這念心就像池塘的清水一樣。這一潭清水,怎麼樣去找?便要迴光返照。「一鑑開」,只要能夠返照就能覺察到我們自性的光明,看到本心本性。平時,兩眼都是往外攀緣,現在把它收回來往內照。往內照馬上就會發現,這一念心裡面有種種的妄想、有種種的境界。

  這念心無量無邊的廣大,念念遷流,像作夢一樣,都是虛妄不實的境界。不能作主,打坐時也容易如此,很多人不了解打坐,研究打坐,結果反而走火入魔。因為把心中的幻境當作真實的境界,一旦當作真的,我們這念心就產生了分別執著,心收不回來,就亂說亂講,行為舉止異常。所以心中有種種的妄想、執著、欲愛,在打坐時,這一些念頭、境界現前時,就是要作主,不要理它。

  「天光雲影共徘徊」,雖然妄想的心念不斷遷流,但清淨的心是本具的,從不因為妄想而失去。靜坐時只要不理妄想,不追隨妄想,妄想自然會慢慢減少,便有一點清涼的境界了,這時候就會覺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感覺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身心都很平靜、很安然自在。

  「問渠那得清如許」,怎麼有這麼好的境界啊?「為有源頭活水來」,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本具的心性,我們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往內照,拼命往外面攀緣追求,執著妄想為真。能向內觀,體會到這念寶貴的本心本性,就會覺得生命是無窮盡的。

  所以無論是佛法或是儒家,都告訴大眾有個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就在諸位聽法這念心,只要自己直下承當,當下即是。人生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還有精神生活,明白了心性的道理,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便很充實、很富有、很愉快、很實在。

  生命除了家庭、事業以外,還必須從福報與智慧這兩方向去努力,才不枉費自己這一生,在種種動蕩不安的外境中,找一個真正安身立命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真生命。

原文出自:
https://www.ctworld.org.tw/turn/lecture/b007.htm

圖片為埔里中台禪寺 大雄寶殿 釋迦牟尼佛